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樹的功效與作用楓樹的功能主治

  楓樹,中藥名。為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屬植物楓香樹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的樹脂及根、葉、果實。楓樹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呢?本文是小編整理楓樹的功效與作用的資料,僅供參考。

  楓樹的功效與作用

  【拼音名】Fēnɡ Shù

  【別名】楓香樹、大葉楓、楓子樹、雞爪楓、雞楓樹

  【來源】金縷梅科植物楓香樹 Liquidambar formosana Hance,以根、葉、果實***見路路通***及樹脂***見楓香脂***入藥。夏季採葉,全年採根。

  【性味】根:苦,溫。葉:苦,平。

  【功能主治】

  根:祛風止痛。用於風溼性關節痛,牙痛。

  葉:祛風除溼,行氣止痛:用於腸炎,痢疾,胃痛;外用治毒蜂螫傷,面板溼疹。

  【用法用量】根、葉0.5~1兩。外用適量。

  【注意】孕婦忌服。

  【摘錄】《全國中草藥彙編》

  楓樹的介紹

  入藥部位

  樹脂及根、葉、果實。

  性味

  辛、微苦,平。

  歸經

  歸肺、脾經。

  功效

  ***根***祛風止痛;***葉***祛風除溼,行氣止痛;***果***祛風通絡,利水,下乳;***白膠香***解毒生肌,止血止痛。

  主治

  ***根***用於風溼性關節痛,牙痛;***葉***用於腹瀉,痢疾,胃痛,外用治毒蜂螫傷,面板溼疹;***果***用於乳汁不通,月經不調,風溼性關節痛,腰腿痛,小便不利,蕁麻疹。***白膠香***用於外傷出血,跌打疼痛。

  用法用量

  根、葉15-30g,果3-9g,白膠香1.5-3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孕婦忌用。

  採集加工

  在砍傷的老樹上採取樹脂,去雜質晒乾。秋冬採果,夏採葉,全年採根。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20-40m。樹幹直,皮灰褐色,成不規則裂開。單葉互生;葉柄長達11cm;葉輪廓寬卵形,基部心形,長5-12cm,寬7-17cm,常掌狀3裂,裂片卵狀三角形,先端長尖銳,邊緣有細鋸齒,上面深綠色,初沿脈有毛,老時脫落,下面淡綠色,幼時密生細毛,老時僅脈腋具毛。春季開淡黃綠色花,單性同株,雄花排成葇荑花序,無花被,雄蕊多數;雌花25-40,子房互相癒合,排成球形頭狀花序,直徑1.5cm,單生短枝葉腋。蒴果集生成頭狀球形果序,直徑2.5-4.5cm,每果有宿存的花柱所變成的刺狀物下垂。種子多數,多角形,略有翅。

  生長環境

  生於土壤溼潤而肥沃的林邊、坡地或村旁疏林中。分佈於全國大部分地區,北自河南,南至福建、廣東、東至臺灣,西至西南諸省。

  性狀鑑別

  乾燥的樹脂呈不規則塊狀,或呈類圓形顆粒狀,大小不等,直徑多在0.5-1cm,少數可達3cm。表面淡黃色至黃棕色,半透明或不透明。質脆易碎,破碎面具玻璃樣光澤。氣清香,燃燒時香氣更濃,味淡。

  藥理作用

  1、抗神經損傷。

  2、抗炎、鎮痛作用。

 

  3、其他作用:楓香脂及其揮發油對兔血栓形成和大鼠血栓形成有明顯抑制作用,能明顯提高纖溶酶活性和血小板cAMP水平。楓香脂有止血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