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著名高僧神秀生平簡介

  神秀和尚是唐代高僧,為禪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禪創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屬河南***人。少習經史,博學多聞。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神秀大師生平簡介

  神秀大師,公元606年出生於汴州尉氏,是唐朝時期的一名得道高僧。師傅為禪宗五祖弘忍,自己則是北宗禪的創始人。俗姓李,早年當過道士,在隋末的時候出家為僧,博學多才。在自己50歲的時候,向五祖弘忍求法,之後深受弘忍器重。

  五祖弘忍最終將自己的衣缽傳給了慧能。但是神秀大師並沒有因此懊惱,而且很大方的承認了自己對於佛法的領悟確實沒有慧能來得透徹,自己還是謙虛地修煉著。五祖弘忍入滅後,其門下弟子四處傳教,影響力最大的要數神秀這一支。公元700年,一代女皇武則天還親自將神秀大師迎接進京,還對他行了跪拜之禮,以示虔誠。

  公元701年,武則天對神秀大師禮遇有加,為他建造了多座寺廟。比如在神秀大師當初傳教的當陽山,建造了一座度門寺;在神秀大師出生的汴州尉氏,建造了一座報恩寺。公元705年,唐中宗即位,神秀大師所受到的禮遇更加重了。公元706年,神秀大師圓寂了,當時神秀大師已經足足一百歲了。

  神秀大師圓寂後,其門下弟子嵩山普寂、西京義福兩大弟子在統治者的支援下,還是堅持將神秀大師的宗風傳揚出去,盛極一時。這兩人在當時受到佛教教徒的尊崇不亞於神秀大師。普寂大師的弟子道璇後來還將北宗禪傳到了日本去。北宗禪是神秀大師的力作,其不同於南宗禪的最大原因是他更適合於普通人的修行,而南宗禪則要求比較高。

  神秀偈語

  五祖弘忍當時想要找一個人繼承自己的衣缽,於是就讓眾人作首詩***佛家裡稱偈語***來評判。眾人心裡也都明白,五祖弘忍此舉是為了選擇繼承人,而神秀當時是弘忍的首座大弟子,眾人皆認為神秀是繼承人的不二人選,所以乾脆就沒寫偈語。

  神秀知道這個事情之後,認為這個偈語十分重要,於是經過反覆琢磨之後,在半夜裡,打著燈將偈語題在了牆上。神秀偈語如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有塵埃。第二天天亮後,眾人發現了這個題在牆上的偈語,覺得寫得十分的好。身要像菩提樹那樣正直,心也像明鏡臺,但也仍然要逝世的拂拭,不要被俗世的塵埃所招惹。五祖看完後,也覺得不錯,認為一般的普通人,按照神秀偈語上所說的那樣去做,也是可以不墮入俗塵的。

  神秀偈語上所說的對我們今天的人非常有效,我們就是要做到“時時勤拂拭,勿使有塵埃”。不要讓自己的佛性被煩惱所汙染所遮蔽,保持一個平常心和清淨心。整首偈語強調的是一個“漸悟”。就是認為應該勤奮休息,一步一步慢慢來領悟佛法。

  但是五祖最後還是選擇了慧能繼承自己的衣缽,就是因為禪宗的理念就是“頓悟”,而慧能所作的偈語主旨就是“頓悟”。“頓悟”與“漸悟”其實出發點是一樣的,但是“頓悟”更需要的是智慧,突然頓悟。而歷史上又有幾個人能做到“頓悟”,其實大部分還是“漸悟”的。所以其實對於普通人來說,更喜歡神秀偈語。

  神秀與慧能

  神秀與慧能同為五祖弘忍門下的弟子。他們二人還分別開創了南宗和北宗,南宗為慧能,北宗為神秀。之後,許多人覺得南北宗似乎是對立的,他們之間有很深的矛盾。原因是說神秀在五祖將衣缽傳與慧能後,神秀對慧能展開追殺。

  但是現在許多研究者認為,其實當初神秀並沒有追殺慧能,原因很簡單。神秀怎麼也是一代大師,並不會為了這點小事就做出追殺的事情來。經過繼續研究發現,當初在嶺南追殺慧能的的確是神秀的門下弟子,但這件事情與神秀無關。這些弟子都十分推崇神秀,不理解弘忍為何要將衣缽傳給慧能,於是想要將袈裟搶回來,讓神秀做傳人。

  神秀自己本身其實對慧能是十分敬重的。神秀與慧能同為五祖的弟子,神秀對慧能有深厚的同門情誼。神秀深知自己對佛法的理解比不上慧能,所以在武則天面前極力推薦慧能。還想親自去曹溪拜訪慧能,但是自己年老體弱,只能讓自己的弟子代自己去了解慧能的禪法。在自己弟子諷刺慧能的時候,他還會極力為慧能辯解。

  六組慧能一開始只是一個不識字的樵夫,後來一步步成為了一代宗師,還被西方人稱為“東方耶穌”,坐下的弟子更是數不勝數。不過慧能能如此成功,其實與神秀也有不可分割的關係。先是慧能的偈語是在神秀的基礎上所作的,就算是作的比神秀好一些,但也是從神秀的偈語裡受到的啟發。而且後來神秀在武則天面前推薦了慧能,使得慧能的地位又再一次得到了提高。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