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學習做飯五年級作文

  第一次的經歷每個人都有,大家還記得自己第一次學做飯的經歷嗎?今天,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篇1

  我從小長到了現在十四歲了,媽媽對我的哺育之情是不小的,她一天一天的把我帶大,這偉大的母愛,我是不會忘的,我長大後,一定好好的報答她。

  記得,十二歲時,爸爸外出打工,媽媽感冒了,她就去打針,那次是星期六,我和媽媽一起去了醫院。醫生問:“吃點東西沒有。”“沒”媽媽無力的回答,醫生說:“沒吃不能打針。”我聽到後向媽媽要了錢,騎著自行車,頂著太陽到街上買了二袋饅頭,端了一碗麵,於是提上東本就飛快的踩著自行車回到診所裡。媽媽吃完後,摸了一下我的頭說:“你吃沒。”對了,我還沒吃呢?哎,我說:“我吃了。”因為我知道媽還沒吃飽,所以我不想她讓給我吃。我呆呆的望著藥瓶,慢慢的二個小時過去,針打完了,我攙扶著媽媽,回去了,媽媽躺在床上睡了,到了下午,我決定炒菜。

  我利用多的錢,買了三個西紅柿和土豆,我費了將近半個小時把作料和土豆都準備好了,我開啟火,把油倒了進去,把菜放進鍋裡,我翻啊翻,一會兒菜熟了,我盛了起來,哇,忘了放鹽,我只好又倒了進去,放下作料盛了起來,可是土豆糊了。我又花了很時間炒完的所有的菜。菜熟了,可我又忘記了煮飯,我倒了一碗半的米進去,倒了水,後來插上線,媽媽這時醒了。走了過來說,還沒有燒火,她媽走進了廚房,她驚呆了。說:“這是誰炒的呀。”“我”我慢慢的說,她笑了,但笑容中帶著淚。她摸著我的頭說:“你真的長大了。”

   篇2

  老師要求我們在這個假期學會一樣生活本領,我就跟爸爸學會了做米飯。

  首先要盛米,爸爸告訴我裝滿一量杯大概就是一個人吃的,我便盛了三量杯;第二步是淘米,爸爸給我說水比米多出來一些就行了,然後手伸進去轉一轉,把漂在水面的大米弄下去,把粘到一起的大米弄開,再倒水,重複兩遍;最後放比大米多出一倍的水,我照做了;爸爸又叫我把電飯鍋的內鍋外側用抹布擦乾,這樣才不會短路,要不然會發出刺刺啦啦的響聲;這下就可以把電飯鍋的內鍋放進電飯鍋了,然後蓋上蓋子,把電源插上,再把開關一按,就Ok了。

  接下來等上二十分鐘,就可以吃上香噴噴的米飯啦!

  做米飯最重要的是放水,一定不能放多或放少,放多了,米飯就太軟了;放少了,米飯就太硬了,所以放多少水是非常重要的,但我心裡還是沒底,就叫爸爸在旁邊幫我看一看,所以我做了一個星期的米飯都是軟硬合適,鬆軟可口。

  爸爸給我說,他小時候沒有電飯鍋,也沒有電磁爐,而且那時候的米的質量很不好,裡頭有沙子、稻草,甚至還有小石子!於是就多了一道工序:把米里的沙子、小石子沙出來,做米飯的時候我奶奶還要在火爐旁邊守著,因為火不能太大,也不能太小,要不然會焦,或者煮不熟的。

  我學會了做米飯,真是太高興啦!我決定暑假的米飯都由我來做!

  吃著自己做的米飯就是香!

   篇3

  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學會了許多技能,像騎車、滑冰……但使我記憶最深的還是那次學做飯。

  雙休日的一天,天氣晴朗,陽光明媚,只有我和爸爸在家。爸爸說:“今天我來教你學做飯吧!”我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答應了。

  開始做飯了,爸爸先把電飯鍋刷乾淨,然後又舀了兩碗米放進了電飯鍋中的盆裡,他把米淘了一遍又一遍,米終於乾淨了。於是,爸爸把盆放進電飯鍋裡,蓋上鍋蓋,接通電源。我和爸爸在一旁耐心地等著。過了一會兒,飯煮熟了,香味撲鼻而來。我忍不住了,拿來筷子夾了一口飯,放在口中嚐了嚐,“哇”好香呀!

  沒想到,飯這樣好做。

  我對爸爸說。“讓我也來試試吧!”爸爸點了點頭。

  我學著爸爸的樣子,先把鍋刷乾淨,然後把米淘乾淨,“哎喲”我沒扶好盆,米全撒了,我只好重新再淘,這次我成功了。我把米放進電飯鍋裡,接通了電源。等了一會兒,我把鍋開啟一看,“我的媽呀,乾飯怎麼成稀粥了?”爸爸聽見了,趕緊跑過來對我說:“呵呵,你把水放多了。”這以後,我又經過了幾次練習,終於學會了做飯。

  通過這次學做飯,我知道了:做什麼事都要認真、仔細,只有這樣,才能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