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空間設計

  所謂“文化空間”,一是特指按照民間約定俗成的傳統習慣,在固定的時間內舉行各種民俗文化活動及儀式的特定場所。那麼,如何設計一個舒適的文化空間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文化,就是一個區域傳統文明合乎自然規律的生活與工作方式。中國地大物博,每一個地域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往往這種生活習慣造就了當地的藝術與文化。

  所以要將設計與文化融合,首先應關注自己,關注自己的區域,應運用自身的地域生活優勢來表達自己對設計和藝術的理解;其次在傳承自身文化的同時,結合一些現代的材料、當代的技術及當代的生活需求;最後還需要運用自然元素,與自然融合。

  一、空間藝術與文化結合的必然性

  早在幾千年前的史前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在努力試圖擺脫矇昧,走向文明。起初他們嘗試著去建造自己的居所,以躲避寒暑和野獸的攻擊,這都是出於本能的創造行為。當居住形式慢慢的固定下來之後,物質需求不再成為人類所擔心的問題,於是他們的目光開始轉向精神的需求,也就是對精神和文化的追求。美國著名歷史學家摩根認為“陶器的出現是人類擺脫野蠻走向文明的標誌,它是人類審美能力和創造提升的表現,為人類審美能力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堅實的物質基礎。”?3?這就跟中國古代陶器一樣,雖然這些器具都是基本的生活用具,在創造的歷程中算不上輝煌,但是它卻開啟了人類審美意識的大門。中國的繪畫藝術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時期的彩陶紋樣和巖畫,原始的繪畫技巧雖然很幼稚,但是卻已基本掌握了各種造型能力,也展現出原始居民對精神層次和文化的渴求。在先秦時期,青銅器、漆器、帛畫等的繪畫技法都已經發展到了相當的水平。隨著出現的墓室壁畫,畫像石、畫像磚等形成了文化裝飾的初步原型。到魏晉時期,繪畫藝術更是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以顧愷之等為代表的畫家引領了整個時期的繪畫潮流,花鳥畫、山水畫等開始萌芽,人們開始嘗試將名人畫作懸掛於室內作為裝飾,對文化環境的渴求度進一步加深。待到隋唐大一統時,社會穩定,物質繁榮,隨著市井審美層次的提高,更多的藝術形式湧現出來,人們也越來越欣賞這種室內裝飾和陳設的擺件所共同營造出的文化環境和氛圍。歷經時代變遷,即使是現代社會的空間環境裝飾也都把後期的文化配飾作為一個重要環節來對待。空間設計中的滲透著深刻的文化根基,從遠古簡易的茅草房到封建鼎盛時期繁複華麗的宮廷,再到當代奢華的星級酒店裝飾,無不證實人類對於帶有文化意境美的追求從未間斷過。從歷史的發展角度來看,空間設計藝術與文化結合是人類精神需求的必然產物。文化總是在不斷的融入空間設計之中,它由古代發展而來已經潛移默化的融入了各個時期的文化,即是與時代文化的融合。翻開美術史的卷宗,對比後不難發現各個時期的建築藝術有著共性也有著各時期裝飾風格上不同的個性。由於思想文化與審美標準的差異,建築裝飾藝術也流露出時代的印記。有人把建築稱作“凝固的歷史”,那麼裝飾藝術則應該是凝固歷史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建築技術與裝飾藝術不可分割,他們共同承載了歷史文化的內涵,所以空間設計藝術與文化必然有著千絲萬縷、不可割裂的聯絡,沒有文化內涵的賦予就沒有空間設計的底蘊支撐和發展進步。同時,設計藝術是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並且肩負著傳承文化的歷史使命,而空間設計藝術就是實現這種傳承的藝術手段之一。空間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不斷融入異域文化,不斷豐富其表現形式和表現內容,並向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只有富有文化內涵的設計作品,才能夠提升空間的氛圍和品位;只有在空間設計藝術中注入文化要素,才能創作出充滿具有豐富文化內涵和藝術感染力的空間。而在當今,裝飾設計藝術又必須與經濟文化相結合,這也是人類為了滿足精神需求的必然選擇。設計創造經濟價值,經濟社會推動設計藝術的發展,設計已經成為國家經濟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現代科技和經濟的雙重推動下,藝術設計行業顯現出前所未有的繁榮,新技術和新手段為設計思維的實現提供了更加豐富的材料和手法,也實現了藝術與技術的結合。空間設計與其他文化的融合也極大的豐富了空間藝術形式。結合各種主題文化,空間藝術中衍生出各種不同風格,如音樂主題酒吧,汽車主題酒店等等,結合流行文化又衍生出各式各樣的餐飲空間設計形式。如,小城故事餐飲就是以流行歌手鄧麗君為文化基礎,開發設計出的餐飲經營模式,店面空間的設計模仿臺灣小鎮,播放鄧麗君的懷舊名曲,還有以鄧麗君為元素的環境細節設計等等。以迎合上個世紀末的一代人懷舊的心理,而這一批人正是現代社會的中堅力量也是主力消費群體,以文化為主導的設計定位十分明確。

  二、文化在空間設計中的體現

  文化要素對於在空間藝術中營造高雅意境,提升空間的品位至關重要。對於服務物件來說,他們迫切的期望自己身處的環境能夠充滿文化氛圍,正所謂環境影響人的發展,“孟母三遷”的典故也充分說明了這一點。一個良好的文化環境對於人的身心健康發展是十分有益的,對於提升審美品位的和愉悅視覺感官起著無可替代的作用,這些都取決於文化在空間設計中的延續性。那麼這種延續最終還是要落在負責營造空間的設計師隊伍上,他們的專業素質和文化修養會直接或間接的體現在空間設計藝術作品中。空間設計在滿足基本使用功能外,更重要的是創造出一個符合人們精神需要的環境。那麼這就要求設計師在掌握本專業相關理論和技能以及實踐經驗外,還要努力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質,要有廣泛的藝術愛好和文學修養,並且要善於從歷史文化中尋找藝術靈感,從生活和細節中尋求創意點。在設計師自身文化修養提高的同時,還要具備鑑別優秀文化的能力。也就是說,不管對於本民族傳統文化,還是外來文化,都需要對其有選擇的延續,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在立足優秀文化的同時,還要敢於創新和跨界。要利用新材料、新技術讓傳統文化以新的形式在空間設計中延續。總之,在經濟飛速發展的今天,物質生活水平有了極大的提高,人們的不在滿足單純功能需求,而更多的是情感層面需求。人們在使用空間的同時還需要與空間進行著交流,空間因為有了文化的延續,才使其充滿了活力。各種文化精髓就像遺傳基因,它們通過設計師的手,以新的形式在空間設計中延續著。而由鋼筋混凝土築造的冰冷空間,因為文化基因的注入才顯得生機盎然,和藹可親。這種注重精神文化的設計已經成為當下設計界的流行趨勢。在新形勢、新思想的推動下,以文化為支撐,解放思想,大膽創新,學習來自國內外的優秀理念,創造出更加經典和優秀的作品。

  什麼是文化空間

  所謂“文化空間”,一是特指按照民間約定俗成的傳統習慣,在固定的時間內舉行各種民俗文化活動及儀式的特定場所,兼具時間性和空間性。“如黃帝陵就是一個典型的文化空間。許多有關與黃帝祭祀的文化活動、儀式都在這裡舉行。漢族的龍王廟也是一個典型的文化空間,許多祀龍祈雨有關的儀式活動多在這裡舉行。”二是泛指傳統文化從產生到發展都離不開的具體自然環境與人文環境,這個環境就是文化空間。“如對侗族的大歌而言,唱歌的場所—古樓就是一個特定的文化空間。對於划龍舟的習俗而言,特定地段、特定時間內的江河就是一個特定的文化空間。”三是在一般文化遺產研究中,文化空間還作為一種表述遺產傳承空間的特殊概念,“可以用於任何一種遺產型別所處規定空間範圍、結構、環境、變遷、保護等方面的,因而具有更為廣泛的學術內涵。”“文化空間”是一個特定的概念。

  “文化空間”也稱為“文化場所”***Culture Place***,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時使用的一個專有名詞,主要用來指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形態和樣式。由於文化空間是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用語。因此,文化空間的釋義必須以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