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起居養生

  進入秋分之後,一場秋雨一場涼,氣溫逐漸下降,更容易出現各種疾病的困擾,那麼秋分時節該如何養生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秋三月,早臥早起,與雞俱興。

  秋分之後,睡眠時間應逐漸調整至早睡早起的狀態,即晚上9、10點鐘入睡,早上6、7點鐘起床。早睡以順應陰精的收藏,以養“收”氣;早起則順應陽氣的舒長,使肺氣得以舒展。

  春捂秋凍,不生雜病

  這是自古流傳的諺語,符合秋天“薄衣禦寒”的養生之道。雖然如此,我們還要正確理解其中的真髓,不能盲目照做。特別是體質虛弱者或者老人及兒童,夜間入睡後要蓋好被子,以防止腹部受涼,誘發感冒、腹脹、腹瀉等秋季多發疾病。

  注意事項

  秋分以後,氣候漸涼,胃腸道對寒冷的刺激非常敏感,如果防護不當,不注意飲食和起居.就會引發胃腸道疾病而出現反酸、腹脹、腹瀉、腹痛等症。或使原來的胃病加重。所以患有慢性胃炎的人,此時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子。

  中醫認為:側身屈膝而臥,可使精氣不散。長壽老人一般睡眠時都呈側臥.而以右側弓形臥位最多。正符合古人所言的:“臥如弓。”正確的睡眠姿勢為一手曲肘放在枕前,一手自然放在大腿上,右側臥,微曲雙腿,全身放鬆。這樣脊柱自然形成弓形,四肢容易自由變動,且全身肌肉可得到充分放鬆,胸部受壓最小,不容易出鼾聲。

  需要指出的是,秋季睡眠姿勢的選擇也須因人而異。如有些疾病患者卻不宜採用右側臥的方式。如心衰患者,則宜採用半臥位。腦血栓患者,側臥會加大血流障礙,易導致血栓再發,而宜仰臥。胃潰瘍患者,右側臥,會大大增加胃部流向食管的酸性液體的迴流量,引起胃部灼痛,而宜左側臥。高血壓患者,宜加枕平臥,枕頭一般高15釐米左右。肺氣腫患者宜仰臥,頭部略高,雙手向上微伸,以保持呼吸通暢。

  另外.孫思邈曾說:“夜臥常習閉口。”目的也在於使精氣記憶體不散。因此,秋季睡眠儘量不要張口呼吸,以助秋季養收之道。

  秋分養生食譜

  甘蔗粥

  原料 甘蔗汁800毫升,高粱米200克。

  做法 甘蔗洗淨榨汁,高粱米淘洗乾淨,將甘蔗汁與高粱米共入鍋中,再加入適量清水,煮成薄粥。

  功效 補脾消食、清熱生津、養陰潤燥。適宜於熱症恢復期津液不足所致的心煩口渴、肺燥咳嗽、大便燥結等症。

  海米熗竹筍

  原料 竹筍400克,海米25克,料酒、鹽、味精、植物油各適量。

  做法 竹筍洗淨,切成條,焯去澀味,撈出過涼水。將油入鍋燒至四成熱,投入竹筍稍炸,撈出淋幹。鍋內留少量底油,把竹筍、高湯、鹽略燒,入味後出鍋;再將炒鍋放油,燒至五成熱,下海米烹入料酒,加高湯、味精少許,將竹筍倒入鍋中翻炒均勻,裝盤即可。

  功效 清熱消痰、祛風託毒。

  蘿蔔杏仁煮牛肺

  原料 蘿蔔500克,杏仁15克,牛肺250克。

  做法 蘿蔔切塊,杏仁去皮、尖。牛肺用開水燙過,再以薑汁、料酒旺火炒透。瓦鍋內加水適量,放入牛肺、蘿蔔、杏仁,煮熟即成。

  功效 補肺清肺、降氣除痰。

  服法 吃肺飲湯。每週2~3次。

  蜜餞雙仁

  原料 炒甜杏仁、炒核桃仁各250克,蜂蜜500克。

  做法 將炒甜杏仁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煮1小時,再加核桃仁,收汁,將干時加蜂蜜,拌勻至沸即可。

  功效 補腎益肺、止咳平喘潤燥。

  當歸燉子雞

  原料 當歸30克,小母雞1只。

  做法 將小母雞宰殺去毛、去肚腸。將當歸填入雞腹,放入沙鍋中,加水適量,先大火煮沸,打去浮沫,再小火煨至爛熟。

  功效 補血益氣、和胃止痛。

  黃精粥

  原料 黃精15~30克***或鮮黃精30~60克***,粳米60克,白糖適量。

  做法 黃精切片,煎取濃汁,去渣,同粳米煮粥,粥成後加白糖適量即可食用。每日1劑。

  功效 滋陰潤肺、平咳去痰。

  禁忌 脾虛有溼、咳嗽痰多而稀白者不可食用。

  天門冬粥

  原料 天門冬20克,粳米100克。冰糖適量。

  做法 1.將天門冬搗碎,放入沙鍋內,加水煎取濃汁,去渣。2.將米洗淨,連同煎汁一起放入沙鍋內,加適量水,大火煮沸,改為小火煮約30分鐘成粥,用糖調味即成。

  天門冬含天冬酞胺、黏液質等成分。近代研究證明,天冬酞胺有去除色素沉著的作用,與粳米共煮粥,具補中益氣、益面板、悅顏色的作用。

  功效 潤肺生津、養腎補虧。

  禁忌 脾胃虛寒、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者不可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