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什麼中成藥能補腎陽虛

  治療腎陽虛的中成藥有哪些呢?有很多中成藥可以有效治療腎陽虛,但很多人不分清症狀就胡亂吃藥,結果適得其反。下面給大家分享治療腎陽虛的中成藥,歡迎大家來到學習。

  治療腎陽虛的中成藥

  1、金匱腎氣丸

  金匱腎氣丸具有溫補腎陽的功效。該藥是治療腎陽虛的千年名方,後世的“地黃丸”系列方劑都是在此方的基礎上衍生出來的。金匱腎氣丸適合有腰痛、腳軟、小腹拘急、下半身常有冷感、小便不利、尿頻、腳氣、痰飲、消渴等症狀的腎陽不足證患者服用。該藥的用法是:水蜜丸每次服6克,小蜜丸每次服9克,大蜜丸每次服1丸,每日服2~3次。該病患者在服藥後若出現了口乾、大便乾結的症狀,應調整用藥量或停止服藥。

  2、右歸丸

  右歸丸在中醫臨床應用上歷史悠久,其有溫補腎陽,填精止遺之功效,對腎陽虛導致的腰膝酸冷,陽痿遺精等症都有很好的療。右歸丸溫補腎陽的作用比金匱腎氣丸更強,較適合年老或長期患病者服用。該藥的用法和金匱腎氣丸相同。需要注意的是,高血壓患者應慎用右歸丸。

  3、桂附地黃丸

  桂附地黃丸是在六味地黃丸的基礎上加肉桂、附子組成。對腎陽虛所致的四肢冰冷、腹痛、小便清長、大便稀溏、陽痿、滑精或女子不孕症等較為適用。應注意的是,方中肉桂屬溫熱藥,不適用於治療有口乾舌燥、煩躁氣急、便幹尿黃症狀的糖尿病、慢性腎炎、高血壓、心臟病患者。

  4、七味都氣丸

  六味地黃丸基礎上加入五味子而成。五味子有補益固澀之功,故七味都氣丸適用於治療腎陽不足所致的虛咳、氣喘、遺精等。

  5、濟生腎氣丸

  濟生腎氣丸具有溫腎化氣、利水消腫的功效,適合有腰膝酸重、小便不利、痰飲喘咳等症狀的腎陽虛水腫證患者服用。其用法同金匱腎氣丸。

  6、至寶三鞭丸

  至寶三鞭丸,補血生精,健腦補腎。用於腎虛所致體質虛弱,腰背痠痛,頭暈,心悸健忘,虛汗,畏寒失眠,面色蒼白,氣虛食減。

  7、四神丸

  四神丸具有溫腎暖脾、澀腸止瀉的功效,適合有五更洩瀉、便溏、腹痛、腰痠、肢冷等症狀的腎陽虛衰、脾腎虛寒證患者服用。四神丸是治療五更洩瀉的名方,在臨床上多用於治療因腎陽虛衰***命門火衰***而經常在凌晨出現的腹瀉。該藥的用法是:每次服用9克,每日服1~2次。

  8、青娥丸

  青娥丸具有補腎強腰的功效,適合有腰部疼痛、起坐不利、膝軟無力等症狀的腎虧而偏陽虛的患者服用。青娥丸的用法是:水蜜丸每次服6~9克,大蜜丸每次服1丸,每日服2~3次。

  中藥補腎的偏方

  第一:健腦補腎方

  材料:核桃仁、枸杞、女貞子、炒紅棗、炒蓮子、低度白酒

  做法:將所有的準備好的中藥材一起放入罐中,倒入準備好的低度白酒,高度最好應該漫過中藥大約三釐米,然後密封好蓋子放到陰涼的位置。每天都要固定的搖動,半個月之後就可以加入適量的蜂蜜服用了。

  功效:這種方子能夠很好的治療腎精虧損等等情況,特別是由於腎虧所引起的各種頭暈耳鳴、失眠、健忘等等情況。

  第二:補腎壯骨方

  材料:豬腔骨、冬蟲夏草、桂圓、食鹽

  做法:將豬腔骨清洗乾淨之後撬開,然後放入鍋中加入清水小火燉熟;隨後將冬蟲夏草以及桂圓放入鍋中繼續燉煮十五分鐘,然後加入食鹽就可以直接吃肉喝湯了。

  功效:這道中藥補腎偏方能夠很好的治療各種由於腎陽虛損所引起的身體不適症狀,例如下肢無力、四肢發冷、頭暈目眩以及腰膝痠軟等等情況。

  第三:補腎強身方

  材料:羊腎、黑木耳、花菜、姜、蒜、食鹽

  做法:將養腎清洗乾淨,然後去除筋膜放到冷水中浸泡半天左右時間;黑木耳放入清水之中泡發;花菜清洗乾淨之後切小塊放入開水中焯一遍瀝乾水分備用;將養腎切丁,然後黑木耳以及生薑、蒜末一起爆炒,等到八分熟的時候加入準備好的花菜,翻炒熟加入食鹽就可以起鍋服用了。

  功效:這道食譜能夠很好的治療各種脾腎虛弱的情況,例如臉色不佳、精神倦怠、腰膝痠軟、食慾不振以及頭暈目眩等等情況。另外,也可以將羊腎和豬腎進行替換,同時並不是所有的腰痛都是由於腎虛所引起 ,所以日常一定要注意區分。

  第四:補腎壯陽方

  材料:枸杞、蛤蚧、肉蓯蓉、紅棗、低度白酒

  做法:將蛤蚧去除頭尾部分,然後和其他的中藥一起放入罐子中,隨後加入準備好的低度白酒,大約高於藥材三釐米就可以了。密封好之後每天晃動一次,半個月之後就可以開封飲用了。

  功效:如果身體出現了腎陽不足或者是腎氣虛損的情況,那麼服用這種中藥補腎偏方是非常好的選擇。另外,如果身體出現了由於腎虛損所引起的早洩、遺精、尿頻、下肢無力以及腰痛等等症狀,那麼也可以適量的服用這道補酒,很快就能夠令身體恢復健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