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議論文範文及賞析

  高中議論文作文教學是高中作文教學的重心,但由於教學內容普遍缺乏整體規劃、安排,隨意性強,講授知識零打碎敲,致使學生學不到系統的寫作知識。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篇1

  我曾經試圖去模仿自己所羨慕的所有的人,甚至想拋棄自己的性格、特長完全成為別人。我錯了,我的模仿行動都失敗了。我徹底絕望了,當時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我什麼也沒有了,失去了自己獨有的個性、風度、性格、魅力、思想,失去了這些的結果是什麼,有什麼收穫嗎?沒有,我承受的是更可怕的代價,我浪費了自己的時間、精力,我比以前變的更糟。我希望我的失敗能給大家一些啟示,請大家不要在犯這些低階錯誤了。最近看了2006年陝西卷的高考作文題,我忽然發現自己也曾經是高考作文中的那隻烏鴉。

  我介紹我的經歷,不是完全否定模仿別人的效果。我只是認為某些模仿不僅不會為我們帶來積極作用,而且有時還會埋沒我們其他方面沒有被發現的優勢。高考作文中的這隻烏鴉!我很希望你是我的朋友,剛開始看到你的經歷,對你確實有一些嘲笑和遺憾,可後來仔細一想,你的執著的確很令我佩服,我不得不在眾說紛紜中悄悄的向你伸一伸大拇指。

  如若你不嫌棄我這個剛認識的朋友,恕我直言,你和高空雄鷹的差距太大,你和雄鷹的能力並不在一個檔次上。烏鴉和老鷹一樣搏擊長空,這才是天方夜譚。由於羨慕,我們試著徹底的改變自己以趕上別人,結果卻都是付出了成倍代價卻徒勞無功。

  邯鄲學步,學習別人走路,可結果呢?自己爬著回去的。這就是盲目崇拜偶像的代價。因羨慕別人而徹徹底底的否定自己值得嗎?我覺得一點都不值得。偶像只能起模範帶頭的作用。我們在學習的同時應該認真、仔細的衡量自己的能力,在學習別人的同時注意自己的個性。我們應該從自身的優勢出發,發展自己。不是嗎?我想誰都不願意做那個烏鴉?在童話中烏鴉這個形象不是被騙,就是盲目的學習他人而最終死去。這烏鴉怎麼一點個人的思想、主見也沒有,我看它是另類的變色龍一點也沒有錯。我們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個體,我們應該為自己而活,應該走自己的路,從自己的優點出發創新,而不是重走別人的成功路。

  烏鴉用自己的生命向我們詮釋了盲目模仿他人的代價,希望人們能夠徹底的醒悟,我們可以繼承烏鴉執著的精神,但是不能沿襲它的盲目。我們應該認真總結經驗教訓,不要讓烏鴉的悲劇重演,讓我們擺正位置,確定目標,發展自己。

  賞析:文章以簡潔的語言闡明觀點,“應該走自己的路,從自己的優點出發創新,而不是重走別人的成功路”。然後以典型事例來具體論述“成功”與“創新”的辯證統一關係,全文舉例精當,結構緊湊,思路清晰。

  篇2

  《老子》曰:“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這便是所謂人心的奇妙之處,有堅如磐石處,亦有溫柔如水時,二者周旋歸一,共享方寸之地,方有一個和諧的自我,卓然而立。

  誠如畢淑敏所言,優等的心,不必華麗,但必須堅固。人心,首先應該是一座堅固的堡壘。以道德準則為盾牌,以理想信念為防線的我們都是天賦使命的戰士,應有勇氣也有毅力捍衛生命中那些真正神聖的東西,像英國文豪托爾金在《魔戒》中詮釋的那樣,“相信這世界並非不可救藥,而一定存在某種良善,值得我們奮戰到底”。沒有人能做到始終無畏不悔,那是隻存在於神話之中的品質,而常人真正能做到的是,讓對“自己的勇氣有一天會消耗殆盡”的擔憂戰勝被“人世間的陰雨灰色簾罩”矇蔽的恐懼。守護堅實穩固的初心,也即守護生命耿直不移的態度,這才能成全生命偉大力量的展現。

  然而人心在某些方面應有的堅硬並不等同於一味的固執,冰冷剛硬到不可觸碰也便更不應成為人生的常態,很多時候,我們也需要讓心靈受到溫存與愛意的滋養,由寸草不生的荒蕪變為處處繁花的錦繡。是啊,在這個正在被冷漠的鐵壁銅牆侵佔的世界裡,我們總以為百毒不侵刀槍不入的自我封閉就是堅強,可如果我們連呵護真誠、期許美好、擁抱愛情的能力都已失去,那麼這種機械的行為構成的將不配被稱為“人生”,甚至算不上好好地“活過”。我們既然沒有理由封存扼殺美好,何不以最陽光的姿態享受心靈深處的柔軟?故而,人心中那些必不可少的柔軟的東西,與堅硬的組成部分一樣,都是構成精彩人生的要素;故而,唯有那些亦堅亦柔的心靈,方能塑造成和成諧的自我。

  我想,真正洞察了這一道理的人,一定會懂得英國詩人西格里夫·薩鬆寫下的“我心有猛虎在細嗅薔薇”的溫存,因為堅強與溫柔是相互融合而非完全對立的存在;一定會明瞭歌手Hita在《天命風流》中唱出的“靈秀上眉頭,浩氣存胸口”的灑脫,因為心堅如石或豪情滿懷的人依然需要情感的滋養;一定會欣賞詞荀夜羽表達的“擊鼓動遠雷,琵琶脆漣漪”的和諧,因為勇氣與溫柔的契合才是生命最本真的構形。所以,要想造就一個和諧的自我,要想活出一世動人的精彩,最重要的,便是讓這方寸之地,亦堅亦柔,亦剛亦讓。

  心在方寸,所求為何?亦堅亦柔,成和成諧。如此,方能一路擷美好而行,方能一生盡光明磊落。

  賞析:這篇文章注重“擺事實,講道理”,從生活實際出發,表達自己的思想和看法,提出“亦堅亦柔,成就和諧”的觀點,入情入理,讓人信服。語言樸實無華,給人以簡潔、曉暢、率真的審美感受。

  篇3

  初夏明媚的早晨,我照常下樓取信。藉著照進信箱的一線光亮,我看到一個纖巧的牛皮紙信封安詳地躺在裡面。坐在窗邊,我小心地拆開這從紐西蘭遠道而來的信件,裡面掉出幾張照片和一張卡片,上面用雋秀的筆跡寫著:“落地請關手機。”

  我不覺微笑了。窗外天空正藍。

  幾天前紐西蘭的天空也是這樣的藍。

  那時的我初次踏上這片土地,寄宿在一個臺灣女孩家裡。全木製的房子建在小山坡上,推窗就是濃綠和湛藍。牛羊悠然行走在山腳下,溪水潺潺從腳邊流 過。她帶我去爬山,山上是一座古老幽密的紅樹林。我們慢悠悠地走,走得倦了便在兀起的老樹根上並肩坐下,我忽然感嘆在這裡的幾天從沒用過手機,沒人打擾、 與世隔絕的感覺真是讓人舒心。“本來就該如此,安靜平和的慢節奏生活不是更好嗎?”她說著,我沉默地望向遠處一片明亮的湖。

  彷彿就在昨日,世上從沒有手機、電話、電腦,那時的世界多麼單純,生活多麼寧靜。王維中年隱居山林,輞川別墅便是他心靈棲息之地。他“行到水窮 處,坐看雲起時”,他“倚仗柴門外,臨風聽暮蟬”;山間的景色四時不同,他用詩意的目光審視“明月鬆間照,清泉石上流”的晚景,用內心感受“雨中山果落, 燈下草蟲鳴”的禪意。沒有催人的電話鈴聲,終日只與自然為伴,那一首首清幽玄妙的五言絕句便是對這慢節奏詩意生活的最佳唱和。

  也許有人會疑惑,在繁忙嘈雜的大都市中,如何享有慢節奏生活?且讀陶潛的詩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身處鬧市,只要保有一份淡泊寧靜的 內心,迴歸生活的本意,則“心遠地自偏”。縱使生活忙碌,也需為自己的靈魂留一塊空地。現如今,許多人成了手機的奴隸,要麼被來電時一疊聲的鈴聲催得東奔 西跑,要麼埋頭刷微博打遊戲以至茶飯不思,最可悲的是逢年過節人們不再登門問候親朋,取而代之的是一條條模式化的群發祝福簡訊,收到後只能讓人苦笑。是手 機泯滅了當代人的生活意趣?還是我們在高科技的浪潮中迷失了自我?

  請關掉你心中的手機吧,別讓那催魂的鈴聲時刻響在耳邊。把大自然的美裝進你的眼裡、心裡,即使你此刻身處北京的市中心,推窗仍是那一片濃綠和湛藍。若是追求情趣,大可效法古人魚雁往返,看著那未乾的墨跡,似乎心也寧靜下來。天地似乎廣闊許多。

  窗外天空正藍。

  我不由回想起小山坡和紅樹林,還有那個在大洋彼岸的女孩。她寄來的照片上有一片湖,它在我心上閃閃發亮,寧靜安詳。

  “落地請關手機”。

  賞析:這篇文章的作者是巧妙縫合敘述與議論的高手,敘事開頭,用2段、3段,自然挽合,順利進入議論部分。議論結束之後,又用結尾三段回到敘事,真是讓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靈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