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瑜伽有哪些基本教學方法

  親子瑜伽可使親子間的情感更為融洽,而且對提升寶寶體能也有相當的助益。那麼親子瑜伽有什麼基本的教學方法呢?接下來小編和你一起了解親子瑜伽的相關基本教學方法吧。

  親子瑜伽的基本教學方法

  1.先學習深呼吸

  家長帶孩子做瑜伽時,要先教她調節呼吸,不一定要練成腹式呼吸,可以告訴孩子“深呼吸”同時安靜下來不要說話。

  久而久之當小朋友聽到大人說“深呼吸”時,就會知道要開始做瑜伽了,就應該安靜、坐下來。

  2.前彎伸展背肌

  先從最簡單的前彎動作學起,家長可和孩子面對面盤腿坐著,上半身向前傾前彎,不停留立刻直起上身也可以,前彎程度也不限,只要讓背部肌肉有伸展即可。

  3.進階劈腿前彎

  進階伸展背肌與腿部的動作是雙腳向兩旁張開,家長在孩子背後以手扶住肩膀,慢慢壓他向前傾,不用整個上半身貼在地上,以孩子可做到的極限為主。

  4.練平衡

  踮腳單腳上舉

  讓小朋友雙手伸直撐在地上,輪流將單隻腳向上舉起,另一隻腳可踮腳尖,也可不踮,以孩子不會東倒西歪為準。兩隻腳輪流做5到10次即可。

  穩定單腳站立

  成人瑜伽有很多練平衡感的動作如樹式等,讓孩子做這類動作時不必要求動作精準,以他最舒服的姿勢為準,甚至大人從旁輔助完成動作也可。

  親子瑜伽的好處

  1.據物理治療師指出,瑜伽有助小朋友保持柔韌健康的身體,伸展全身的肌肉及筯骨,糾正孩子日常因錯誤坐姿、睡姿、行姿、書寫所造成的問題,如脊椎側彎、寒背、高低膊、腿部變形、扁平足等等,令發育中孩子的骨架健康成長。

  2.對身體而言,孩子在父母的協助下伸展身體,鍛練平衡,有助睡眠,同時按摩體內臟,強化消化系統功能,預防便祕、腸胃不適等毛病,同時亦增強個人免疫系統,有助改善氣管敏感、傷風。

  3.此外,瑜伽亦能有效鍛鍊孩子平衡力、節奏感、空間距離、肌肉協調和反應,讓孩子擁有更靈活、敏捷的身手,以及神經與肌肉的協調能力,減少運動過中受傷機會,提高運動表現,打造明日運動之星。

  4.小孩子活潑好動,經常跳高落低,四處走動,更不是被外在環境吸引,缺乏集中能力和耐性,令不少父母親頭痛不已。然而,小孩子透過練習平衡的瑜伽姿勢,有助訓練集中力和穩定情緒,並將之應用到其它地方,例如學業上,便可以提高孩子的學習能力,成績自然有進步。

  學習瑜伽的禁忌事項

  1、情緒波動不宜練習瑜伽

  瑜伽屬於身心靈都要配合的運動,如果生氣、焦慮、 緊張的情況下,肌肉群緊繃,最好不要練習瑜伽,以免受傷,只有在肌肉柔軟的 情況下練習瑜伽,才能更加健康安全。

  2、上幾節課後,覺得關節及肌腱痠痛,可能不適合練瑜伽

  有些人天生身體的柔 軟度就不好,而瑜伽則是訓練身體的柔軟度與肌力的延展,如果每次練完瑜伽之 後,就出現關節疼痛或是肌腱發炎的情況,可能本身身體柔軟度不夠,不適合瑜 伽動作。

  3、骨質疏鬆症者,練習要小心

  有些瑜伽的動作必須用手或腳等肢體支撐身體的 重量,如果有骨質疏鬆症,很可能因為核心肌群的力量沒有訓練好,以致手肘支 撐的時候,不小心骨折。

  4、眼壓過高、高度近視眼,不建議頭下腳上的倒立動作

  前彎或倒立,會增加眼 壓,因此原本就有眼壓過高、高度近視的人,不建議練習瑜伽。

  5、身體狀況不佳、大病初癒、骨折初期不宜練習瑜伽

  瑜伽需要身體狀況良好的 情況下,才能達到鍛鍊身體機能及肌群的功效,如果身體狀況不好,肌肉、關節 、韌帶無法發揮力量,練習瑜伽的時候,就很容易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