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進餐隨筆

  孩子的進餐習慣好與壞,會影響孩子的健康。那麼,作為大班老師的你需要了解一些進餐相關知識。來看幾篇吧。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希望你喜歡。

  篇一

  每天在幼兒園裡午餐時總有一些孩子挑食、厭食,不能好好的把飯菜吃完。挑食、厭食的孩子一般體格瘦小,所以我們提醒家長萬不可“拔苗助長”,越是高質量飲食,胃腸負擔越重,飲食應先以清淡為主,減少高蛋白、高脂肪、煎炸、甜食的攝入,逐漸過渡。平時注意適度鍛鍊,增強胃腸蠕動。同時告訴家長一些有效可行的辦法。如:

  孩子吃飯時,可以和他一起比賽誰吃得快、誰把碗吃得更乾淨。如果孩子表現好或吃得快就要及時表揚,如果孩子一直比較慢,當他稍有進步時也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調動他們的積極性。父母和孩子比賽吃飯,不僅可以讓孩子提高吃飯的速度,減少東張西望,好動的壞習慣;而且可以讓孩子享受吃飯勝利的喜悅。即便是蘿蔔和蔬菜這類被孩子排斥的食物,也因競爭的“壓力”讓孩子不得不失去“討價還價”的時間。有時還運用形象的比喻幫助進餐。

  “我是一個大老虎,嗷嗷一口都吃光”這是常用來激發孩子進餐的形象比喻。孩子用餐時,我們就張著大嘴邊說邊做示範,有利於激發孩子的進餐熱情,如此反覆,孩子們的飯在不知不覺中就吃完了!也可以把菜比喻成某種事物,讓孩子把它吃到肚子裡去,孩子一般會很高興把什麼東西裝到了自己肚子裡。

  父母需要細心搭配孩子的飲食做到多品種,多樣化,避免偏食、挑食、食物過於單調。 飲食行為糾正是根本,

  吃飯是一種飲食行為,除了要注意以上這些問題以外,幼兒正確的飲食行為和習慣的養成也不容忽視,這是解決孩子厭食、拒食等吃飯問題的根本,需要引起父母高度重視。因此,您需要在孩子飲食的過程中進行正確的示範和引導,讓孩子從小養成正確的飲食習慣和行為。

  篇二

  飲食習慣:

  1:定時定量,少吃零食 養成孩子定時定量吃東西的習慣十分重要。

  2:專心吃飯,對吃飯感興趣。

  許多孩子喜歡邊吃飯邊看電視或者邊玩玩具,其實這對孩子的飲食是不利的。吃飯需要專心,父母必須要讓孩子養成專心吃飯的習慣。如果孩子不喜歡吃飯,父母就要培養孩子對於吃飯的興趣。孩子既學會了吃飯的本領,又培養了對吃飯的興趣。

  3:營造吃飯的愉快氛圍。

  有的孩子吃不下飯或不想吃飯,父母就會大打出手,甚至辱罵批評孩子,造成孩子每次吃飯都淚水漣漣。這樣孩子就會在潛意識裡討厭吃飯,害怕吃飯。吃飯就成了一件不開心的事情。

  因此專家建議父母一方面要營造一個愉快的吃飯的氛圍,讓孩子開開心心地吃飯,並體會到吃飯的快樂,這是十分重要的事情,儘量不要在飯桌上斥責孩子,影響孩子就餐的情緒。餐具可偶然作些變化,放些漂亮的臺墊、檯布或者可愛的卡通碗碟等。

  食物烹調及種類可作多方面變化,對於寶寶不愛吃的菜,嘗試變換烹飪方式或製作方法。讓大一些的孩子幫忙洗菜、排放碗筷,這會讓寶寶覺得吃飯是件蠻有趣的事,也比較有成就感

  篇三

  面對全班28個幼兒,總是有那麼幾個孩子吃飯慢悠悠的,你叫他吃快點吧,他乾脆拿著碗來到你面前說:“老師我吃不下了。”

  那天中午又到了吃飯的時間,小朋友們都圍坐在一起吃飯,大約過了十多分鐘後,我看見一個小朋友依偎在桌子上不吃飯。再看看他的碗裡還有半碗飯,菜也不怎麼動。我問他是不是身體不舒服?他搖搖頭表示身體好的。於是我就故意來到他的面前誇張的說:“哇你怎麼飯還有那麼多啊?你的飯都不聽你嘴巴的口令了,是不是飯它說你不乖就不給你吃啊?”說到這裡他開始咯咯的笑了,可能老師的話讓他覺得好玩了吧。我腦海裡閃出了一個想法:他是男孩子應該喜歡奧特曼吧?哈哈機會來了。於是我拿起勺羹往飯碗裡盛了點飯說:“奧特曼的飛機著落拉,機艙快開啟。”話還沒說完他就把嘴巴張的大大的,一口就把飯吃了。可能想玩第2次吧,他很快的咀嚼了嘴裡的飯。接著我又弄了點菜,在他面前晃來晃去說:“怪獸來啦,怪獸來啦,快來吃怪獸啊。”他覺得特別好玩就大口的吃了起來。我本想再盛的結果他搶過勺羹說:“老師我自己來。”看著他一會兒就把飯和菜吃光了,而且把菜湯也喝了,還是班裡第一個吃完的呢。

  以前聽他媽媽說在家吃飯還會講條件,比如一碗飯去掉一半才會吃,而且是連哄帶騙的,弄得家人吃一頓飯都很累。現在家裡人說他吃飯吃得又快又好。看到他這樣我及時的給予了鼓勵和表揚,他開心地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