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區別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政府用於調控巨集觀經濟的手段,兩者在調控物件、執行部門等方面是不同的。今天小編要給大家分享的是有哪些。下面為大家做分享!

  

  ***1***含義不同。財政政策指國家通過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調節社會總需求和總供給,以實現社會經濟目標的具體措施;貨幣政策也稱金融政策,是指一國中央銀行為實現一定的巨集觀經濟目標而對貨幣的供應量和貨幣流通的組織、管理政策。

  ***2***內容不同。財政政策包括財政收入和財政支出兩方面的政策,如稅收的變化,發行國庫券,國家規定按較高的保護價收購糧食,對公共工程或商品與勞務投資的多少等;貨幣政策由信貸政策、利率政策和匯率政策三部分構成。

  ***3***型別不同。根據對經濟執行的不同影響,財政政策一般可分為擴張性***積極***財政政策和緊縮性財政政策兩種型別。擴張性財政政策即通過增加財政支出減少稅收,以刺激總需求增長,減少失業,使經濟得以較快發展;緊縮性財政政策則指通過減少財政支出和增加稅收來抑制總需求,從而降低通貨膨脹率。而我國在2005年實行的穩健的財政政策則不屬於以上兩種型別,它是既有擴張又有緊縮的鬆緊適度的財政政策。從總量調節出發可以把貨幣政策分為均衡性貨幣政策、擴張性貨幣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三種類型。均衡性貨幣政策是保持貨幣供應量與經濟發展對貨幣的需要量的大體平衡,功能是促使和保持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基本平衡;擴張性貨幣政策是使貨幣供應量超過流通中對貨幣的需要量,功能是刺激社會總需求的增長和經濟的較快發展,但有可能會形成通貨膨脹或使已有的通貨膨脹加劇;緊縮性貨幣政策是使貨幣供應量小於流通中對貨幣的需要量,功能是抑制社會總需求的增長,但也可能會抑制生產的發展,導致經濟停滯。我國近幾年來實行的穩健的貨幣政策並不屬於以上型別,而是根據經濟形勢的變化,在操作層面上或採用擴張的貨幣政策,或採用緊縮的貨幣政策。

  ***4***政策的制定者不同。財政政策是由國家制定的,必須經全國人大或其會通過;而貨幣政策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直接制定的。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

  這是一個重點需要把握的問題。

  在我國財政與信貸是國家從巨集觀上集中分配資金的兩條不同的渠道,兩者雖然都能對社會的總需求與總供給進行調節,但在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這種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看兩者的不同作用。

  ***一***兩者的作用機制不同

  財政是國家集中一部分GDP用於滿足社會公共需要,因而在國民收入的分配中,財政居於主導地位。財政直接參與國民收入的分配,並對集中起來的國民收入在全社會範圍內進行再分配。因此,財政可以從收入和支出兩個方向上影響社會需求的形成。當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大體確定,因而財政收支的規模大體確定的情況下,企業、單位和個人的消費需求和投資需求也就大體確定了。比如,國家對個人徵稅,也就相應減少了個人的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對企業徵稅或國家對企業的撥款,也就減少或增加了企業的投資需求。銀行是國家再分配貨幣資金的主要渠道,這種對貨幣資金的再分配,除了收取利息外,並不直接參加GDP的分配,而只是在國民收入分配和財政再分配基礎上的一種再分配。信貸資金是以有償方式集中和使用的,主要是在資金盈餘部門和資金短缺部門之間進行餘缺的調劑。這就決定了信貸主要是通過信貸規模的伸縮影響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的形成。至於信貸收入***資金來源***雖然對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的形成不能說沒有影響,但這種影響一定要通過信貸支出才能產生。比如,當社會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過旺時,銀行採取各種措施多吸收企業、單位和個人的存款,這看起來是有利於緊縮需求的,但如果貸款的規模不作相應的壓縮,就不可能起到緊縮需求的效果。

  ***二***兩者的作用方向不同

  從消費需求的形成看,包括個人消費和社會消費兩個方面。社會消費需求,基本上是通過財政支出形成的,因而財政在社會消費需求形成中起決定作用。只要在財政支出中對社會消費性支出作適當的壓縮,減少社會集團的購買力,社會消費需求的緊縮就可以立即見效。而銀行信貸在這方面則顯得無能為力。個人消費需求的形成則受到財政、信貸兩方面的影響。在個人所得稅制度日趨完善的情況下,財政對個人消費需求的形成是有直接影響的。而銀行主要是通過工資基金的管理和監督以及現金投放的控制,間接地影響個人的消費需求。至於說銀行對個人消費需求的形成有直接影響,也主要是體現在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上。但居民儲蓄存款畢竟可以隨時提取,因而這種影響的力度就不像財政那樣大。再從投資需求的形成看,雖然財政和銀行都向再生產過程供應資金,但兩者的側重點不同。在我國現行體制下,根據財政、銀行在運用資金上無償與有償的不同特點,固定資產投資理應由財政供應資金,而流動資金投資一般由銀行供應資金。雖然隨著銀行信貸資金來源的不斷擴大,銀行也發放一部分固定資產投資貸款,但銀行的資金運用的重點仍是保證流動資金的供應。從這裡也可看出,財政在形成投資需求方面的作用,主要是調整產業結構,促進國民經濟結構的合理化,而銀行的作用則主要在於調整總量和產品結構。

  ***三***兩者在膨脹和緊縮需求方面的作用不同

  在經濟生活中,有時會出現需求不足、供給過剩,有時又會出現需求過旺、供給短缺。這種需求與供給失衡的原因很複雜,但從巨集觀經濟看,主要是由財政與信貸分配引起的,而財政與信貸在膨脹和緊縮需求方面的作用又是有別的。財政赤字可以擴張需求,財政盈餘可以緊縮需求,但財政本身並不具有直接創造需求即“創造”貨幣的能力,惟一能創造需求、創造貨幣的是銀行信貸。因此,財政的擴張和緊縮效應一定要通過信貸機制的傳導才能發生。比如財政發生赤字或盈餘時,如果銀行相應壓縮或擴大信貸規模,完全可以抵消財政的擴張或緊縮效應;只有財政發生赤字或盈餘,銀行也同時擴大或收縮信貸規模,財政的擴張或緊縮效應才能真正發生。問題不僅在此,銀行自身還可以直接通過信貸規模的擴張和收縮來起到擴張和緊縮需求的作用。從這個意義上說,銀行信貸是擴張或緊縮需求的總閘門。

  正是由於財政與銀行在消費需求與投資需求形成中有不同的作用,這就要求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必須配合運用。如果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各行其是,就必然會產生碰撞與摩擦,彼此抵消力量,從而減弱巨集觀調控的效應和力度,也難以實現預期的調控目標。

  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相對效力

  在凱恩斯經濟學中,“需求管理”是政府的主要巨集觀經濟政策。這裡主要分析在封閉經濟條件下,從它們對總需求的影響角度來考察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相對效力。

  ***一***財政政策的效力

  當政府實施擴張性財政政策時,政府需求增加將通過財政政策乘數效應使GDP增加。GDP的增加又使貨幣需求增加,即需要更多的貨幣用於交易。在儲備銀行不改變貨幣供給的情況下,利率必然上升;利率上升,一方面會抵消由於GDP增加而增加的貨幣需求,另一方面又會減少投資需求,從而抵消一部分政府支出或減稅對GDP的刺激作用。如果投資需求對利率的敏感程度很高,利率的上升將會大量降低投資。如果貨幣需求對利率的敏感程度很低,那麼,由於政府支出增加引起的貨幣需求將使利率猛增***利率敏感程度很低意味著利率必須變動很多***。①***①參見[美]R.E.霍爾和J.B.泰勒: ***巨集觀經濟學>,171頁,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88。***

  此外,財政支出乘數是衡量財政政策效力的一個重要指標。但是,財政支出乘數能否使財政政策的效力充分發揮出來,同樣要受到上述兩個因素的制約。如果投資對利率高度敏感而貨幣需求對利率不敏感,即使財政支出乘數很大,財政政策也無法產生強有力的效果。

  與上述情況相反,當政府採取擴張性財政政策時,如果利率上升幅度不大,或擴張性財政政策對利率水平沒有多大影響,那麼,這種政策對投資的衝擊就很小。在這種情況下,擴張性財政政策對總需求就有很強的影響力。換言之,當投資對利率不敏感而貨幣需求對利率高度敏感時,財政政策的效力就很強。

  圖14—2利用IS——LM曲線的形狀及其移動來展示財政政策效力的強弱。財政政策的效力與IS曲線和LM曲線的形狀有很大關係。當投資需求對利率很敏感時,IS曲線比較平緩,因為利率的較小變化和投資需求的較大變化有關。相反地,當投資需求對利率不敏感時,IS曲線就比較陡峭。

  再看LM曲線的形狀。當貨幣需求對利率很敏感時,LM曲線就比較平緩,因為當貨幣需求隨著收入變化而增加時,利率的很小變化就足以使它減少;反之,當貨幣需求對利率不敏感時,LM曲線就比較陡峭。

  當IS曲線比較陡峭,或者LM曲線比較平緩時,財政政策的效力比較強。相反,如果IS曲線比較平緩,或者LM曲線比較陡峭,財政政策的效力就比較弱。

  ***二***貨幣政策的效力

  貨幣政策的操作主要體現在貨幣供給的變化上。擴張性貨幣政策或鬆貨幣政策是貨幣供給增加;緊縮性貨幣政策或緊貨幣政策是貨幣供給減少。一項擴張性貨幣政策如果在貨幣供給的增加時使利率下降的幅度很大,並且對投資有很大的刺激作用,它對總需求的影響就很大。這種效果產生的條件是:第一,如果投資需求對利率的敏感程度很高,利率的下降就會使投資受到極大鼓勵。第二,如果貨幣需求對利率的敏感程度很低,貨幣供給的增加使利率下降很大***利率的很小下降就足以把貨幣需求提高到同較高貨幣供給一致***。在這兩個條件得到滿足的情況下,貨幣政策對總需求的影響效力就強。

  貨幣政策對總需求的影響效力也有弱的時候。如果投資需求對利率的敏感程度很低,利率的下降不會使投資受到很大的刺激;如果貨幣需求對利率的敏感程度很高,貨幣供給的增加並不能使利率下降很大。在這種情況下,一項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如果使利率下降較小,或對投資的影響較小,它對總需求的影響就較弱。

  圖14—3用IS——LM曲線的形狀及其移動來展示貨幣政策效力的強弱。同財政政策一樣,貨幣政策的效力也與IS曲線和LM曲線的形狀關係很大。如果幅曲線較為平緩或LM曲線較為陡峭,貨幣政策的效力就強;如果賜曲線較為陡峭或LM曲線較為平緩,貨幣政策的效力就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