練習孫式太極拳的七字要領

  孫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傳統流派之一,對於我們的影響是非常深遠的,學習孫式太極拳對於我們人體是非常有好處的,可以強身健體、延年益壽,那麼我們如何才能學好孫式太極拳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學習孫式太極拳,我們要做到以下七個字,這有助於加深我們對孫式太極拳的認識。

     練習孫式太極拳的要領 一、靜

  頭腦冷靜,心寧膽定,全神貫注,以意運身,動中求靜。總的要求是用意識引導行動。心不靜,動易亂,故七字以“靜”為首。對於採用太極拳綜合治療高血壓、冠心病、神經衰弱等慢性病的患者,“靜”字尤為重要。

  頭腦冷靜,心寧膽定,全神貫注,以意運身

  練習孫式太極拳的要領二、鬆

  關節鬆沉,含胸拔背,沉肩屈肘,鬆腰落胯,輕靈沉著。要輕靈而不流於漂浮,沉著而不流於僵滯;外形柔順而又須蘊有內在力量。太極拳的勁路“以柔為主,剛柔相濟”,但人門務須“由鬆入柔”。拳諺說:“關節不鬆,柔勁不來。”

  可見,孫式太極拳的提高,是需要我們加深對勁路的瞭解和學習的。

  練習孫式太極拳的要領三、穩

  虛靈頂勁,立身中正,虛實分明,氣沉丹田退轉換,要分清虛實,步隨身腰變換,須穩健、步似貓行。進輕靈、沉著。“穩”字是個重心問題,凡能精通“獨立平衡”和“隨遇平衡”心原理,行拳也就無處不穩了。

  練習孫式太極拳的要領四、勻

  動作均勻,勁若抽絲,柔和圓活,呼吸自然,深長細勻。每一動作的開合、虛實、起落、旋轉、順逆、直橫,都必須由程度不同的弧形動作構成,以迂為直,不可直進直出。同時,不論演拳的速度快慢,均應保持相對的勻速,而不可忽快忽慢或中斷遲頓。

  練習孫式太極拳的要領五、緩

  速度緩慢,慢中求功,從容不迫,毫不費力,狀如鷹翔。學時,不論走架或推手,都宜慢不宜快,慢則呼吸自然深長,作也自然充分。

  所以說,學習孫式太極拳,我們是要講究慢練的,不能貪快。

  凡以快速度演練時,動作仍須充分,要快而不亂,而不可草率了事。有的人曲解“練架子愈慢愈好”的含義,忽視了“緩慢而不滯頓”的原則,造成片面求慢,把一套拳打到30 分鐘以上。但結果大都犯有滯頓的毛病,這也是不妥當的。

  練習孫式太極拳的要領六、合

  內外相合,上下相隨,兩膊相系,周身協調,內外一氣。在意與氣合、氣與勁合,此為“內三合”。在外:手與足合、肘與膝合、肩與胯合,為“拳術六合”。拳術動作不外乎與手足俱開;合時,心意與手足俱此為“外三合”。兩者合而稱“開、合”兩字,開時,心意合,這才是“內外一氣”。能內外合成一氣,才能周身協調一致,隨意而動,動而不亂。

  練習孫式太極拳的要領七、連

  拳式連貫,綿綿不斷,節節貫串,不滯不頓,一氣呵成。動作之間的銜接必須連貫一氣,不可有中斷現象。猶如長江大海,滔滔不絕;如行雲流水,了“等動力勻速運動”, 連綿不斷。由於連綿不斷的特點,形成它對充分利用運動慣性和節省體能消耗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以上七個要領,是一個相輔相成的整體,相互影響,相互捉進。它在武術技術和體育醫療等方面所產生的積極意義是一致的,而不是相互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