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五課尋找幸運花瓣兒教學設計

  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五課《尋找幸運花瓣兒》描寫一名小學生鍥而不捨地尋找幸運花瓣——五瓣丁香,最後終於如願以償的故事。小編在此整理了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五課《尋找幸運花瓣兒》教學設計,供大家參閱,希望大家在閱讀過程中有所收穫!

  西師大版六年級下冊語文第二十五課《尋找幸運花瓣兒》教學設計1

  教學目標

  1 自主學會本課的生字,書寫行款整齊,有一定的速度。

  2 聯絡上下文和自己的積累,理解課文中有關詞句的意思,感悟“幸運”的內涵。

  3 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教學準備

  教師:蒐集金波的散文、兒童詩或有關幸運的名言警句讓學生自由選擇閱讀。

  學生:瞭解丁香花的有關知識,蒐集有關金波的資料。

  教材簡析

  什麼是真正的幸運?本文作者從小處取材,將發生在身邊的一件小事收入筆端,詮釋了幸運的內涵——通過自己的力量將希望變成現實。文章語言清新樸實、自然流暢,於平實中蘊含著人生哲理,讓人真切地感受到,生活的確是一本永遠讀不夠,也讀不完的書,處處都是學問。

  這篇課文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記述了作者尋找五瓣兒丁香花的故事:先寫同學告訴“我”,誰要是能找到五個花瓣兒的丁香花,誰就會得到幸運;接著寫“我”兩次去尋找五個花瓣兒的丁香,都沒有找到;再寫“我”第三次去找,在經歷了許多次失望之後,終於如願以償,找到了五個花瓣兒的丁香;最後寫“我”找到丁香花後的感悟,明白了“幸運”的真正內涵。

  課文在敘事過程中有一些細節描寫和重點詞句,如第15~20段中“我”找花的動作描寫以及兩次出現的“四瓣兒,四瓣兒,還是四瓣兒……”,能幫助學生更好地把握作者意圖,同時也能更好地發揮文章教育人的作用。課文最後一段中的句子含義深刻,學生受年齡、經歷的侷限,領會起來會有一定的困難,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

  教學本課,首先要引導學生走進文字,為文字中的人和事所感動,從中受到啟發和教育;然後,帶領學生走出文字,聯絡生活實際,感悟“幸運”的內涵;最後,還得再回到文字:對於課文中給人深刻啟示的重點語句,能夠熟讀成誦,牢記於心,並用這些富有哲理的話來指導和規範自己的行為。

  建議本課教學用1~2課時。

  解讀與提示

  第1段:聯絡後面的內容,可以知道文中的“你”指的是“我”的同學。

  第2段:“怔”是發愣、發呆的意思。

  第3段:“只匆匆看了兩眼”反映出“我”在看丁香花時的漫不經心。

  第5段:“興致勃勃”:形容興趣很高,勁頭十足。

  第7段:“悻悻然”指的是作者兩次都沒有找到五瓣兒丁香不滿意的樣子,和前面的“興致勃勃”形成了對比。

  第8段:“誑”是欺騙、瞞哄的意思。

  第15段:這一段寫的是“我”尋找五瓣兒丁香的樣子。

  第16段:“詫異”:覺得意外和奇怪。

  第17段:“專心致志”:專心專意做某件事。

  第18段:“四瓣兒,四瓣兒,還是四瓣兒……”這句話在文中出現了兩次,從這句話可以看出“我”看的花很多,看得也很仔細,一朵一朵地在尋找,同時“我”的心情也在失望與希望中起起落落。

  第19段:這一段進一步說明了“我”尋找得很專心,除了五瓣兒丁香,其餘的東西都不能引起“我”的注意。

  第21段:在經歷過無數次失望過後,“我”已經開始失去尋找到五瓣兒丁香的決心了。

  第22、23段:從“忽然”、“情不自禁”等詞句可以讓讀者感受到“我”尋找到五瓣兒丁香時激動、幸福的心情。

  第26段:“茫然”:完全不知道或是失意的樣子。同學告訴“我”,誰要是能找到五個花瓣兒的丁香,誰就會得到幸運。可是,正當“我”找到了五瓣兒丁香後,對於“我”將得到什麼樣的幸運而茫然,並進而引起了“我”對“幸運”的深思。

  第27段:“樂此不疲”:指對某事物特別有興趣,因而沉浸於其中,不知疲倦。

  第28、29、30段:這幾段是作者尋找到五瓣兒丁香後,對“幸運”的感悟:快樂是源於一個新的發現,幸運只是一種心靈感受。一個人通過自己的力量將希望變成現實,那就是幸運。學生在領會這幾段話時會有一定的難度,可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來理解。

  課後第1題:是本文理解的重點,應滲透在學文的過程中。引導學生關注作者在尋找五瓣兒丁香時的心理變化過程,仔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領悟“什麼是幸運”。在朗讀和感悟的基礎上背誦課文最後一段。

  課後第2題:文中反覆寫“四瓣兒,四瓣兒,還是四瓣兒……”可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用聯絡上下文和生活積累的方法,讓學生體會這個句子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課後第3題:這些詞語可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檢查學生是否都理解了。在理解意思的基礎上,鼓勵學生任選兩個詞語練習說話或寫話。

  選做題:此題的目的是讓學生走出文字,回到多彩的現實中,談談自己對快樂的看法。每個人對快樂的感受、看法肯定不一樣,要尊重學生,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見解。

  教學設計參考

  一、匯入課題,初步感知

  1 齊讀課題,學生質疑。

  ***如:“我”為什麼要尋找幸運花瓣兒?什麼樣的花瓣兒會帶給人幸運?幸運花瓣兒真的會給人帶來幸運嗎?***

  2 帶著問題初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課文。

  3 抽讀,檢查讀文和生字認識情況,相機指導。

  4 在小組內交流剛才質疑的問題的答案。

  二、品讀課文,領會感悟

  1 “我”在尋找五瓣兒丁香的過程中,有過怎樣的心理感受?找到有關的詞語或句子作上記號。

  2 全班交流。抓住“我”的心理感受,理清文章線索:

  ***匆匆看了兩眼***漫不經心→興致勃勃→悻悻然→興奮不已→失望與希望的相互交織更替→***情不自禁地大叫一聲***激動→茫然→深思

  3 為什麼“我”會有這些心理變化?引導學生再讀課文,找出每次“我”心理髮生變化的原因。

  4 根據學生的回答,相機重點指導第15段、18~23段,28~30段的學習。

  5 “我”為什麼說自己是“一個幸運的人”?通過此問題引導學生仔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明白“幸運”的內涵。

  三、聯絡生活,感悟昇華

  1 在作者的眼裡,“幸運”指的是什麼?

  2 在你的眼裡,“幸運”又指的是什麼呢?讓學生各抒己見,教師注意積極、正確地引導。

  3 老師提供有關幸運的名言警句,讓學生選擇喜歡的朗讀、抄寫。

  四、迴歸文字,熟讀成誦

  1 朗讀或背誦自己喜歡的句段或文中給人深刻啟示的重點語句。

  2 教師總結。

↓↓點選下一頁檢視更多《尋找幸運花瓣兒》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