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理心溝通技巧_溝通中的“二八定律”
溝通不僅是要準確地傳達資訊,還要傳遞情感,達成心理、感受、感覺方面的交流。此外,人只把話講明白、說清楚是不夠的,講話中間還要包含很多的情緒和情感,要恰當地表達出來。下面小編整理了同理心溝通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同理心溝通技巧:溝通中的“二八定律”
溝通中的“二八定律”是指影響溝通80%效果的因素是隻佔整個溝通20%的心理感受和感覺。可見,心理溝通能夠對整個溝通效果產生重大影響,這就涉及心理經濟學。
所謂心理經濟學,就是產品的價格由供求關係決定,不僅與產品的內在品質、質量和價值有關,而且與人的心理情緒有很大關係。例如,金融投資學中有一個心理學定律——佐證定律,就是人們越認為股票將會出現漲或跌的情形,那麼不久就一定會出現這樣的情形,這也稱為預期驗證,但這種預期驗證和事實往往是相反的,人們做事應該逆行。所以,當人們都認為股票要漲時,最好不要買進,而要丟擲;當人們都認為股票要跌時,最好應該買進。正如巴菲特所說:“當別人瘋狂的時候我要恐懼,當所有人恐懼的時候我要瘋狂。”
2.如何成為溝通高手
影響溝通障礙的最重要因素包括心理、情緒、態度和感受。對待溝通,有句話很重要:先處理心情,再處理事情。所以,溝通高手能夠把自身的情緒、感受處理地非常好,擁有良好的心理態度和必要的溝通技巧。通常來說,把能夠建立同理心,能夠有效溝通、表達,並能夠很好傾聽的這類人群稱為具有高情緒智商EQ。
情緒智商EQ
情緒智商EQ包括四種情緒管理能力,分別為:
第一,瞭解自己的情緒;
第二,控制自己的情緒;
第三,瞭解別人的情緒;
第四,影響或者引導他人的情緒。
卡耐基在一百年前已經研究出,影響一個人成功的決定因素不是IQ,而是EQ。
高EQ者的職場特徵
具有高EQ的人通常能照顧到別人的心理感受,瞭解他人的心理狀態,並能夠做出一些適當的引導。高EQ者不僅瞭解自己,掌控自己,而且擅長自我溝通,瞭解他人,能夠影響他人的心理和情緒。
具體來說,高EQ者具有的職場特徵包括:
第一,參與工作者都得到快樂;
第二,人人都做最有效率的事情;
第三,每個人都能體現自我價值;
第四,在變化環境中有很強的適應力;
第五,分享新科技資訊和知識;
第六,提升個人的尊嚴和價值。
所以在職場中,要不斷地從工作中發現樂趣、快樂,提升個人的尊嚴和價值。
創造高EQ職場
人們要想在職場中成為高EQ者,可以從以下方面努力:
第一,聆聽、傾聽,從傾聽的資訊當中找到共同點,求同存異;
第二,激勵對方,不僅激勵對方也要激勵自己;
第三,鼓勵學習,與大家共同學習,共同進步;
第四,保持積極的情緒,克服行動障礙。
溝通中EQ的應用
在溝通當中,人們要注意EQ的應用:預想與做好心理準備,不能以自我為中心,聆聽時要注意捕捉要點,注意傾聽絃外之音,拿出溝通的誠意和勇於承擔責任,不預設立場,保持平和的心態,不要有暈輪效應,不枉下結論,在對方說話時不要插嘴,注意迴應和反饋對方時,能夠選擇恰當的反饋方式,掌握溝通動向,引導積極的談話主題,多發問,掌握主動權,多用問句表達意思,以探究對方真正的需求,並配合對方真正的需求,同時要注意稱呼和禮貌,可以適當地開善意的玩笑,調動人們的幽默感。
同理心溝通技巧:培養同理心的三大方法
1、完整的自我意識
一個擁有完整自我意識的人,知道自己是誰、想要什麼、價值和優勢是什麼,同時也瞭解自己的劣勢和不足,他感到安全、自在、寬容、信任,能夠、也有力量放下自己心中的情緒、價值觀和信念,耐心的關注他人,傾聽和感受他人,試著用對方的視角審視問題,體會其中的情緒、思維、動機和需要。
完整的自我意識,乃是同理心發展的根基。原因在於擁有完整自我意識的人,不會輕易被對方的表現擊中情結,比如自己內心的弱小、自卑、不足夠和敵意,也斷然不會在對方訴說的時候全然聽不進去,也不會在對方需要關心陪伴的時候用憤怒來傷害對方,而是保持關注、深入對方內心。
2、保持好奇心
好奇心,有時候又被稱為探究精神,也就是探究事物的更多可能性,它的反面是執著和片面。比如當老闆把你叫到辦公室,沒來由的罵了一通。此時,你可能從腦袋裡冒出很多猜想,“老闆有病!”、“我做錯了事情。”、“老闆家里正在鬧離婚,心情煩著呢。”往往我們想到一種可能性就開始情緒氾濫做出衝動行為,想到“老闆有病”就憤怒,覺得待不下去,衝動離職;想到“我做錯了事情”、就自怨自艾,陷入焦慮和自責中。
保持好奇心,遇事多想想有沒有別的可能性,或者問一句:“老大,你今天發這麼大脾氣,是怎麼回事呢?”這樣說一來可以促進對方反思自身行為,二來可以瞭解哪一種可能性為真,讓我們更接近真實。
正如前面我們的例子,一個人笑著說:“我離婚了!”我們不妨好奇一下:“我很好奇,你怎麼笑著說,我離婚了呢?”
3.必要時予以確認
一個具備完整自我意識的人,通過充滿好奇的探究之後,便已經對對方的言語、表情、行為、情緒、動機、思維邏輯有充分的理解,可以達到深層次的同理;當然,在情況很複雜,或者自我理解不足夠的時候,我們還有一項重要的技能叫:確認。還是前面的例子:“看你笑著說離婚了,想必這是一種解脫,對嗎?”
常見的情況是,很多人在看到對方“使臉色”之後,內心往往冒出各種不好的想法,比如對方不喜歡我、我哪裡做錯了,往往連最基本的“對方不開心”都感受不到,更沒有辦法給予對方所需的幫助和溫暖,這其中的原因大多是內心脆弱的緣故玻璃心,即是自我意識不完整。當然,此時可以採用“確認”這樣技能來驗證自己的想法。比如直接了當的問問對方:“看你一臉不高興的樣子,是我哪裡做錯了什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