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遇之恩的成語典故

  知遇之恩的意思是指給予賞識或重用的恩情。大家瞭解知遇之恩的典故是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閱讀!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

  有一種感激,叫做知遇之恩,古時候很多人因為這樣的感激甚至不惜以性命回報--諸葛亮與劉備、姜子牙與武王、李逵與宋江等等等…

  他們為什麼會如此的感激對方呢?甚至當對方已經衰弱或不在了的時候仍然一心為其謀利、這是為什麼?

  因為當一個人在自己最平凡、落魄的時候還會有一個人真心實意的賞識你、欣賞你並且不嫌棄你信任你、那是多麼寶貴的一份情意?!!

  但看今天,很多人是很難賞識誰的,因為看來看去,別人有的優點可能自己也有,眾人有的弱點,可能這人也有;所以,他也沒什麼與眾不同之處!除了自己就很少能看見他所值得欣賞的人。

  可又轉過來看,李逵張飛可都非什麼善聖之人,卻也鑄就了一時的輝煌,例子實在太多,韓信:本來在項羽手下,可是項羽卻瞧不起他,最終轉向劉邦時卻被重用、劉邦大部分兵馬都交由韓信掌管、後來他也成了大漢歷史裡不可缺少的重要人物!還有商鞅,來到齊國本是齊國之才,卻不被齊君賞識,後來被迫無奈,連夜逃跑,到了秦國,被秦王奉為上賓,大大重用,至此,感恩戴德,一心報那賞識知遇之恩,帶來了古今皆知的商央變法!因為他的改革,致使秦大富大強,亦為秦國統一天下功不可沒之人!

  知遇之恩是多麼的可貴!但今天,就很少有人記住了,有的人即使你曾經常常凡是為他著想,盡己所能的幫助他提供一個可以展現他魅力的舞臺,他也未必感激,不管你為他多麼操勞,多麼擔心,他都不會記住,當你身份比他高的時候,他對你畢恭畢敬,當你失意落魄的時候,他把你忘的乾乾淨淨。所以今天這個世代裡,已經漸漸模糊了這種感激,人,那種感激之情和知遇之義,已經遺忘了!

  此文為我閒時想起一些事,頗有感受,就隨筆寫寫,望勿誤解;天下事我無力干涉,社會事我亦無力帶動,唯一隻勸自己,千萬要做個知道欣賞別人和感激別人的人!!!

  知遇之恩的成語解析

  知遇之恩zhī yù zhī ēn

  [釋義] 給予賞識或重用的恩情。

  [語出]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只因一時知遇之感;不覺為之一哭。”

  [近義] 恩光渥澤 雨露之恩 知遇之感 大恩大德

  [反義] 切骨之恨 血海深仇

  [用法] 含褒義。一般作主語、賓語。

  [結構] 偏正式。

  知遇之恩的成語造句

  1. 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那份決心了,簡直知遇之恩呀,馬騰躍精神為之大振,欣欣然得不行。

  2. 比如說,對於左宗棠,曾國藩有著知遇之恩,但左宗棠一直恃才自傲,出語尖刻。

  3. 若得與大人執鞭墜鐙,願為一卒,以報答大人的知遇之恩,實為萬幸。

  4. 你們這樣做,首先是不能報答先帝對你們的知遇之恩,其次也不能說是為我盡忠竭力。

  5. 廖化感念關羽知遇之恩,也是肝腦塗地,盡心圖報。

  6. 老夫當年不過一村野匹夫,得蒙士誠先主的知遇之恩,才能一展生平夙願。

  7. 臣仰邀皇上知遇之恩,敢不糜骨粉身圖報,繼之以死……

  8. 穆彰阿身任大學士,受累朝知遇之恩,不思其難其慎,同德同心,乃保位貪榮,妨賢病國;小忠小信,陰柔以濟奸回,偽學偽才,揣摩以逢主意。

  9. 我堅信:只要不斷地在社會這個大熔爐中學習,用“心”去面對一切,必然能不斷戰勝自己、超越自己,逐步走向成功!“毛遂自薦求展鴻鵠之志,諸葛盡瘁圖報知遇之恩”。

  10. 一直以來,陳員外對我恩重如山,十年如一日,我對陳家是忠誠的,一定會好好報答陳員外的知遇之恩。

  11. 呂子通面上勃然變色,沉聲慍道:“徐尊主口出此言是為何意?你我都是昔年大周的臣屬,承蒙士誠先主的知遇之恩。

  12. 當年李白流落長安,你我一見如故,你竟以金龜換酒,與我共謀一醉,更謬讚李白為謫仙人,為我四處奔走,極力舉薦,這份知遇之恩,白無以為報。

  13. 第二年春,楊昌浚離蘭州西行,見驛道旁左軍所植柳樹濃廕庇空,聯想到左的知遇之恩,即景生情,遂在嘉峪關前賦七絕二首。

  14. 一旦侍中千秋之後,秦某便與高家再無瓜葛,屆時掛冠而去,也不算對不住侍中的知遇之恩了……

  15. 諸葛亮之所以表態盡忠,是出於他的忠臣本心,感劉備的知遇之恩,即使沒有這句話,他也一樣會盡肱股之力的。

  16. 東翁有所不知,劉大人半月前突然暴斃,而劉大人曾對卑職有知遇之恩,故此不免有些傷懷!

  17. 耿恭出身功臣武將世家,學文習武、光耀門庭、效忠朝廷、報天子知遇之恩等思想伴隨著他成長,最終嵌入他的腦海。

  18. 這種上下級的關係,一直維繫轉業到地方,徐璇對曹祕書長的知遇之恩和提拔之恩始終放在心上,當作人生永遠的真情,一時一刻也不敢忘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