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起居養生知識

  秋季陽氣漸收,陰氣生長,故保養體內陰氣成為首要任務,而養陰的關鍵在於防燥,這一原則應具體貫徹到生活的各個方面。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秋季起居養生

  早睡早起,以應秋候。《素問·四氣調神大論篇》說:“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形,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氣之應,養收之道也。”這就是說,在秋季三個月,秋風清肅,萬物收藏,人起居調攝應與氣候相適應,才能避免秋天肅殺之氣對人體的侵害。

  早睡以斂肺氣:秋季早睡,正合人體需求,又有安睡的條件,天氣涼爽,舒心爽身,經過一個少眠的夏天,正好藉此以補償。秋季早睡,對於人體保健是有好處的,符合“養收之道”的。

  1.早睡的好處

  早睡可以“收斂神氣”;

  早睡可以“使志安寧”;

  2.睡好的方法

  清心安神,要睡好,就需要清心安神:所謂“清心”,就是清除心中雜念;安神,就是穩定情緒,使心平氣和,情緒穩定。

  睡具適宜:床不宜過硬,也不宜過軟,老人、小孩在秋季最好睡木板床;被子 軟硬適中;床上的墊毯、被套要清潔;

  睡前六忌:一忌情緒不安定;二忌飲酒、飲茶或咖啡;三忌晚餐吃得過飽;四 忌過於疲勞;五忌私慾;六忌噪聲干擾。

  3.早起“使肺氣清”:秋季,為肺所主。秋季正是肺氣旺盛之時,起來練氣功, 或是鍛鍊,都將收到良好的效果。

  秋季是晨練的最佳季節:不冷不熱,氣溫宜人;天高氣爽,使人精神爽快。

  凌晨5時起床,選擇清幽之處,或河畔江邊,或林蔭大道,進行鍛鍊,有益健康 。

  早起怡神寧志:秋季早起,可接受大自然給予的美的享受,又有益於健康,獲 得樂趣。

  秋季飲食起居養生方法

  1、起居早睡早起適時加衣

  中國古代養生學家認為,秋天應該早睡覺、早起床,早臥以順應陰精之收藏,早起使肺氣得以舒展。俗話說:“春捂秋凍”,秋凍是一種有益的養生方法。是指秋風至時,雖然天氣逐漸轉涼,但衣被要逐漸新增,不可一下加得過多,捂得太嚴,有意識地讓機體逐漸適應向寒冷季節轉換的環境變化。這樣,可以避免因多穿衣服產生的身熱汗出,陰液耗傷,陽氣外洩,順應了秋天陰精內蓄、陽氣內收的養生需要,也為冬季藏精做好準備。現代研究證明,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腦的興奮性,增加面板血流量,使面板代謝加快,機體的耐寒能力增強。

  但是“秋凍”也要掌握好“尺度”,衣服的新增與否,應根據天氣的變化來決定,以自己感覺不過於寒冷為準。身體調節功能較差的年老體衰者、正在生長髮育的嬰幼兒及心腦血管病患者、糖尿病患者、消化性潰瘍病患者、老慢支患者和骨關節病患者均不宜“秋凍”,因為一旦著涼、感冒,就很容易舊病復發或使病情加重。“秋凍”時,對身體不同部位也要區別對待,有四個部位一定要注意保暖,那就是腹部、腳部、脖子和雙肩。

  2、情志調達情致保持樂觀

  一般來說,秋天人的情緒不太穩定,易於煩躁或悲愁傷感,特別是身臨花木凋零,秋風蕭瑟的深秋,常會在一些人***特別是老年人***心中引起苦悶與垂暮之感。因此,秋季養生要以調達情志、培養樂觀情緒、保持心理平衡為主。在陽光明媚的天氣裡,外出觀賞風景、喜悅溢於言表,可使憂鬱愁煩頓消,令人心曠神怡,給生活增添無窮的樂趣。

  3、適當運動

  秋高氣爽是運動的好時機。適當的運動可使人體上下之氣貫通,臟腑功能增強,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糖尿病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可減輕體重、改善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脂質代謝,有利於控制血糖穩定。因此可根據個人的喜好選擇運動專案,如慢跑、氣功、打太極拳、散步等。老年患者最好有人陪同,防止低血糖發生。

  4、秋季不能亂補:

  秋天是適合進補的季節,但是進補不可亂補,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食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則功效更佳。

  5、秋天吃什麼好:

  秋季應食具有滋陰潤燥之品銀耳、藕、烏骨雞、豆漿等;秋季飲食宜“少辛多酸”,即少食辛辣刺激食品,多吃一些酸味水果和蔬菜,如蘋果、石榴、葡萄、芒果、柚子、檸檬、山楂等果品;飲料宜豆漿、牛奶,最好多食粥能夠健脾胃,生津液。蛋白質類食品:如魚肉、牛肉、雞肉、鱉內、雞蛋、鴨蛋及豆製品等。

  應多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乳製品等柔潤食物,同時增加雞、鴨、牛肉、豬肝、魚、蝦、大棗、山藥等以增加體質;少食辛辣之品,如辣椒、生薑、蔥、蒜類,因過食辛辣宜傷人體陰精。有條件可以煮一點百棗蓮子銀杏粥經常喝,經常吃些山藥和馬蹄也是不錯的養生辦法。

  秋季總的氣候特點是乾燥,中醫講肺司呼吸,外合皮毛,與大腸相表裡。當空氣中溼度下降時,肺、皮毛、大腸最易受累發病,出現面板黏膜緊繃、起皮、脫屑、皸裂、毛髮枯而無光澤、頭皮屑增多、口脣乾燥或裂口、鼻咽冒火、大便乾結等症狀。

  所以飲食上就應以養陰潤燥為主,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調養:一是多喝開水、淡茶、果汁飲料、豆漿、牛奶等流質食物以養陰潤燥,彌補陰津的損傷。二是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因為多數蔬果性質寒涼,有生津潤燥、清熱通便之功。蔬果中含有大量水分,能補充人體的津液。其中梨和蘿蔔是很好的秋季養生保健食品。還可多吃些蜂蜜、百合、蓮子、芝麻、木耳、銀耳、冰糖等清補潤燥之品。少吃辛辣煎炸熱性食物,如:韭菜、大蒜、蔥、姜、八角、茴香、辣椒、炸雞等。三是經常食粥,米粥能補胃健脾、潤養肺燥,若在粥中加入梨、胡蘿蔔、芝麻、百合等潤肺之藥食,則益肺潤燥效果更佳。四是藥膳調養,如含有麥冬、天冬、沙蔘等中藥的藥膳,有滋陰潤燥、生津補液、防止乾咳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