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另一種哲理意味
每當拿自己和別人對比的時候,總有種“無力迴天”的感覺壓迫自己走進自卑的空間。不想看見自己黯然神傷的樣子,也不願意拿別人的成功懲罰自己,所以當自己被成功的氛圍排擠在外、孤獨感強烈襲擊全身時,我迫使自己沉入書的世界。那好象是一種極其痛苦的感覺,尤其相對處於壓迫的狀況下。
在這之前,我在散文吧見到一篇很有品味的文章,那個作者因為我的一句評論而與我成為好友。在初次“閒聊”的時候,他叫我幫他一個小忙,就是修改一下他的疏忽。可是,我沒有想到的是,他加我的目的僅僅如此,當我修改完好之後,他發了一個“再見”的表情。見他如此直接,我也沒有多說,也順手回一個“再見”。
在我和他“閒聊”之後,直覺告訴我他是一個極其孤傲的人。他的文筆好,文化底蘊深厚,而且為人有品味,後來也覺得他有涵養。但難以想象,這些竟然可以成為他孤傲的原因。古人言:“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可見“人和”的重要性,然而他卻孤傲求勝。後來,我禁不住自己的好奇心,闖入他的空間。我才發現,原來是我錯怪別人了。面對孤獨,他選擇一個人沉默,把感情投落到文字中,任心情在獨自的千言萬語裡花開花落。
也許,孤獨是可以昇華到另一種熱鬧的境界。
我想,孤獨應該是通往幽境的曲徑,柳暗花明又一村。還記得在書上見過一位女強人,美國曆史上最強有力的第一夫人——希拉里·羅德姆,她曾把自己的形象定位於“孤獨的學者”,她不斷地告訴自己,只有忍受孤獨才能取得最終的成功。在高中時,她一直是“不受男生歡迎的女生”,可以想象,在其他女同學轟轟烈烈地戀愛時,當時的她多麼的孤獨,又多麼的獨特。然而她清楚地知道,生活在世上的人都會有孤獨的感覺,上天沒有指定讓某一人經歷全部的孤獨,所有的空虛和失落都由其一個人承受。因而,當自己意識到,自己的孤獨別人也有,不必因為孤獨而孤獨,反而要感謝孤獨給自己帶來的安靜,用那個難得的安靜空間,繼續努力為自己的目標奮鬥。
孤獨沒有什麼不好,在孤獨的時候,時間可以完全由自己掌控。想要聽歌的時候,認真地傾聽別人的故事,思考自己的人生;想要看書的時候,可以毫無顧慮地享受書本給自己帶來的精神佳餚,使自己吸取到更多的營養;想要出去散步的時候,可以自然地選擇想要走的路,欣賞自己喜歡的風景。
當別人在成功的鮮花和掌聲下閃光發亮的時候,也許會認為自己是一個孤獨的失敗者。自己也曾像他們那樣努力過,但還是一個被人落在後面,迷茫和彷徨不安緊緊地伴在自己的左右,彷彿是上天遺忘了自己。這種感覺,可能很熟悉,也很實際。可是,越是如此越是不能把自己丟掉。就算自己什麼都沒有,至少還有孤獨在鼓舞自己要進取。
人都會有孤獨、彷徨、無助的時候,成功的關鍵也正在此。孤獨相伴的日子,雖然看起來好像是一座大山阻擋在前,但是當自己翻過這座大山的時候,也許一切就會不一樣了。我們活著不能只在別人的感覺裡找溫存,自己的路還得靠自己。
對於別人的成功,不要用自己孤獨的心情去仰慕,那樣自己令自己更加失望。更不能因為孤獨而去巴結別人,虛度自己的光陰。也不能因為孤獨而違背自己的良心去取得虛假的鮮花和掌聲,那些不切實際會讓你迷失自己。要知道,不屬於自己的東西永遠都不會是自己的。
不同的年齡階段,對待孤獨的心態也不相同。值得說的是,不管自己以什麼態度面對孤獨,出發點都應該是積極為主。也許走在熟悉的路上會遇到到陌生的風來攻擊,見過的人可能早已不如當初,走在熱鬧的路上雖然覺得孤獨,可是那彰顯的更是一種成長的奪目風景。看過的曾經,在自己的眼裡可以褪去原來的樣子。
孤獨,是藏在人群背後的守望者,用淡然平靜瞻仰和鼓勵正在迷茫中的人。它從來不會招搖過市,總在喧譁退場後才姍姍來遲,慰藉每一個失落的心靈,只把自己的法寶交給懂它並且努力爭取成功的人。當你學會面對和承認孤獨的時候,那時候的你可能不會再嗅到孤獨的味道了,或者正在懷念它的香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