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質只是不用提醒閱讀練習及答案

  素質不用提醒,細節雖小,卻關乎民族尊嚴,輕視不得。 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素質只是不用提醒》閱讀練習材料

  在國外看到漢字是親切的,宛若在異鄉看到熟人。澳洲也有很多漢字,其中兩處,我看了,心裡卻至今不舒服。

  墨爾本市至菲利普島的途中有個小動物園,園子蕭條而且破敗。漢字先是出現在一扇小門前,歪歪扭扭地寫著:廁所。與之並列的還有英文與日文。但踏進小門,前行幾步,進入女廁後,英文與日文都不見了,只剩下中文:“手紙用後請扔入桶中,便後請沖水”。真是再普通不過的幾個字了,小學生都認得。主人把它寫好,白紙黑字,貼在牆上,不僅一處。小小的不足十平方米的女廁內竟貼了三處,都在最顯眼的地方。

  這是個文明程度並不高的廁所,我指的是它的內外部建設:低矮、潮溼、幽暗、簡陋、微臭,與我們國內都市稍像樣點的公廁都沒有可比性。然而,就是它,居然還有了嫌棄誰的資格,還如此毫不客氣地反覆提醒前來的人“手紙用後請扔入桶中,便後請沖水”,只用中文提醒。

  無獨有偶,悉尼灣的輪船廁所內,也有中文,也寫著類似的字。

  一個很簡單的邏輯:日本人和其他洋人都懂得上廁所有什麼規矩,他們不需要提醒,而中國人卻是需要的。我第一個反應跟自尊心有關,覺得我們被歧視與侮辱了。但是後來,導遊跟我們講了一個相關的例子:墨爾本一家賓館大堂裡立著垃圾桶,桶分兩層,下面扔廢物,上面一層鋪著細沙,用來掐滅菸蒂。中國人現在來澳洲旅遊的人很多,到處可見黃面板。但中國人進出賓館,路過垃圾桶時,習慣地一“呸”,就將痰吐到那一層細沙上了,而且吐得東一處西一處,黏糊糊地掛在桶的邊沿。主人於是寫了字,漢字,赫然貼到牆上:“請不要往裡面吐痰。”

  如同廁所人人都要上一樣,外國人不是不吐痰,但他們吐在紙上,再把紙揉好,扔進桶的下面一層,如此而已。這樣的舉動並不需要多麼高難度的理解力,更無需任何技巧,卻被我們忽視了。導遊也是中國人,來澳多年,普通話仍然說得字正腔圓。他說:真是不好意思。

  還有誰不好意思呢?我看到餐館裡有同胞舉杯對飲,臉紅脖子粗,嗓門都開放到極點,顯得比任何人都開心與興奮——莫不是也要在一旁的牆上貼起“請勿大聲喧譁”的漢字?我還看到紅燈之下,仍有同胞在眾目睽睽中悠悠過馬路,臉上是旁若無人、理所當然的表情——難道要在路邊牆上也出示“請勿闖紅燈”的漢字?

  國內這樣的提醒比比皆是:公交車上的“請給老人、孕婦讓座”,銀行裡的“請在黃線外等候”,馬路邊的“請勿隨地吐痰”、“請不要隨地大小便” ——就在寫這篇文章時,電視正直播著在株洲舉行的中國與比利時乒乓球對抗賽。女廣播員用清脆的聲音告訴賽場內的觀眾:“請不要用閃光燈,請不要吸菸。”只有中國人需要提醒,且提醒也往往毫無用處,所以,的確應該感到不好意思。很顯然,只有感到不好意思的人越多,無論在國內還是國外,寫在牆上的那些字才會越來越少。

  細節雖小,卻關乎民族尊嚴,輕視不得。

  《素質只是不用提醒》閱讀練習題目

  1.選文說“在國外看到漢字是親切的,宛若在異鄉看到熟人。”但在澳洲也有很多漢字,其中兩處,看了心裡卻至今不舒服。為什麼?請簡析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聯絡上下文,解釋加粗的詞語。

  眾目睽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比比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細節問題上,外國人的做法與中國人有什麼不同?請列舉文段中的例子予以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課文最後一段有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有人說:“細節決定一切。”你怎麼看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學習本文之後,你對“素質”有什麼新的看法?試聯絡生活實際談談應該怎樣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素質只是不用提醒》閱讀練習答案

  1.中文漢字的提醒傷了我的自尊心,我覺得受到了侮辱和歧視。

  2.眾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視著 比比皆是:到處都是。

  3.聯絡上廁所和吐痰兩個事例來談即可。

  4.總結全文。提出希望。

  5.“略”。

  6.“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