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短篇勵志故事

  短篇的故事我們可以不用花費很多的時間去看而且還能獲得正能量。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不會禱告的土人

  一個小島上生活著的土人信奉基督教,但是,他們不會像聖經上那樣禱告。

  一個滿腹經綸的主教在一次旅行中來到了這個小島上,當他看到土人們不會禱告時,就耐心地教他們一句一句地背誦主禱文。主教花了一整天的時間總算使土人們能夠背下主禱文了。

  第二天早上,主教很高興地離開這裡。當船還沒走多遠的時候,主教看到那些土人們如同耶酥一樣,自如地行走在水面上,氣喘吁吁地來問主教:“先生,很不好意思,我們又忘了主禱文了,您是不是再教我們一遍?”

  目瞪口呆的主教看到這些土人,感到自己的卑微:“單純的人們啊,就照你們原來的禱告文禱告吧!”

  小故事大道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行為習慣和處事方式,也許你想把自認為是最好的習慣或方式灌輸給別人,也許對別人來說,這些壓根一點用也沒有。

  :烏鴉的隊形

  一群大雁列隊從天空飛過,秩序井然。烏鴉看了,非常羨慕。一隻老烏鴉對大家說:“看人家大雁,飛得多整齊,哪像我們這麼亂糟糟的,怪不得人家說我們是烏合之眾。從現在起我們必須改掉這個毛病。我們也要像大雁一樣列隊飛行。”

  大家一致同意。飛到天空中,老烏鴉剛要編隊,一隻年富力強的烏鴉說:“大叔,您年紀大了,這事用不著您操心。編隊的事,就交給我們吧!”老烏鴉只好退到一邊去。

  這隻烏鴉剛要編隊時,一隻比它更年輕的烏鴉對它說:“老兄,你準備編個什麼隊形呢?編個像大雁那樣的‘一’字隊形或是‘人’字隊形嗎?那太老套了。早就過時了。要編,就編一個‘s’形。”

  另一個羽毛未長全的烏鴉說:“…‘s’早就落後了!現在最新式的是‘x’,‘x’從所有的方向看都是一樣,準會萬人瞻仰的。”

  於是所有的烏鴉都參與了這個討論,爭論很激烈,一直到現在他們還是沒有找到一個最好的隊形。

  :公牛與車軸

  幾頭公牛正使勁拉著貨車行走。

  貨車十分沉重,公牛累得汗如雨下,卻一聲不吭。車軸卻被壓得發出吱吱的響聲。

  公牛回過頭,不耐煩地對車軸說道:“喂,朋友,我們無聲無息負擔著全部重量,一身輕的你究竟在叫喚什麼啊?”

  小寓言大智慧:那些叫喚得特別響的人往往幹活少,而那些不做聲的人往往承擔著全部重量。

  :洗馬桶的總經理

  有一次伊甸邀請企業家韓定國先生到會上演講,他說了一個關於他自己的小故事。

  上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麥當勞總公司看好臺灣市場,打算正式進軍臺灣。他們需要先培訓一批高階幹部,故公開招考甄選。由於要求的標準頗高,許多有志的青年企業家都未通過。

  經過一再篩選,韓定國脫穎而出。麥當勞的總裁先後和他們夫妻談了三次,並且問了他一個出人意料的問題:“如果我們要你先去洗廁所,你會願意嗎?”

  那時韓定國在企業界已經小有地位,要他洗廁所,豈不太侮辱人了嗎?正在沉思時,一旁的韓太太幽默地回答:“我們家的廁所一向都是他洗的!”

  後來他才知道,麥當勞訓練員工的第一個課題就是先從洗廁所開始,因為服務業的基本理念是“非以役人,乃役於人”,只有先從最卑微的工作開始學習,才有可能瞭解“以客為尊”的道理。

  以為是工友,不想是校長

  三年前,靜宜大學頒給我榮譽博士學位,當時觀禮的有許多位殘障團體的代表。典禮尚未開始,坐輪椅的我想解手,誰知廁所的空間不夠大,輪椅無法迴旋,氣得說:“這是什麼學校,連個殘障廁所都沒有,還想頒殘障人士榮譽學位!”

  話剛說完,就看見廁所裡面走出來個小老頭,手裡還提著抹布水桶,像是正在打掃的“工友”,只見他連聲道歉:“對不起,對不起,我們一定改進!”

  我萬萬沒有料到,典禮一開始,站在臺上的“工友”赫然是鼎鼎大名的李家同校長!

  牧師洗馬桶,感動了會友

  李秀全牧師則是我相識多年的朋友,他原先在校園團契工作,後來應聘到美國波士頓牧會。波士頓人文薈萃,個個眼高於頂,哪裡把臺灣來的小牧師放在眼裡。

  有一日,聚會尚未開始,一位會友提早到教堂,順便想上個洗手間,沒想到竟然發現牧師大人正彎著身子洗馬桶,吃驚得叫起來:“哎呀!怎麼能叫牧師洗馬桶?”

  牧師笑嘻嘻地說:“耶穌都能給門徒洗腳,我洗個馬桶算什麼呢?”

  牧師的謙卑虛己,感動了所有會友,讓他們放下心中的驕傲,全心全意接納了李牧師。

  醫師有仁心,看診跪在地

  洗馬桶需要彎著身子,看病問診呢?

  有一年,我的腳趾不慎受了點小傷,本身的免疫力就很差,加以整天坐著不動,血液迴圈不良,傷口始終無法封口,反而日趨嚴重,迫使我只好到長庚醫院找醫師。

  由於傷口正好位於腳底,我的膝蓋關節又僵硬彎曲,無法抬高,我建議醫師把我抬到診療臺上,以方便檢查,沒想到醫師笑著說:“抬你一個人要麻煩許多人,不如我一個人省事!”

  於是,就看見堂堂大醫師半跪半趴在地上,為我清理傷口,消毒換藥。院長的祕書甄小姐打趣我說:

  “你知道嗎?長庚醫院有史以來,從來沒有一個病人讓我們的主治醫師如此卑躬屈膝過!”

  說得我十分汗顏。倒也想起看過這樣一篇短文:一位署名楚婕的實習醫師,有次跟著副院長門診,看到一位患者的傷口在腳踝,有位醫師很自然地蹲下身子為病人拆繃帶,不料卻引起副院長大發雷霆,呵斥他:“醫師有醫師的尊嚴,可以讓病人把腳抬到椅子上,何必像乞丐一樣蹲在地上聞病人的臭腳丫!”

  到底什麼是醫師的尊嚴?醫師關心的是“病”還是“病人”?一時之間,讓人對現今的醫療價值觀深感困惑與氣憤。

  在現今的社會,昂首闊步、趾高氣揚的人比比皆是,然而,有資格驕傲卻不驕傲的人才是真正的謙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