甲型肝炎有什麼臨床表現

  甲型肝炎也是一種可以會傳染的疾病。那麼甲型肝炎有哪些臨床表現呢?接下來小編為你分享一下甲型肝炎的相關臨床表現,一起來看看吧!

  甲型肝炎的臨床表現

  ***1***全身和消化道症狀

  發熱較為常見,但熱度不高,38度左右,半數病人伴有乏力、厭油、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脹、腹瀉等全身和消化道症狀。急性黃疸型肝炎隨著黃疸出現,發熱即消退,消化道症狀亦減輕,呈現“熱退黃疸現”和“症狀有所減輕”的肝炎病症的特點。若黃疸與消化道症狀繼續加重,提示可能發展成重型。

  ***2***肝區症狀和體徵

  自覺有輕度肝區不適或隱痛,但急性者肝痛較少見。可有肝腫大,體檢時在肋緣下可捫及肝臟,肝區有輕度觸痛和叩擊痛。

  ***3***黃疸

  甲型肝炎患者以急性黃疸型較常見。起病3~7日左右開始出現黃疸,1~2周達高峰,持續2~6周。表現鞏膜和廈膚黃染,以鞏膜出現最早。黃疸出現前,即有尿色加深,往往是清晨第次尿黃最明顯,一般似濃茶樣,尿黃顯著者如醬油樣或血色樣。

  預防甲型肝炎的傳播

  一、切斷傳播途徑

  是預防本病的重要環節,加強飲食、水源及糞便的管理,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飯前便後洗手,共用餐具消毒,最好實行分餐,生食與熟食切菜板、刀具和貯藏容器均應嚴格分開,防止汙染。

  二、飲食習慣的預防

  對一些自身易攜帶致病菌的食物如螺螄、貝殼、螃蟹,尤其是能富集甲肝病毒的毛蚶等海、水產品,食用時一定要煮熟蒸透,杜絕生吃、半生吃以及醃製後直接食用等不良飲食習慣。

  三、隔離病人

  想要預防甲型肝炎,那就必須要對甲型肝炎患者進行隔離,而且定期對患者的糞便進行消毒。

  四、保護易感人群

  在甲型肝炎流行期間,易感人群***嬰幼兒、兒童和血清抗-HAV IgG陰性者***均可接種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進行主動免疫。與甲型肝炎患者接觸過的人可接種人血清或胎盤球蛋白以防止發病。

  治療甲型肝炎的原則

  1.支援療法

  黃疸型肝炎患者,早期臥床休息,給以容易消化,富於營養、色香味俱全的食物及新鮮蔬菜、水果等。不能進食者,靜脈補液,供給足夠熱量,注意水電平衡,供給維生素C及維生素B族。有厭食者,給予多酶片、胃復安等對症治療。

  2.中醫中藥治療

  甲肝患者出現黃疸或轉氨酶升高,可予以清熱解毒劑,如蒲公英、夏枯草、板藍根、金銀花、金錢草或茵陳、金錢草、折茅根、茯芩及赤芍,一般可奏效。如退黃及降酶效果不滿意者,可加用茵陳、梔子、黃連、黃芩、黃柏及大黃水煎服,或茵梔黃注射液40-60毫升,加10%葡萄糖液 400毫升,靜脈點滴,如黃疸較深者,可同時加維生素K120毫升莫菲氏管靜脈點滴,亦可用涼血活血,重用赤芍的中紅方劑。

  3.甲肝患者避免飲酒、過勞及使用損害肝臟的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