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怎樣能做到靜心慢練

  快與慢的標準其實就是意、氣、神、形能否合一,一但能合一,就可以隨心所欲,能快能慢,臨陣交手,必為人制。還有太極拳靜心慢練就是活步樁,所以想要練好陳式太極拳就先要到達靜心慢練境界,下面就隨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陳式太極拳講究有慢有快、快慢相間,但是這些是相對其他太極拳而言的,想要練好陳式太極拳就要做到靜心慢練。

  從“慢而不滯、快而不亂”的內涵來說,是與其他太極拳的“勻速緩慢”的內涵相一致的,都要求達到以意行氣、內外合一、心息相依、神氣相合、呼吸深長、氣沉丹田、柔順沉著、完整一氣。由此可見,太極拳的快與慢不在形式而在內。

  從造拳者的初衷來講,“拳名太極”實天機自然之執行,陰陽自然之開合也,一絲不假強為,強為者皆非太極自然之理”。由此可見,太極拳的快與慢是自然而為,不是“應該”有快有慢,而是“自然”有快有慢。

  快與慢的標準,應該是意、氣、神、形能否合一,若能合一,自然能快能慢,隨心所欲,順勢而為;若不能合一,其快必亂,其慢必滯,臨陣交手,必為人制。

  因此,練陳式太極拳不應追求形式上的快慢相間,而應注重意、氣、神、形的完整統一,循太極自然之理,由慢而生靈,即拳經所云:“慢到十分功夫,即能靈到十分,惟能靈到十分火候,斯敵人跟不上我,反以我術為奇異。”

  所以,練拳宜慢不宜快,能慢儘管慢。從起式開始,到收式結束,須慢慢領起,緩緩執行,默默停止,形似潺潺流水,又似和煦春風,柔順和緩,沉著兼備。

  每一勢均要慢,每一式亦要慢;開展時要慢,沉合時亦要慢;一起一落要慢,一屈一伸亦要慢。慢而能思上下是否相隨,慢而能知內外是否合一,慢而能求神氣不斷,慢而能得周身一家。

  尤須留心轉關處,轉關之處最奧妙,此處不留心,訊息終迷茫。慢者皆在心意,四肢百骸皆悅從,心意慢運,四體緩隨。意在神而不在氣,在氣則滯,氣滯則形散,此是關鍵。

  而又宜靜不宜急,能靜就能慢,不能靜就不能慢。平心靜氣,靜心慢練,隨著外形動作的和緩轉移,引動內氣於體內無微不至地細細執行,使意氣相合,使神形合一,順其自然之勢,聽其自然之運,得其自然之機,合其自然之道,漸人物我兩忘之境。只有中氣存於中,虛靈含於內,方現一片太極原象。

  慢練出真功,活樁有奇效。慢練就是活樁。功夫來自樁功,任何拳術都注重樁功的練習,樁功既是築基功,又是通向成功之途,因此都有一套相應的行之有效的樁功練法。

  站樁是定樁功,慢練是活樁功。太極拳有無極樁,也有太極樁。太極樁就是活樁功,除了有一套活樁功的練法外,慢練也是活樁功。

  太極十三勢即八門五步功,根據太極易變之理,八卦由五行而生。八門手法即八門勁須以五行五步為基礎。所以,慢練活樁功即使樁步穩固、沉重如山,而又虛實靈換,五行自如,則八門手法更具威力。

  慢練能養氣,氣以直養而無害,氣以靜養而有益。以平和之心養浩然正氣,以虛靈之心養剛中之氣,氣和而物壯,養生有所賴;氣盈而勁足,拳術有威力。

  慢練有助纏絲功的鍛鍊。意念由內而外地慢慢向周身各部位集散,使外形動作漸漸與心氣相合,則內氣緩緩地向意之所向目標纏繞流注,使氣血周流全身,疏通經絡,並使肌腱、韌帶產生彈簧般的柔韌勁,在慢慢地螺旋纏繞中,意氣神形似彈簧繞卷一般,久久練習即可達到一觸即動的化引進擊的纏絲勁,快觸則快轉,慢觸則慢轉,急緩我皆應。所以,練拳宜慢不宜快,順其自然是法則。

  太極拳靜心慢練就是活步樁

  經常有人問我,你怎麼站樁?***,我不站樁,又問,那太極功夫怎麼練出來?***,就練太極拳。又有人問,你有太極站樁方面的文章,怎麼說不站樁呢?回答,那是為提示自己太極弟子練功用的。誠然,練太極拳之人練拳兼練站樁非常好,能為練好太極拳打下堅實的基本功,也能產太極功夫。這麼好,為什麼說不練?我也承認它好,但是我沒時間,工作之餘僅有的一點時間全用在練太極拳和教徒弟上了。

  其實,練太極靜心慢練就是活步樁。有人會提出異議,如果練拳就是活步樁,怎麼有那麼多人練站樁呢,直接練太極拳不就行了嗎?這要因人而異,還有就是一層功夫一層理。如果你練拳能夠練到中氣充盈丹田,氣沉腳下,逮住了地面反作用力,說明你練拳的效果和站樁一樣,那就沒必要再單獨抽出時間去練站樁了。但對於初學太極拳者來說,練站樁有必要,儘量站站樁,練練基本功。這也是我不練站樁,卻要求徒弟們練站樁的初衷。

  首先,我承認站樁好,我也很羨慕那些擇一仙境站樁採氣的太極同仁。練太極拳站樁就是讓腳下生根,如同建造大樓打基礎。如果基礎不牢固,那麼大樓的結構就不穩定。拳諺也雲:“百練不如一站。”確實,拳以樁為根,樁以拳顯神;樁無拳不靈,拳無樁不穩。重視站樁對於初學太極拳者尤為重要,不要一上來,就急於練推手,先練練樁,扎扎根,穩穩身。要通過站樁增強腿部的力量,使下盤穩固,從而行拳虛實轉換輕靈,練的太極拳姿勢自然就優美。正因為站樁重要,所以我每次教拳時,都提醒弟子們如何站樁。

  現在就此再提示幾點:

  一是站姿要端正。站樁時,先把心靜下來,然後兩腳分開,肩寬或略大於肩寬。兩臂棚的不要過高,以沉肩墜肘、腋下虛空為好。兩腿微曲成弓,弓內有勁,身體下坐,不要下蹲。要注意兩腳尖朝前對稱圓襠,讓氣下沉。頭要自然領起,閉目或眯眼,耳聽身後,易於氣沉。

  二是適當放鬆。放鬆要適當,做到鬆肩、沉肘、含胸、塌腰。這要求上身要放鬆,而下盤要穩固。練太極拳站樁不是越鬆越好,鬆過了就是軟。要以丹田產氣為核心,鬆到節節貫穿,恰到好處為止。

  三是物我兩忘。站樁時不要想雜事煩事,要想就想腰隙,讓氣撐命門。不要刻意為站樁而站樁,最好忘了自己在站樁,進入一種休眠狀態,養氣于丹田,氣沉腳下屬自然,不知不覺長功力。

  其次,說完站樁好,再提行拳妙。我敢肯定,只要練對太極拳,就能產生和站樁同樣的效果。那就要靜心慢練太極拳。靜心慢練相當於樁步練拳,有如下好處:

  一是增加下盤的穩固

  有利於上身放鬆,從而下實上輕;二是腳下生根,逮住地面產生的反作用力,這是行拳的源動力;三是產內氣充盈丹田,加大自身功力;四是練就動中求靜的心理,心靜神寧,行拳內動帶外動,達到內外統一,拳韻優美,拳勢大氣。一是練太極拳心要虛靜。要求氣沉心沉,心態坦然,俗話說把心放在肚子裡。不要想這想那,不要有什麼慾望,不要與人攀比。人們常說做人要低調,練拳同樣要低調,心平氣和。不要爭強好勝,不要圖希什麼,只要能養生就行,除了有好身體,一切皆浮雲。有如此心態,行拳必心靜,旁若無人,拳中卻有人,進入物我兩忘境界。練太極拳宜靜不宜燥,要平心靜氣行拳,順暢轉移虛實,慢慢引動內氣於體內無微不至地執行,行氣如穿“九曲珠”。心虛靜能使意氣勁相合,內外神形合一,拳勢順其自然,得其自然之機,合其自然之道,入其物我兩忘之境,中氣存於丹田,輕靈展於拳上,可現虛靜空靈之象。

  二是行拳宜慢不宜快

  有了靜就能慢,不能靜就慢不下來。慢練就是活樁。前面提到功夫來自樁功,樁功有定步樁和活步樁。太極拳有無極樁和太極樁,而太極樁就是活樁功,慢練相當於活樁功。慢練有利於氣勁下沉,產根勁如樁步穩固,而步穩又讓手法靈活,行拳上下相隨有整勁,沉穩中有輕靈。一套拳從起式到收式,慢慢起,緩緩行,默默止,形似流水,輕若春風。每一勢都要慢,每一式都要定,要慢要沉,要呼氣。慢能感內氣流動,慢能思上下相隨,慢能知內動帶外動,慢能求神氣貫頂,慢能得周身整勁一家,慢能在轉關加快意,快欲轉慢。慢而不滯,快而不亂,緩和均勻。

  三是靜心慢練要選好拳架

  練拳心能不能靜,能不能慢下來,與拳架的高低還有一定關係。行拳下蹲,襠無合勁,架子過低,襠臀低膝,膝跪過腳,下盤無力,託不住上,吃力過大,心意在此,必心不靜,形快而散,面帶難受。因此,練拳時,架子的高低因人而異,因功而異,順其自然。建議年輕的初學者以低架為主,目的練腿勁,加強下盤的穩定。隨著練拳的深入,功力的加強,拳架自然變成中架,再高架,高架更能養氣養生,有同於樁功。對於中、老年人來說,不論練拳處於什麼階段,都不宜採用低架,應以中、高架為宜。而對於功力大的太極高手來說,無所謂架高架低,因為他們有內功,有鬆沉,又有輕靈。不論架高架低,都要符合太極拳規則,無過無不及。只有選對了適合自己的拳架,心才能靜,心態才能坦然,才能靜心慢練太極拳,才能感受練太極拳帶來的美好。

  總之,靜心慢練太極拳不僅能像站樁那樣產功夫,而且還對養生有好處。靜練養精,靜練養氣,靜練養神。靜練為養,急練為傷;慢練為養,快練為傷。靜心寡慾,養精固精,慢練養氣,氣足精足,精足不洩,煉精化氣,煉精化神,還原於身,養生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