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起居護理與養生
生活起居要有規律,不可過勞,亦不可過逸,要做到起居有常。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生活起居養生知識,希望對你有用!
生活起居養生
晨醒賴床五分鐘 人在睡眠時,大腦皮層處於抑制狀態,各項生理機能維持著低速運轉,人體代謝降低,心跳減慢,血壓下降,部分血液淤積於四肢。
早晨醒來後,呼吸、心跳、血壓、肌張力等要迅速恢復常速運轉,會導致交感神經興奮與腎上腺皮質激素分泌,引起心跳加快、血管收縮、血壓上升。
但此時血液變稠,血流緩慢,迴圈阻力加大,心臟供血不足,醒後如果立即下床,最容易誘發心腦血管等疾病,甚至造成意外死亡。
早晨醒來要賴床5~10分鐘。採取仰臥姿勢,進行心前區和腦部自我按摩,做深呼吸、打哈欠、伸懶腰、活動四肢,然後慢慢坐起。稍過片刻,從容地下床、穿衣,使剛從睡夢中醒來的身體功能逐步適應日常活動。
早晨賴床5分鐘,可防止突發心腦血管疾病。
生活起居養生原則
<一>順應自然
人體與自然界是息息相關的,自然界的各種變化,都會影響人的生命活動,人與自然界實際上是一個整體.在這種“人與天地相應”的整體自然觀指導下,順應自然規律就成為對疾病護理和養生的不可違背的基本法則。強調從順應一年四時陰陽的變化規律入手,制定出不同的護理和養生方法。如春夏季節要注意保護人的陽氣不要消耗過分;秋冬時節則應注意防寒以積蓄陰氣。同樣,一日之中人體的生理活動也隨著晝夜晨昏而變化。隨著陰陽之氣的消長,人氣也有著朝生夕衰的規律,從而是疾病出現“旦慧”、“夜甚”的現象。除此之外,氣候、地域和居住等環境改變,也會引起人體生理、病理方面的變化。因此,必須根據四時陰陽的變化規律從自然的角度來進行護理和指導養生。
<二>平衡陰陽
生命活動從根本上說,是陰陽兩個方面保持對立統一相對平衡關係的結果。患病的根本原因,是陰陽失去了平衡。因此,護理疾病和養生,首要的都是調理陰陽,即確保使機體自身和機體與自然界的陰陽保持動態的平衡。應根據人的陰陽偏盛偏衰的具體情況去制定措施,從日常起居、生活習慣、飲食調節、生活和治療環境等各方面貫徹平衡陰陽的思想,以使人體達到“陰平陽祕,精神乃治”的境地。
<三>起居有常
起居有常是指作息和日常生活的各個方面要合乎自然界以及人體生理的正常規律,以使機體陰陽兩方面始終保持在一個平衡的狀態。《素問上古天真論》指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與陰陽,和於術數,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與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乃去;今時之人不然也,以酒為漿,以妄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滿,不時御神,務快其心,逆於生樂,起居無節,故半百而衰也”。
<四>勞逸適度
勞逸適度是指應合理的安排各種活動,包括體力活動、腦力活動和性活動。任何活動均應堅持適中有度的原則,不宜太過和不及。人的體力活動包括勞動和運動。堅持勞動和運動,可以調暢氣機、流通血脈、滑利關節,從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但如勞累過度則影響健康,如所謂“久立傷骨,久行傷經”。過度安逸則易使氣血鬱滯,所謂“久臥傷氣,久坐傷肉”。
<五>慎避外邪
外邪包括風、寒、暑、溼、燥、火六淫和疫癘。任何疾病的發生過程都是正氣與邪氣雙方鬥爭的過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是中醫護理和養生的一個基本原則。
<六>形神共養
人不僅應注意形體的保養而且還應重視精神的攝護,二者不可偏廢。所謂養形,主要指對人的五臟六腑、氣血精液、四肢百骸、五官七竅等形體的攝養應以適當的休息和運動,提供良好的醫療、物質條件來實現;所謂養神,主要指人的精神調養,應以各種方式調節人的情志活動,在精神上為其提供愉快的氛圍,達到怡情快志、心平氣和的境地,保持最佳的精神狀態有利於疾病的康復和健康的維持。
生命中的四個危險時段
1.黎明:一天中,人最危險的時刻要數黎明。研究表明,人在黎明時分,血壓、體溫變低,血液流動緩慢,血液較濃稠,肌肉鬆弛,容易發生缺血性腦中風。調查顯示,凌晨死亡人數佔全天死亡人數的60%。
2.月中:一個月裡.對生命最有威脅的是農曆月中,這與天文現象有關。月球具有吸引力,它能像引起海水潮汐一樣.作用於人體的體液。每當月中明月高掛之時,血管內外的壓力差增大,這時容易引起心腦血管意外。
3.年末:對生命而言,一年中最危險的月份要數12月。調查表明,該月份死亡人數居全年各月之首,佔死亡總數的10.4%。據分析,這與氣候寒冷,環境蕭瑟,人到歲末年關,精神緊張,情緒波動,抵抗力和新陳代謝等因素有關。此時,一些慢性疾病常常會加重,病情變化較大。
4.中年:人的一生,中年是個危臉的年齡段。人到中年,生理狀況開始變化,會出現內分泌失調,免疫力降低,家庭、工作、經濟、人際關係等壓力增大,種種負擔導致中年人操勞,疲憊,此時特別需要注意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