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式太極拳的三調特點

  陳式太極拳是太極拳的一個重要分支和流派,文化內涵豐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陳式太極拳鍛鍊有三調的特點

  一、調身練形。

  二、調息養氣。

  三、調心養神。

  調身練形可以調暢氣血,柔筋健骨,疏通經絡,調動內氣執行,通過練形的肢體運動,使臟腑安和,內外協調,整體的功能得到加強。調身作為調息、調心的手段,達到形神統一,意氣相合、形氣相感,使形體內外和諧安舒,順暢通泰。

  調息可以調整陰陽,協調臟腑功能,改善臟腑的血液迴圈。調心是調控心理活動、調整意念,通過意念集中,“以一念萬念”,排除雜念,寧神定志。

  “心主神明”,《靈樞·邪客》說:“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通過調心,使神清氣爽,“主明則下安”。

  慢性前列腺炎多有氣機不暢、氣血凝滯,瘀阻脈絡,腺管堵塞,分泌物瘀積和區域性微迴圈受阻。

  打太極拳要“鬆胯圓襠”,對前列腺疾病有很好的紓緩作用,打太極拳要“氣沉丹田”,太極拳站樁要“意守丹田”,通過“以形引氣”,“以意導氣”,內氣對前列腺進行迴圈不息的反覆按摩,可清除前列腺分泌物瘀積,促進引流,排出穢濁之分沁物。

  記載:“根據在狗身上所做的實驗,在沒有任何刺激的情況下,前列腺的分泌率很低,刺激腹下神經或給予副交感神經***物或膽鹼能藥物則其分泌量增加”。

  太極拳強調放鬆,“鬆靜柔和”,放鬆為第一要義。生理學和心理學等現代科學研究表明人處於完全放鬆狀態時,大腦皮層的喚醒水平下降,交感神經系統有關功能下降,副交感神經系統有關功能上升。

  血氣飽和度增加,血管舒張,血管容積增大,血管通透性明顯改善,末梢血和流量增加,微迴圈得到改善。副交感神經功能加強,還能使胃腸蠕動分泌增強,膽汁分泌增多。

  打太極拳要全身放鬆將面板、肌肉、肌腱、筋膜、關節、內臟以及全身器官、組織都要完全放鬆。身心的放鬆,能紓緩心理壓力,鬆馳神經、調暢情志、解除鬱結,身體上的不適症狀也會隨之消失或減輕。

  太極拳站樁,除全身放鬆,還要意守丹田,再以意導氣經會陰穴至尾閭穴,沿督脈上衝至會穴,內氣沿副交感神經路線執行,內氣迴圈不息地刺激副交感神經,並從丹田經會陰至尾閭,不斷地按摩前列腺。

  增強機體正氣,提高抗病能力和自我修復能力,達到扶正祛邪、化瘀通阻的治療功效。

  太極拳結合中醫原理治腎虛

  從中國傳統醫學角度來說,“上盛下衰”指的是中老年人肝腎兩虧、陰虛陽浮,出現血壓升高、心虛失眠、畏寒怕冷、四肢發涼、食滯便祕等症狀。患者看上去往往是紅光滿面,並無病容。

  然而,由於氣血虛虧,腿腳發軟,行動不便,走路時間一長,易導致足後跟痛、膝關節發硬、腰痠背疼、渾身乏力。中醫認為,人過四十,肝腎易虧,猶如根枯而葉黃。燒水灌肥應從根本著手,滋肝補腎,乃是養生保健的祕訣。

  太極拳常被人們稱作“不流汗”的運動,練習太極拳一般五分鐘左右就會有熱的感覺,這是因為體內的各器髒都隨之動了起來。

  除了服用一些有滋補作用的食品和藥品外,重要的是加強人體丹田部位和下肢的運動。因為人體丹田與命門之間***即小腹部位***,正是人體吸收和氣血迴圈執行化為精血的最關鍵最根本的部位。

  所以增強小腹、腰、襠部位及下肢運動正是促進人體消化吸收和氣血迴圈執行的最基本的環節。腰脊和腿部增強,自然血脈流暢,精神旺盛,長久不衰,從而消除或避免“上盛下衰”諸症。

  太極拳不僅強調肢體放鬆,而且練拳全過程都要求精神放鬆,使大腦抑制與興奮結合,而且它還有利於心態平衡。

  太極拳是現代人最好的養生運動,練習太極拳每天都能給自己“放假”,堅持練習太極拳能讓你有驚人的收穫。

  所以,針對當今生活方式,練習一種或幾種太極拳和太極拳器械是一條非常可靠的健康之路。只要你每天堅持練拳,它就可以使你持久地保持身心健康。

  太極拳呼吸“出腎入腎是真訣”

  如果採用正確的腹式呼吸,就好象撥慢了生物鐘,減少了能量的消耗,延長了能量發揮時間,也就是延長了生命。

  十六代陳式太極拳大師陳鑫曾說“出腎入腎是真訣”,也就是說吸氣呼氣都要經過腎臟部位。具體方法是,人們在練習陳式太極拳和練氣功時,當練功者吸入的外氣,進入體內就收斂入脊背,達於腎。

  太極拳要求做到氣沉丹田,其主要方式是腹式呼吸,增加人體的氧量,增加氧量對肌膚對腎臟都有很大的好處。

  兩腎向身體背後兩側開張,這就是太極拳要求的“氣貼脊背”,的道理,這時可以體會到脊背有發脹和發熱的感覺,這樣不但強壯了腎臟,刺激內分泌,促使體內荷而蒙的再生,改善健康壯態,恢復了人的青年活力,提高了人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陳式太極拳的腹式呼吸方法是吸氣時的輕、呼氣要長,吸氣時同時小腹內收,兩腳十指抓地,湧泉穴要虛。要注意,這與我們生活中的呼吸不一樣,生活中那種吸氣,氣吸到胸中,胸往外挺。

  這個吸入的氣,收斂入脊背時,胸不但不往前挺,而且胸還要隨者吸氣而內收,這對初學者耒講很難掌握,我相信只要用心就沒有攻不破的難關。呼氣時,內氣下行沉入肚臍以下的關元穴,小腹外凸,兩腳掌放鬆,同時小腹也有發脹發熱的戚覺。

  丹田對練功之人來說可是重要的基地,丹田可以顯示出男人的陽剛之氣,男人練習太極拳爆發出丹田的力量,身心變得更健康。

  肚臍以下叄寸的關元穴部位就是武術界常說的“丹田”,關元穴一寸半上邊那個穴位叫氣海,是男人們生長氣息性功能強壯要穴,關元穴下一寸的地方,是中極穴,又叫氣原,屬於膀胱徑的穴位之一,也是足少陰、足厥陰、足太陰叄陰和任脈會聚的地方。

  這叄個重要穴位的部位構成了“丹田”全部位,丹田是產生內氣的源泉,丹田的開合吸引,可促使任督兩脈的溝通,經脈也同時得以貫疏,內氣流轉,通遍全身,腎臟部位有脹熱的感覺。腎為生命之源,強壯身體之本。

  練功的效果好壞,關鍵的問題是腎臟是否隨者呼吸而開合,是否隨者動作的運動而開合。還要注意,隨著動作的快、慢、起、浮,要呼吸與動作的密切配合。

  動作中有連吸,連呼,長吸,長呼、短吸、短呼、輕吸、深呼,吸氣時的輕、呼氣要長,同時面部肌肉放鬆,呼氣時心要虛靜,胸要鬆空,心靜胸才能空,胸空橫膈膜才能下降,左右兩肋才能下沉,氣才能沉至丹田,腹部也自然充實,腎臟也自然放鬆。

  呼氣時使身體下實上虛,上體圓轉自如,盤穩若盤石。呼吸時和動作協調一致很重要。不可猛吸猛呼或憋氣。為了使人們進一步瞭解陳式太極拳的腹式呼吸對人體的作用,下面我結合人體臟腑生理功能,進行綜合分析,太極拳的腹式呼吸可以改善心臟功能。

  臟腑的功能生理變化,它所反映的症狀、體徵也不相同,不同的臟腑有其獨立性的作用,臟腑病因病性之間,又有著相互交織的“縱”“橫”關係,所以病理變化又會相互影響,人體在心血不足,心失所養的時候。

  就會心神不寧,則出現心悸、目眩、健忘、失眠、多夢,男士甚至虛火內熾,口咽乾燥,遺精盜汗。女士甚至淋漓不盡,面色萎黃,倦怠乏力,食少腹脹,各種病症應運而生。

  陳式太極拳的腹式呼吸可以改善了心臟功能,陳式太極拳的腹式呼吸時,膈肌和腹肌的收縮和舒張。使腹壓不斷的改變,如腹壓增高時,腹腔的靜脈受到壓力的作用,把血液輸入右心房。

  反之當腹壓減低時,血液則向腹腔輸入,由於持續的交替,使呼吸運動增加了心臟營養血管的功能,同時也增加心中帶氧量,無形中給身體充了電,加大了血液迴圈,這樣就加強了心臟營養作用,改善了心臟的營養過程,有助於保持心臟血管系統的健康。

  一個經常練習太極拳的人,心率的跳動次數可以降到60次左右,這種由於堅強不懈長期鍛鍊的人而得來的心律減慢,延緩了心臟舒張期,使心肌得以充分休整,促使心肌收縮力加強,輸出量增加,也提高了心臟的工作能力。

  舉個例子,從古至今,人們把烏龜比作長壽的象徵,有些氣功門派也將這種呼吸稱為龜吸法,什麼是龜吸法?就是陳式太極拳的腹式呼吸,烏龜的長壽有兩個特徵,就是呼吸次數少,有很長時間的心臟舒張期,這就是一個人本身能量很大,耗能量又很少。

  這不是長壽嗎!再舉個例子,一個人的銀行存的錢很多,而他平時花的錢又很少,他的錢是不是能用很長時間,如果一個人本錢又少,花得錢又多,那麼是不是馬上就會消耗完,這就告訴大家一個道理,人要平時就儲蓄健康。

  不要等有病了才去看醫生,一定要在沒病時就加以預防。

  擴大肺活量,增強肺臟功能肺主要的生理功能是主氣,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人們吸入的清氣,積於胸中,參與宗氣的生成,貫注心臟以運動全身,肺又主宜發,疏通調節水道,宜降以輸導氣與律液,並同時滋潤皮毛。

  太極拳的腹式呼吸,尤其是氣沉丹田,在氣沉丹田時,是胸腔向下擴充套件,本來胸腔的空間大小,是受了脊骨和肋骨的限制擴充有限。

  橫膈向下運動的結果,使得胸腔內部空間得以向下擴充套件,如果肺部呼吸量隨而增加,肺活量也就隨著增加,身體內部所需要的氧氣量也隨之增加。大家都知道,氧氣增加,就好像一個氣缸,由四個缸增加到六個缸或增加到八個缸,氣缸越多,動力就越大。

  由於肺活量的增加,身體內部氣體交換作用健全,新陳代謝的作用加強,血液迴圈作用良好,對於心臟血管系統及呼吸系統,都有直接的非常好的影響,這就是太極拳的內家拳,也就內功拳。

  內功實際上就是練身體內的心肺功能,經常練習能保持心肺功能的正常,才是防止衰老,祛病延年的主要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