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的早期症狀有哪些
不論是風溼還是類風溼對於患者而言都是非常麻煩的疾病,都會影響到患者的生活和學習,那麼大家知道類風溼症狀是怎麼樣的嗎?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類風溼的早期症狀,希望能幫到你。
類風溼的早期症狀
1.晨僵
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類風溼患者都會有晨僵的情況出現,這樣的症狀也就是指患者在夜裡長時間的不活動關節,導致早晨起來後關節僵硬不能活動。
晨僵常是關節受累的第一個症狀,大多出現在關節疼痛之前,病情嚴重時全身關節均可出現僵硬感。起床後經活動或溫暖後晨僵症狀可減輕或消失。晨僵常伴有肢端或指***趾***發冷和麻木感。
2.關節摩擦音
類風溼性關節炎症期,運動關節時檢查者的手常可感到細小的捻發音或有握雪感,以肘、膝關節為典型,此表明關節存在炎症。
有的關節炎症消退後,活動關節可以聽到或觸到嘎嗒聲響,這在指和膝關節、髖關節最明顯,可能是類風溼伴有骨質增生所致。
3.關節疼痛與壓痛
關節疼痛也是類風溼的一個重要的病症,而關節的腫脹是由於關節內滲出比較多的積液在關節軟組織處,就導致了關節的腫大,這是類風溼的一個比較典型的症狀咯。
關節疼痛的輕重通常與其腫脹的程度相平行,關節腫脹愈明顯,疼痛愈重,甚至劇烈疼痛。
4.關節畸形
是本病的結局。多由關節軟骨與骨破壞後關節呈纖維性或骨性強直或因關節周肌腱、韌帶受病損害後使關節出現各樣畸形,如手指尺側偏斜、天鵝頸樣改變等。這是類風溼早期症狀表現。
5.關節痛
是最早出現的症狀,常見於腕、掌指關節、近端指關節,其次為膝、趾、肘、肩、踝、顳頜關節等,對稱性,伴有壓痛,反覆發作,症狀時輕時重。這屬於類風溼早期症狀。
6.僵硬難以活動
指病變關節在較長期靜止不動後出現的僵硬感,必須通過活動方能逐漸緩解。在關節病變中本病活動期的晨僵最為明顯,可持續達1小時以上。
7.關節腫脹
因關節腔積液或關節周圍軟組織炎症引起,慢性病人因滑膜肥厚引起。凡有關節痛部位都可以腫脹。這也是類風溼早期症狀之一。
類風溼的治療方法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了解到患有類風溼的人不願意走動,都覺得這是一件痛苦的事情,這也是由於類風溼給患者的腿部造成了一定的傷害所導致的。
一般療法
發熱,關節腫痛、全身症狀者應臥床休息,至症狀基本消失為止。在急性期症狀緩解消退後,只要患者可以耐受,便要早期有規律地作主動或被動的關節鍛鍊活動。
病情改善兩週後應逐漸增加活動,以免過久的臥床導致關節廢用,甚至促進關節強直。
飲食中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要充足,貧血顯著者可予小量輸血,如有慢性病灶如扁桃體炎等在病人健康情況允許下,儘早摘除。
藥物治療
目前常用的治療藥物有以下幾種
1.非甾體類抗炎藥***NSAIDS***用於初發或輕症病例,其作用機理主要抑制環氧化酶使前腺素生成受抑制而起作用,以達到消炎為止痛的效果。如水楊酸製劑、吲哚美辛、丙酸衍生物、滅酸類藥物等。
2.硫代蘋果酸金鈉目前公認對類風溼性關節炎有肯定療效。
口服金製劑金諾芬***AURANOFIN***對早期病程短的患者療效較好,副作用比注射劑輕。
3.青黴胺。
4.氯喹。
5.左旋咪唑。
6.免疫抑制劑,如氨甲蝶呤***MTX***。
7.腎上腺皮質激素;
8.雷公藤,中藥金獨春、昆明山海棠作用與雷公藤相似。
理療
理療方法有熱水袋、熱浴、蠟浴、紅外線等。。目的在於用熱療以增加區域性血液迴圈,使肌肉鬆弛,達到消炎、去腫和鎮痛作用,同時採用鍛鍊以保持和增進關節的活動功能,加強肌肉的力量和耐力。理療後同時配已按摩,以改進區域性迴圈,鬆弛肌肉痙攣。
外科治療
外科治療包括滑膜切除術、關節沖洗+鏡下滑膜切除術、關節成型術、人工關節置換術、截骨矯正術、關節融合術等等。
具體介紹如下
***1***滑膜切除術
主要用於掌指關節、腕關節及膝關節等,可對病變的滑膜進行切除。滑膜切除後應在支具幫助下逐漸恢復關節功能。
***2***關節沖洗+鏡下滑膜切除術
在大關節,尤其是膝關節,可以在關節鏡下行滑膜切除,同時進行反覆沖洗,以求更換關節液的成分而達到緩解關節炎症狀和改善關節功能的目的。
***3***關節成型術
對負重關節,尤其是足部的跖趾關節,當出現爪狀趾畸形影響負重時,可行跖骨頭切除術,以期形成新的關節而達到改善負重功能及緩解疼痛的目的。
***4***人工關節置換術
人工關節置換術
對嚴重的類風溼患者,當其髖或膝關節嚴重受損,以致無法修復時,可酌情采用人工關節置換術。此類情況在高齡患者中多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