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總感覺睡不夠

  睡眠有助於人體休息,睡眠好對健康養生非常有益,為什麼有時候總感覺睡不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總感覺睡不夠的原因,一起來看看吧!

  總感覺睡眠不夠的原因

  長時間嗜睡犯困,證屬神經衰弱.神經衰弱屬於心理疾病的一種,是一類精神容易興奮和腦力容易疲乏,常有情緒煩惱和心理生理症狀的神經症性障礙.

  正常睡眠時間

  為了體力與勞力的恢復以及促進兒童身心的生長髮育必須保證睡眠時間。正常人的睡眠時間應隨年齡需要加以區別,新生兒至少一天要睡眠20小時,嬰兒需要14~15小時,學前兒童需要12小時,小學生10小時,中學生9小時,大學生與成人一樣需要8小時,老年人因新陳代謝減慢,睡眠需要6~7小時。

  你是不是從事腦力勞動的人?

  從事腦力勞動的人,有為數不少的早上剛上班就坐在辦公桌前打呵欠,表現出一副沒有睡好覺的樣子,其實他們的睡眠時間並不算少,差不多也能睡到7~8個小時。

  慢波睡眠重要性

  疲勞分為兩種型別。一種為單純性軀體疲勞,如重體力勞動者和運動員等。另外一種是由於腦過度疲勞而導致的軀體疲勞,現代人多是後一種疲勞,原因主要是多種應激因素:飲酒、咖啡、夜生活***包括長時間看電視、看書……***等使得睡眠質量明顯劣化,所以儘管睡得不算少,卻仍有睡眠不足之感。

  現代人,特別是西方社會,純體力勞動者不足10%,絕大多數人從事的是緊張的腦力勞動,對於他們來說,主要的不是體力疲勞的問題,而是精神疲勞和應激。所以現代人最需要的是慢波睡眠的深睡眠,以充分恢復腦疲勞,而不是能使軀體和肌肉得到休息的快動眼睡眠。

  慢波睡眠的深睡眠主要存在於前三個睡眠週期。東京醫科齒科大學的井上昌次郎教授認為:“要消除身體和精神的疲勞,只需要前三個睡眠週期就夠了***4-5小時***,此外便是些多餘的睡眠。”。

  應激引起的睡眠質量下降,主要是減少了慢波睡眠***即非快動眼睡眠***,特別是深睡眠,而相應增加了快動眼睡眠。在快動眼睡眠時,腦子處於作夢狀態。這種“質量不夠數量湊”的結果,就形成了睡眠並不少但仍感睏倦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