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經典品味人生教師徵文

  閱讀經典著作對於高校學生提高人文素養、培養思維能力、推動優秀文化的繼承和創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關於閱讀經典品味人生教師作文有哪些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閱讀經典品味人生教師作文,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篇一

  從小學開始,老師便教導我們多讀經典,不是囫圇吞棗的大致看懂意思,而是認認真真理解,體會其中的含義。

  杜甫曾說過:“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經典之所以稱為經典,是有一定文學價值和影響的,它給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紅樓夢》這本偉大的經典文學作品,是我們共同的記憶,它將一個民族、一個時代的精神的精華都凝聚於其中,本身就具有一種無限的力量。品讀《紅樓夢》,讓我懂得了黛玉葬花的傷感和寶玉的悽美愛情……生命是美而聖潔的,人生是幸福與苦難相伴而隨的。正如古人所說“腹有詩書氣自華”。

  經典固然有其價值,但如果不去細細品味,經典中的價值又如何能夠被顯現出來呢?“品讀”就是在認真閱讀過經典著作後,仔細思考,慢慢領悟出其中的深刻道理。“品讀經典”不是囫圇吞棗般地把經典大致翻一遍,而是要有思想、有情感地去閱讀。這樣,經典作品的價值才會顯現出來。

  荀子云:“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XX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成為有史以來首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國籍作家。莫言的獲獎其中固然有其自身的刻苦努力、筆耕不輟,但卻也與那些博大精深、滋養心靈的經典作品不無關係。他出身貧寒,但也從為放棄過讀書,在部隊擔任圖書管理員期間,將圖書館裡1000多冊文學書籍幾乎全部看過,才最終登上世界文學之巔。莫言的成功驗證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的古訓。

  經典如一罈老酒,醇香濃烈,馥香逼人;經典如一首古詩,絕唱歷史,彌久珍藏;經典如一支舞曲,圓潤華麗,不失內涵。品讀經典,感悟經過時間考驗的人生真諦,讓經典的價值體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閱讀經典品味人生教師作文篇二

  我們學校最近為了響應全民閱讀的號召,在每個班級的角落裡建立了一個小小的“閱讀角”——讓同學們把自己最好最喜歡的書帶來和大家一起分享。“閱讀角”剛成立,同學們興趣盎然,蜂擁而至,各自挑選著自己喜歡的書籍。而我早就被那本《魯濱孫漂流記》吸引住了,拿著自己的“戰利品”我迫不及待的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開始了我的“探險”。

  那天晚上,我剛剛看完這本書,就做了一個奇怪的夢:我夢見我一個人生活在一座荒涼的島上,附近還有野人和野獸,我隨時都會受傷或被吃掉,和魯濱孫的境遇一樣,只不過這次的主人公換成了我。但我並沒有慌亂,我按照書中魯濱孫的方法安排了自己的生活,總算安全地生存了下來。

  其中最讓我記憶深刻的一次是,我為了維持基本的生活,為了更好的生存我又開始了探險——到山林裡去尋找食物。剛離開我的“領地”,天突然就把臉耷拉了下來,然後只是沉悶地哼了一聲,於是空中就佈滿了它的眼淚。我趕緊找了一個山洞裡躲著,沒想到卻是羊入虎口,那是一隻老虎的地盤。我當時嚇壞了但再仔細一看,原來那隻老虎睡得正香,根本沒有發現我。我正慶幸著,突然,一陣風把我的籃子吹倒了,水果都從籃子裡“溜”了出來,我趕緊去撿,但不小心踩斷了一根樹根,清脆的折斷聲吵醒了那隻熟睡的老虎,看來我攪黃了它的美夢,它瘋了似的衝我跑過來。我先是一愣,等我回過神來,老虎已經躥到離我只剩兩三米的地方了。我丟下籃子拼命跑回自己的小屋,沒想到那老虎緊追不捨地跟我回到了小屋,幸虧我那籬笆做得厚,做得高,不然我早就成了那隻老虎的美餐了,那隻老虎用它那利爪撓著屋外的籬笆。刺耳的聲音差點選穿了我的耳膜。突然,我想起來了,我不是還有槍嗎?和書裡的一樣,我用槍打死了那隻老虎,這樣我不僅擁有了一個星期的食物,還有一塊美麗的虎皮地毯......

  我哈哈大笑......

  我朦朧地睜開雙眼向左邊望去,那本《魯濱孫漂流記》靜靜地躺在我的枕邊。這就是我和書之間的小故事,一次閉著眼的奇妙探險。

  閱讀經典品味人生教師作文篇三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滾滾長河,民族的浩瀚星空,人生的坎坷歷程,無不浸透著中華文化的精神。於是,千百年中國傲立於東方,歷史長河金鯉化龍,浩瀚的廣宇群星燦然,炎黃挺起五嶽的脊樑!“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是杜甫吟唱的盛唐清韻;“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是辛棄疾吶喊的兩宋悲歌;“我自橫刀向天笑,去留肝膽兩崑崙。”是譚嗣同面對民族衰微的浩然肝膽 !

  《論語》,它告訴我們做人要守住內心的寧靜。淡泊明志,寧靜致遠,保持內心世界的寧靜,是一種修養,一種智慧,一種境界,也是成就事業獲得幸福快樂的必要條件。只有一個內心寧靜的人,才能在紛繁複雜的世介面前看得深,看得遠,才能使自己的思維閃爍出智慧的光輝,才能把自己的人生看得更透徹、更完整。

  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天,一個工人在倉庫搬運貨物,一不小心把手錶弄丟了,到處找不到。後來同伴也加入了尋找的行列,大夥兒翻箱倒櫃,仍然一無所獲,只好沮喪地回去吃午飯。這時候,有個小男孩偷偷溜進倉庫裡,沒費多少力氣和時間,很快就把手錶找到了。人們詫異地問他是怎麼找到的 小男孩回答道:“我只是躺在地板上,保持安靜,馬上就聽見手錶的滴答聲了。”偌大的一個倉庫,要找一隻小小的手錶確實不大容易。但是那麼多人辦不到的事情一個人辦到了,大人辦不到的事小孩子卻辦到了。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得到啟示:人生在世,理想、志氣、勇氣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沒有一點靜氣,整天慌慌張張,浮躁不安,也是成不了什麼大事的。

  《論語》傳遞的是一種態度,一種樸素的、溫暖的生活態度。孔子的這種態度同時也影響著他的學生,他最喜歡的一個學生顏回,他曾經誇獎這個學生說:“賢哉,回也!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賢哉,回也。”即使一個社會物質文明極大的繁榮,享受著這種文明成果的現代人仍然存在複雜的心靈困惑。只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生活所累,才能始終保持那份恬靜和安寧的心境。

  神州大地上,國學文化傳承千年。何為國學?是司馬遷熟悉華夏文明,留下了傳承民族魂魄的《史記》?是李時珍涉足千山萬水,遍嘗百草,用自己的親身體驗造福於後人的《本草綱目》?還是紀曉嵐精通經、史、子、集整理出浩瀚的《四庫全書》?何為國學?不就是經那得起時間洗煉而沉澱下來的,能夠在千百年後還能給人以深刻啟示,讓人從中獲益的精神財富、文化積澱嗎?

  國學經典是中國的瑰寶,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傳承國脈的精神!它是炎黃子孫奮鬥不息,富國強兵的力量源泉!它猶如一束光芒潤澤著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

  那或鏗鏘或柔美的詞章,濺落在歷史的長河裡,激起遙遠的絕響!

  國學經典,華夏輝煌,成就了偉人的不朽,締造了民族的昌盛。國學文化,是華夏民族的靈魂,是炎黃子孫的精神脊樑!讓我們一起誦讀國學經典,傳承中華文化,肩起民族復興的偉業,讓中國這條龍騰飛在世界東方!
 


  看了閱讀經典品味人生教師作文的還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