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怎麼看莊家

  莊家動向一直是股票入門投資者想研究的股票知識,怎麼樣看得出一支股票是否有莊家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莊家進駐某支股票可以從以下幾點看得出來:

  1、當股價處於底位時,如果多次出現大買單,而股價並未出現明顯的上漲。

  2、分時圖上忽上忽下,委買,委賣價格差距非常大。

  3、股價大幅下跌後,進入橫向整理的同時,間斷性的出現寬幅震盪。

  4、近期每股成交股數超過市場平均每筆成交股數

  5、小盤股中經常出現100手的買盤,中盤股,300手。大盤股,500手

  6、3--5個月內,換手累計達到200%

  7、委賣大於成交,大於委買,價格上漲。

  8、換手呈增加趨勢

  9、原先成交極度萎靡,某天起,成交量逐步放大

  10、日K線成縮量上升走勢

  12、股價尾盤跳水,次日低開高走

  11、股價在低位整理時出現逐漸放量

  13、股價低位盤整時,經常出現小十字線

  14、在5分鐘走勢圖上經常出現以連串的小陽線

  15、遇利空打擊,股價反漲

  16、大盤急跌他盤跌,大盤下跌它盤跌,大盤橫盤它微升

  17、股價每次回落的幅度明顯小於大盤

  18、股價比同類股的價格堅挺

  19、大盤反彈時,它強勁反彈,且成交量放大

  通過上面的股票知識,股票入門投資者就可以判斷這支股票有莊家在裡面操控,發現了莊家就可以依據股價走勢來進行操作。

  主力莊家的倉位估算

  1.探知主力倉位的原理:

  在現實情況中,人們一般是很難探知這個祕密的。這個祕密主力不會講,也沒地方打聽。通過累積盤面上的大額成交單去計算主力的倉位與事實的出入非常大。因為為了反追蹤,主力常常把自己的籌碼分成若干份,像已經公告過的億安科技的主力,他就一共用了600多個散戶帳號,來進行一隻股票的運作。

  假定一個10個億的資金在盤面上運作,當它被分割成100份、或者被分成1000份的時候,它就不那麼引人注目了。由於大家特別關注這些大筆的成交,反而使得主力又多了一種騙線的方法。如果主力想吸籌的時候,他會故意放出一個大單子做為拋壓,讓你以為有大戶要離場,他卻可以用小單子完成吸籌。反過來,主力要出貨的時候呢?可以用單筆大成交單買進,然後再用10倍於大成交單的小成交單滲透式賣出。

  很多人幻想可以通過結交操盤手個人來獲知主力的持倉。市場上的傳聞有很多,但是這些傳聞也有相當大的問題。回憶一下,我們確實聽說過某個主力擁有某上市公司股票的傳聞,但我們從來沒有聽說過主力在哪隻股票上減倉的訊息。[轉載]三、主力的倉位估算

  這個市場事實又一次說明,主力擁有哪隻股票的訊息很可能是故意洩露的,主力暴露自己持倉和公開自己所獲知的資訊的目的是一樣的,無非是想在其拉抬的過程中引誘大家抬轎,甚至是在其出貨的時候引誘公眾資金入場。我們不妨再回憶一個細節,每每當我們獲知某隻股票的訊息的時候,這些股票的價格一般都不低,既然這些市場靈通人士可以打探到主力倉位這個核心祕密,那為什麼在主力低位吸籌期間卻毫無訊息傳出?在主力出貨期間,更無從獲得警告。看來,莊家們為了自身的利益,經常不惜拿自己的熟人和朋友開涮。本人曾經跟一位股友爭論了不下一個小時,這位朋友說,莊家親口告訴他,他們***莊家***仍然在東方明珠這隻股票中沒有走,而這個時候東方明珠恰恰處在暴跌前最危險的高位上。還有更滑稽的故事,本人有許多朋友是各大傳媒的主編甚至總編,這些著名電視臺及報刊的編輯部,經常是一個辦公室,從上到下全套在一隻股票上,誰騙了他們?有意思的是,這些大記者居然還在為他的莊家朋友辯護,意思是說他的朋友原本打算護盤,無奈拋壓太重,想扛也扛不住。——額也碰到過一樣的情況[轉載]三、主力的倉位估算

  在這種情況下怎麼測算主力倉位呢?

  測算主力的倉位如此困難,我們不妨採用一個否定式的方法,我們不再問莊家了,我們問散戶:這隻股票你們擁有了多少?這個市場除了主力就是公眾投資者,貨不在散戶手裡,就一定在主力手裡,反之亦然。

  於是,我們問散戶這樣一個問題:有誰習慣於獲利30%才把股票賣掉?大約一千人左右的禮堂中,只有一個人舉手。接下來再問:有誰習慣獲利20%以上再了結?這時候有十幾個人舉手。最後一個問題是:有誰習慣獲利10%到20%之間把股票賣掉?這時候舉手的人就非常多了。這個結果和本人的操作習慣也非常接近。我自己的數百張交割單,絕大多數的丟擲位置是盈利8%到15%的這個區間。這是個非常普遍的散戶操作習慣。我們且不評價這樣做是否划算,只是得到這樣一個市場事實:即散戶很難將股票的浮動盈利做到20%以上,於是我們就有了第一個原理:獲利不拋的籌碼是主力的籌碼。——我認為這個原理欠周密,或然的成分太大。

  接下來,我們統計一下有多少籌碼獲利不賣。

  首先,獲利多少叫獲利?大家各有各的說法。我給大家一個參考標準:獲利25%依然不賣的籌碼是主力籌碼。先左右移動K線圖上的游標,把它指向您所關心的那一根K線,再上下移動游標,游標自近期最高價下移兩個半跌停板,然後再從籌碼分佈視窗中,讀出游標下方的籌碼數量,這個籌碼數量就是主力持倉量。 ——沒有指南針軟體,看不到相關資料。本章節下面內容放棄。***初入市看視訊時,本章節也是不得不放棄***不過這次沒有了上次的遺憾,因為對過於“或然”的東西我不是很感興趣。

  主力控盤的幾種徵兆

  第一種徵兆:較大的賣單被打掉。

  儘管交易清淡,但總會有一些較大的賣單出現。比如日成交在30萬股以內的行情必定會有一些萬股以上的單子出現,這是完全正常的。如果這些賣單的價位一旦離成交價比較近就會被主動性的買單打掉,那麼這就是一種主力拉昇前的徵兆。眾所周知,一旦股價拉起來以後主力最害怕的就是前面被市場接掉的相對低位的獲利盤,因此只要主力的資金狀況允許,在拉昇前會盡可能地接掉一些稍大的賣單以減輕拉昇股價時的壓力。也可以理解為是主力在一個較小的範圍內完成一個相對小量的建倉任務。一旦股價拉昇成功,那麼這些相對低位買進的籌碼就成為主力自己的獲利盤***至於原先的大量倉位並不在考慮之列***。如果操盤手技巧高超的話做一波回升行情是可以獲利的,也就是說是可以降低自己的持倉成本的,儘管對於總的持倉盤子來說降低的幅度非常有限。

  第二種徵兆:盤中出現一些非市場性的大單子。

  比如在日成交30萬股的行情中出現3萬股、5萬股甚至10萬股以上的單子,而且不止一二次,掛單的價位距離成交價較遠,往往在第三價位以上,有時候還會撤單,有一種若隱若現的感覺。

  這種較大數量的單子由於遠離成交價,實際成交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可能是主力故意掛出來的單子。其用意只能是告訴市場:主力已經在注意這家股票了。主力既然要市場知道,那麼股價的結局就是上漲或者下跌而不會是盤整,當然主力希望市場認為是股價要上漲,但我們不能排除下跌的因素,除非有其它的細節能夠排除這一點。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主力在大量出貨前是有可能做一波上升行情的。

  第三種徵兆:盤中出現脈衝式上衝行情。

  所謂脈衝式上升行情是指股價在較短的時間內突然脫離大盤走勢而上衝,然後又很快地回落到原來的位置附近,伴隨著這波行情的成交量有一些放大但並沒有明顯的對倒痕跡。

  由於成交量相當清淡,所以主力也肯定在一段時間內沒有參與交易,對市場也沒有什麼感覺。因此主力在正式拉昇股價前會試著先推一下股價,業內稱為“試盤”,看看市場的反應。也有一種可能是主力想多拿一些當前價位的籌碼,通過往上推一下以期引出市場的割肉盤,然後再選擇適當的時機進行拉昇。這種情況表明主力的資金相對比較充足,對股價的上升比較有信心。

  第四種徵兆:大盤穩定但個股盤中出現壓迫式下探走勢但尾市往往回穩。

  這種走勢比較折磨人,盤中常常出現較大的賣壓,股價步步下探,但尾市卻又往往回升。

  毫無疑問,這種走勢的直接後果必然是引來更多的割肉盤。但若無外力的干擾,這種脫離大盤的走勢在成交清淡的行情中很難出現,因此一般是有主力在其中活動,否則的話,起碼尾市股價是很難回升的。為了使這類走勢成立,主力肯定需要加一些力,因此盤中會出現一些較大的賣單,甚至會加一些向下的對倒盤。總之我們可以仔細觀察其交易的自然性,一般來說會有很多疑點讓我們研判。

  主力將市場上的割肉盤都吸引出來,那麼目的也就很清楚了,無非是想加大建立短期倉位的力度,就是希望買到更多的低價籌碼。這是一種誘空的手法,讓市場在此位置大量割肉給主力,然後主力再做一波行情。通常主力會在股價的回升過程中儘可能地將前面買進的籌碼倒給市場,從而達到了既維護股價又攤薄了原有持倉成本的目的。這四種情況都有一個特點:就是主力要建一些短期倉位。根據這些倉位的量,我們可以對後面股價的上升幅度有一個大概的判斷。原則上建的倉位越多,股價的升幅就越高,但最終的結果還是取決於股價起來以後市場的認可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