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漆樹的功效與作用

  野漆樹,又名:漆木、癢漆樹、木蠟樹,漆樹科植物,本植物易使人過敏,在野外應避免直接接觸。多生於山坡林中;分佈在我國華東、華南、西南等地。那麼,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一下,歡迎大家閱讀。

  :

  葉和莖皮含鞣質,可提取栲膠;

  果皮含蠟質,可制蠟燭;

  種子油可制肥皂;

  根、葉和果供藥用,能解毒、止血、散淤、消腫,主治跌打損傷。

  野漆樹的藥用相關:

  【考證】野漆樹始載於《植物名實圖考》,雲:“野漆樹,山中多有之。枝幹俱如漆,霜後葉紅如烏桕葉,俗亦謂之染山紅。結黑實,亦如漆子。”並附圖1幀。據所述及圖示,其原植物與今野漆一致。

  【來源】漆樹科漆樹屬植物野漆樹Rhus succedanea L.以根、葉、樹皮及果入藥。根、樹皮全年採,葉夏季採,果秋冬採。

  【性味歸經】苦、澀,平。有小毒。

  【功能主治】平喘,解毒,散瘀消腫,止痛止血。用於哮喘,急、慢性肝炎,胃痛,跌打損傷;外用治骨折,創傷出血。

  【用法用量】 2~3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注意】漆樹過敏者宜慎用。

  【備註】

  ***1***有人接觸漆樹後會引起面板紅腫,癢痛,故對漆樹過敏者宜慎用。如引起過敏可用韭菜烤熱擦患處,或用肥皂水或碳酸氫鈉溶液洗滌,同時內服安其敏片或非那根片。誤食過量引起強烈刺激,嘔吐,疲倦,瞳孔散大,可大量飲水後服蛋清、麵糊、活性炭,也可服苯海拉明及注射鈣劑,酌情給予解痙劑等對症治療,用時宜慎。

  ***2***同屬植物木蠟樹Rhus sylvestris Sicb, et Zucc.亦作野漆樹應用,功效相似。

  野漆樹的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或小喬 木,高達10米;小枝粗壯,無毛, 頂芽大,紫褐色,外面近無毛。奇數 羽狀複葉互生,常集生小枝頂端,無毛,長25-35釐米,有小葉4-7對, 葉軸和葉柄圓柱形;葉柄長6-9釐米;小葉對生或近對生,堅紙質至薄革質,長圓狀橢圓形、闊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6釐米,寬2-5.5釐米,先端 漸尖或長漸尖,基部多少偏斜,圓形或闊楔形,全緣,兩面無毛,葉背常具白粉,側脈15-22對,弧形上升,兩面略突; 小葉柄長2-5毫米。

  圓錐花序長7-15釐米,為葉長之半,多分枝,無毛;花黃綠色,徑約2毫米; 花梗長約2毫米; 花萼無毛,裂片闊卵形,先端鈍,長約1毫米;花瓣長圓形,先端鈍,長約2毫米,中部具不明顯的羽狀脈或近無脈,開花時外卷;雄蕊伸出,花絲線形,長約2毫米, 花葯卵形,長約1毫米; 花盤5裂; 子房球形,徑約0.8毫米,無毛,花柱1,短,柱頭3裂,褐色。 核果大,偏斜,徑7-10毫米,壓扁,先端偏離中心,外果皮薄,淡黃色,無毛,中果皮厚,蠟質,白色,果核堅硬,壓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