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什麼時候放蒜

  蒜是最常見的配料之一,炒菜放蒜不僅可以調味,還能防病健身。但是也有講究,蒜煮太久容易營養流失。那麼呢?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炒菜放蒜的時間

  蒜能提味,烹調雞、鴨、鵝肉時宜多放蒜,使肉更香更好吃,不會因消化不良而腹瀉。一般都是炒菜前放,有些味道重的菜前後都要放。但是一般最好是菜出鍋時放,再翻炒幾下。因為這樣不會破壞蒜的營養物質。這樣做出菜味道也比較好。時間長了就會發現菜熟的時候再放蒜下去,香味馬上就出來了。

  炒菜放蒜並不是人人合適

  一、眼病患者

  患有青光眼、白內障、結膜炎、麥粒腫、乾眼症等眼疾的人平時最好少吃。中醫認為,長期大量地食用大蒜會“傷肝損眼”,因此,眼病患者應儘量不吃大蒜,特別是身體差、氣血虛弱的病人更應注意,否則時間長了會出現視力下降、耳鳴、頭重腳輕、記憶力減退等現象。

  生活小提示

  除了要少吃大蒜外,得了眼病,最好多吃點養眼的食物。乾眼病的發生與維生素A缺乏有關,應適當多吃動物肝臟、蛋、奶等維生素A含量豐富的食物。此外,胡蘿蔔、西紅柿、菠菜等食物中的胡蘿蔔素或類胡蘿蔔素,也可在體內轉換為維生素A。有些人的眼睛有怕光、愛流淚、視物模糊、容易疲勞等症狀,這與體核心黃素、維生素B1缺乏有關,應多吃豬心、瘦肉、綠色蔬菜、蛋、奶、豆類、魚類、糙米等進行補充。如果得了結膜炎或麥粒腫,要多吃綠豆、黃瓜、香蕉、冬瓜等涼性果蔬。

  二、肝病患者

  很多人用吃大蒜來預防肝炎,甚至有人在患肝炎後仍然每天吃大蒜。這種做法對肝炎病人極為不利,因為大蒜對肝炎病毒沒什麼作用,相反,大蒜的某些成分對胃、腸還有刺激作用,可抑制腸道消化液的分泌,從而加重肝炎病人的噁心等諸多症狀。

  另外,大蒜的揮發性成分可使血液中的紅細胞和血紅蛋白等降低,並有可能引起貧血,不利於肝炎的治療。

  三、部分腹瀉患者

  發生非細菌性的腸炎、腹瀉時,不宜生吃大蒜。如果再吃生大蒜,辛辣味的大蒜素會刺激腸道,使腸黏膜充血、水腫加重,促進滲出,使病情惡化。如果已經發生了腹瀉,食用大蒜更應該慎重。

  四、其他疾病的重症患者

  食用大蒜、辣椒等辛辣食品,有利於健康人保持長久的健康,而對得重病、正在服藥的病人,則有明顯的副作用,不但會使藥失效,還有可能與藥物產生連鎖反應,使病人遭到危險。同時,有可能與藥物產生連鎖反應的辛辣食品有:姜、小茴香。

  蒜的營養功效

  1.抗癌

  國外研究發現,大蒜中的含硫化合物能促進腸產生一種酶或稱為蒜臭素的物質,通過增強機體免疫能力 阻斷脂質過氧化形成及抗突變等多條途徑,消除在腸裡的物質引發腸道腫瘤的危險。但是,尚無法定論究竟需要產生多少這樣的酶才能有效地發揮大蒜的抗腫瘤作用。

  此外,大蒜中的微量元素硒也有一定抗腫瘤功效。

  2.治療陽痿作用

  有科研人員通過兔子及小白鼠的實驗發現,大蒜能刺激雄性激素分泌,並能增加精子數量。現代醫學認為,血液健康是影響勃起功能的重要因素。而現代人常由於不良的生活習慣而導致高血脂等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是勃起功能障礙患者不斷增加的原因。而吃大蒜卻能促進血液健康,改善血液迴圈,從而也有利於改善勃起功能。

  3.抗衰老作用

  推薦吃法:蛋黃大蒜美容抗衰老

  大蒜能促進血液迴圈;蛋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E,能抑制活性酸素,減緩血管與面板老化。兩者搭配優勢互補,既能發揮好的抗衰老作用***血管與面板***,又能對恐寒症的治療或美容產生很多的好處。

  製作過程:在搗碎的大蒜裡拌入蛋黃,然後用文火慢慢煎成。

  5.保護心血管

  流行病學研究結果顯示,在每人平均每日吃生蒜20克的地區,人群因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發生率明顯低於無食用生蒜習慣的地區。

  1***抵抗血栓研究發現大蒜中的精油具有抑制血小板凝聚的作用,達到預防血栓形成的效果。

  2***降低血脂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受試者每日食用生蒜50克,連服6天后血清總膽醇、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含量均明顯低於試驗前的含量。

  3***降低血液粘稠度有多個研究顯示抽菸及酗酒,會使血液粘稠度明顯增加,但如果同時食用生蒜,就會部分抵消這一不良作用。

  4***降低血壓輕度高血壓患者,每天2-3瓣大蒜,高血壓遠離你。每天早晨起食2-3瓣大蒜,可以降低高血壓危害。

  6.豬肉配大蒜

  大蒜配豬肉是個不錯的吃法,消除疲勞、恢復體力。豬肉是含維生素B1最豐富的食物之一。而維生素B1與大蒜所含有的蒜素結合在一起,能起到消除疲勞、恢復體力的作用。

  7.青魚配大蒜

  大蒜加青魚食用,能夠使血液通暢,大蒜能促進魚中蛋白質的消化。鯧魚、秋刀魚、青魚中含有豐富的不飽和脂肪酸,對於降低膽固醇、凝固血小板、溶解血栓有明顯效果,和大蒜一起吃,更有助於血液暢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