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三月隨筆

  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瞭解孩子的需要。下面是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希望您喜歡!

  一: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

  今天,我和往常一樣懷著一份好心情走近了教室,準備開始著一天的工作。看見蔣涵鈺一臉苦惱地坐在角落,我忙問:“涵鈺,你為什麼不高興啊?”她不理睬我。我拉拉她的小手對她說:“告訴老師,或許我可以幫助你,你不告訴老師,那你會一直不開心下去的。”可她還是無動於衷。後來我向另一位老師瞭解到蔣涵鈺是因為玩桌面遊戲時沒有找到積木裡的輪子才不開心的,其實她因這種情況而不開心也不是一次了。

  還記得有次晨間活動:玩沙包。就因為奶奶給她縫的沙包破了而不開心許久,不管老師怎麼勸都不願用被人的沙包進行遊戲。孩子往往會認準一樣東西或意見事情而不願妥協,這也是孩子的年齡特點和思維具有固定性等特點決定的,但有時對她的過於執著而感到束手無策。她就像一隻小烏龜,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學習用“縮頭”的方式來逃避,她不予反抗,只是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這樣的性格更是我一直最為擔心的地方,因為我明白這樣的性格不利於孩子健康,主要是心理健康的成長。

  蘇霍姆林斯基說:“走進每個孩子的心靈,太重要了。”是的,走進孩子的心靈才能瞭解孩子的需要。我一直在反思這樣一個問題:“孩子為什麼不理我呢?”是我缺少親和力嗎?也不會啊,其他孩子和我還是比較親熱的。也許是我仍缺乏關注孩子個體發展、態度、情感上的發展需要。也許是我在引導其對待事物的態度的方式、方法不能再其身上產生作用,只是一方一位地在灌輸,卻沒有考慮到孩子是否理解、接受、認同。看來要建立一種新型和諧的師生關係還路漫漫其修遠,需要時刻提醒我自己在今後的工作中做一名有思想的智慧型教師。

  二:孩子變得愛舉手了

  教師在組織教學活動時,經常會碰到這樣的狀況:當老師有問題要問孩子的時候,能夠用心舉手發言並且思維活躍的就那麼幾個孩子,像張心瑜、王子嘉、劉晨嘯等。然而,另外一些孩子卻很少發言,常常是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樣貌。為什麼這些孩子不愛舉手發言呢?是因為對老師提出的問題回答不出來,還是本身上課不夠專注,從而使得思緒遊離與活動之外;或者是即使明白答案,卻因生性膽小而不敢回答。經過一段時光的觀察,我逐漸發現了這些孩子不愛舉手發言的原因所在,並隨後採取了相應的教育措施。像格格、寧寧等孩子是因為膽小而不敢回答問題,我就鼓勵他們大膽舉手,並及時對孩子的回答予以肯定和表揚,使他們能夠逐步養成大膽發言的好習慣。對翔翔、一為這些注意力不夠集中的孩子,我就有意識地對他們進行提醒、引導,幫忙他們將注意力及時引回來。對於年齡偏小的孩子,我提問題時儘可能提得簡單些,從而幫忙他們獲得更多自信。與此同時,我還對用心舉手發言的孩子獎以社會性刺激物,如五角星、小糖果等,以激發孩子們透過舉手回答問題來獲得禮物的願望。

  經過了一段時光的培養,孩子們在大膽回答問題方面,都有了不一樣程度的提高。班級裡用心舉手發言的孩子越來越多,孩子回答問題時的聲音也日益響亮起來。看到那一隻只高高舉起的小手,我的心中充滿了期望和感動。

  三:老師,別碰我的紅花

  有一天,談老師組織了一節美術活動,名稱是《快樂的笑臉》。談老師通過遊戲、指五官、談話等形式匯入活動,又引導幼兒觀察,讓進一步幼兒感知了五官的特徵後請幼兒在書上添畫臉部五官。孩子們在作畫時,我也過去看了看。那天,正好是蔣園長在聽課,我們一起走到耀耀旁邊,發現了他的作業上“別出心裁”的在娃娃的額頭上畫了一樣東西。蔣園長問:“耀耀,那是什麼呀?”耀耀一臉正經地說:“小紅花,老師獎的。”喔,原來在耀耀心中開心快樂的事情就是能得到老師的一朵小紅花。平時,總覺得他好像是屬於那種對什麼都不在乎,喜歡我行我素的孩子。原來每一個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師的表揚,老師的鼓勵。乖巧靈俐、聰明可愛的孩子常常得到老師眾多的表揚和特別的關愛。一朵小紅花對於他們來說也不會那麼令人激動,令人欣喜了。那一刻,我為耀耀的真情流露而有一絲震撼。我就在他額頭上帖了一朵小紅花。這下,他可高興了,時不時的去摸一摸,深怕小紅花飛掉,連下課了也是喜滋滋的。

  午睡起床時,我準備幫他穿衣服時,他一隻手摸著自己的額頭對我說:“老師,你當心點,別碰我的小紅花。”我聽了忍不住想笑,沒想到他竟然那麼在意一朵小小的紅花。我說:“知道了。”他還是不放心地問:“衣服會碰到嗎?你要當心點。”說這話時看著我,特別認真的樣子,讓我有些感動。因為毛線衣是圓領的套頭衫。那天我也特小心地為他穿好衣服,生怕碰到他的“寶貝”。那一天耀耀的表現一直很好。我想作為一個老師,面對一些頑皮,淘氣,常會惹來很多麻煩的“問題孩子”是不是同樣需要老師的關愛呢?甚至比那些好孩子更需多一些關注,多一些愛心,多一些鼓勵。我想:特別的愛給特別的孩子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