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物理上冊期中測試題

  期中考試來臨前,同學們都在忙碌地複習自己的功課,同學們們要如何準備期中考試才能取得好的成績呢?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供大家參考。

  :

  一、選擇題***11×3分=33分***

  1.下列現象不屬於機械運動是*** A ***

  A.星光閃閃   B.一江春水向東流   C.海水奔騰   D.春風拂面

  2.用直尺和三角板測圓柱體直徑,方法正確的是*** D ***

  3.描述的實驗中,用來說明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的是*** D ***

  4.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中,描寫輕舟運動時所選的參照物是*** B ***

  A. 輕舟     B.山     C.河中的水     D.輕舟上的人

  5.要使反射光線與入射光線相互垂直,則入射光線與鏡面的夾角是*** C ***

  A.0° B.90° C.45° D.60°

  6.下列光現象與其成因對應正確的是*** C ***

  A.水中倒影——光的折射

  B.雨後彩虹——光的反射

  C.形影不離——光的直線傳播

  D.海市蜃樓——光的色散

  7.下列關於聲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D ***

  A.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超聲波可以在真空傳播

  B.好朋友的聲音與陌生人的聲音是由音調來分辨的

  C.聲音的響度越大,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越大

  D.聲能夠傳遞資訊和能量

  8.艾梅同學將一支點燃的蠟燭靠近媽媽的梳妝鏡,她發現鏡子中出現了兩個該蠟燭的虛像***兩像大部分重疊但稍有錯位***。下面說法正確的是*** A ***

  A.燭光經玻璃前表面反射形成一個虛像,經後表面反射又形成了一個虛像

  B.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不能選擇梳妝鏡,唯一的原因就是會產生兩個像

  C.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實驗中應選擇厚一些的透明玻璃板

  D.在水面上方25 cm處懸一枚硬幣A,將同樣的硬幣B置於水面下,當從水面上看到B與A的像重合時,真實的B與水面的距離也是25 cm

  9.小明戴上眼鏡前和戴上眼鏡後觀察到的遠處帆船的情形,由此可以判斷出小明視力存在的問題以及所戴眼鏡的鏡片型別是*** B ***

  A.遠視鏡 凸透鏡   B.近視鏡 凹透鏡   C.遠視鏡 凹透鏡   D.近視鏡 凸透鏡

  10.***多選***某同學對凸透鏡的光學特性進行研究,完成了下列實驗:***1***將凸透鏡正對著太陽光,在距透鏡中心12 cm處得到一個最小最亮的光斑;***2***他再將該凸透鏡和點燃的蠟燭分別固定在光具座上,移動光屏後得到一個清晰的像,對於上述實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BD ***

  A.該凸透鏡的焦距f為6 cm B.實驗***2***中,物距u為20 cm

  C.實驗***2***中,物距u為30 cm D.實驗***2***中,得到的像為放大實像

  11.小華同學的家附近有一公共自行車站點,他經常騎公共自行車去上學,某一次從家到學校運動的,則小華從家到學校的平均速度是*** C ***

  A.135 m/s B.168.75 m/s C.2.25 m/s D.2.81 m/s

  二、填空題***19×1分=19分***

  12.用A、B兩把刻度尺測同一鉛筆的長度,放置正確的是__B__刻度尺,其分度值是__1_mm__,該物體的長度為__5.20_cm__cm。

  13.觀察停表,每一小格代表__0.5__s,此時的秒錶所表示的時間是__71__s。

  14.李曉同學看到汽車上有一個顯示速度和路程的錶盤,示數所示,則汽車此時行駛的速度為__80_km/h__;該車勻速行駛了一段時間後,錶盤示數變為,那麼該車行駛的時間為__0.5__h。

  15.經常看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節目的觀眾,只需聽聲音就知道是誰在播音,這是觀眾根據聲音的__音色__進行判斷的;大多數人能聽到的聲音的頻率範圍是__20__Hz~20 000 Hz;靠近居民區的高速公路兩旁一般都安裝有隔音牆,這是在聲音__傳播過程中__減弱噪聲。

  16.太陽光穿過濃密的樹葉孔隙,在地面上形成明亮的光斑;讓太陽光正對凸透鏡,有時也能看到一個明亮的光斑。前者光斑的形成說明__光沿直線傳播__,後者光斑的形成說明__凸透鏡對光線有會聚作用__。

  17.“黑板反光”是由於光射到黑板上發生__鏡面反射__造成的,而全班同學都能看到講臺上的物體是由於光在物體表面發生__漫反射__的緣故。

  18.小紅站在學校大廳衣冠鏡前2 m的地方,像到小紅的距離為__4__m;小紅髮現衣領處有一點汙漬,便走近鏡子,鏡中的像將__不變__***填“變大”“不變”或“變小”***;由於大廳內光線較暗,為了幫助小紅看清衣領上的汙漬,小明應將光源照向__衣領__***填“衣領”或“平面鏡”***。

  19.清澈平整水面下的“射燈”射出的一束光從水中斜射到水與空氣的介面時將發生反射和折射,若入射光線與介面成53°角,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為100°,則反射角的大小為__37°__,折射角的大小為__43°__。

  三、作圖題***2×5分=10分***

  20.***6分***發光點S發出的一條射向水中的光線,在水面發生折射後,經過P點,請你大致作出入射光線及其相應的反射光線和折射光線。

  解:

  21.平面鏡上方有一豎直擋板P,在AB和CD之間的區域內可以看見擋板左側的一個發光點S在平面鏡中的像。找出擋板左側這個發光點的位置.

  解:

  四、實驗與探究題***6分+12分=18分***

  22.下表是一個機警的司機駕駛一輛保養得很好的汽車,在乾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駛時,測得的反應距離和制動距離。

  原行駛速度v/***km/h*** 反應距離s1/m 制動距離s2/m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1***利用上表資料,算出該司機的反應時間大約是___0.67__s。***保留兩位小數***

  ***2***由這個測試可見,__汽車的行駛速度__是影響汽車制動距離的主要因素。

  23.在探究“聲音的反射與吸收”的實驗中,把機械錶放在玻璃圓筒內的棉花上,耳朵處於筒口正上方10 cm的位置,恰能清晰聽見表聲。

  ***1***耳朵平移一段距離,恰好聽不見表聲為止,在筒口正上方10 cm處放一平面鏡,轉動鏡面使眼睛能看到表,∠AON是該線路的__入射角__***填“入射角”或“反射角”***,耳朵又能聽見表聲了,說明聲音__能__***填“能”或“不能”***像光一樣反射。

  ***2***用海綿取代平面鏡,聽見的聲音明顯減弱,說明海綿__反射__聲音的能力比玻璃板弱,而__吸收__聲音的能力比玻璃板強。

  五、計算題***7分+13分=20分***

  24.某同學進行百米賽跑,他前一段時間的平均速度為6.5 m/s,後一段時間的平均速度為8 m/s,全程用了13.3 s,那麼該同學百米賽跑的平均速度約為多少?***結果保留兩位小數***

  解:v=st=100 m13.3 s=7.52 m/s

  25.一門反坦克炮瞄準一輛坦克,開炮後經過0.6 s看到炮彈在坦克上爆炸,又經過1.5 s聽到爆炸的聲音, 若當時聲速是340 m/s,求:

  ***1***反坦克炮距坦克多遠?

  ***2***炮彈的飛行速度有多大?

  解:***1***反坦克炮與坦克的距離為s=1.5 s×340 m/s=510 m ***2***炮彈的飛行速度為v=510 m0.6 s=850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