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小說讀後感

  西遊記是四大名著小說之一,讀了之後,讀後感該寫些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讀完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我深有感觸。特別是那刀光劍影、扣人心絃的情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篇文章塑造了四個主要人物,這四個人物形象各有特點、性格各不相同,恰好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這使我不得不佩服作者高超的寫作技藝,也許善於刻畫人物形象便是他的精妙之處。唐僧-誠心向佛、頑固執著,孫悟空-正義大膽、本領高超是妖怪們的剋星,豬八戒-貪財好色,但又不缺乏善心,沙僧-心地善良、安於天命。

  我最佩服孫悟空,第一:他人妖分明;

  第二:孫悟空對唐僧忠心耿耿;

  第三:我喜歡孫悟空機智勇敢戰勝妖魔鬼怪,克服一個個的困難。

  當然,孫悟空也有缺點。他總是認為自己的個人想法是對的。孫悟空還是很調皮,常常搗惡作劇戲弄豬八戒。不過,他們最後還是齊心協力取得了真經。

  我十分欣賞他身上那種叛逆心理,以及他敢於和強大勢力做鬥爭的勇敢精神。

  其次還有:

  唐僧

  以前,在我心中唐僧是一個非常善良,但是善良的卻有點令人討厭的人。就拿《三打白骨精》來說,唐僧輕易相信白骨精而不相信火眼金睛的孫悟空,當我看到這裡的時候我非常的討厭唐僧。

  可是當我第2次看到這的時候,我的想法就不同了,我覺得唐僧不僅善良,而且他還非常虛心接受別人的痛處,他一味的為他人著想,不願意讓別人受到傷害。

  豬八戒

  豬八戒在我心中***以前***是一個貪吃貪玩貪睡,整天無所作為的大懶豬。

  當我第2次看過這本書後,我發覺豬八戒才屬於我們真正的朋友,雖然他是有點小毛病,可是誰身上不有點缺點呢但是在危險的時候,豬八戒還是無微不至的照顧他的師傅,從這就可以看出豬八戒還是在抑制自己的不好的思想,可想他是一個可以把他的缺點改變的人。

  不過豬八戒也挺聰明的,又講手足之情。

  自從孫悟空三打白骨精後,唐僧覺得孫悟空殺生太多,決心趕走孫悟空。還是豬八戒勸唐僧留下孫悟空。可孫悟空還是走了。不久,唐僧被妖怪抓了。豬八戒對孫悟空說師父想他,孫悟空不予理採,豬八戒見硬的不行,來軟的。用激將法把孫悟空請了出來。

  讀了這本書以後,我暗下決心,以後做事要從頭到尾,認真去做,無論結果是成功還是失敗,而且我盡力去完成,也是一種成功,因為我去做了,而且堅持到底了!

  無論什麼事,只要你闖過了一個個阻礙自己的困難,就一定會取得讓你滿意的結果。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只要勇敢的克服眼前的困難,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就一定會成功。

  篇2

  閱過許多古色古香的文學名著,有些如蜻蜓點水一樣很快就忘記了,唯有這一部——《西遊記》依然深深地刻在腦子裡。

  初次接觸《西遊記》,是在牙牙學語的時候,從大人們口中的故事裡。那是一個講唐三藏、孫悟空、豬八戒、沙和尚師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經,一路上披荊斬棘、降妖伏魔,歷盡九九八十一難,終於修成正果的故事。當時的我認為唐三藏代表善良,孫悟空代表機靈,豬八戒代表可愛,沙和尚代表老實。我想,那麼讓我去取也是可以的啊。

  我小時候的想法並沒有錯,可是當我再次重溫,我並不這樣想,我更注重的是它的前因後果——為什麼他們會去取經?為什麼他們能勝利能成功?我想,一定是因為他們是勇敢的。雖然唐三藏給人一種懦弱無能的感覺,豬八戒給人一種貪生怕死的感覺;只有孫悟空和沙和尚才真正算得上是真正的勇敢。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如果他們並不都是勇敢的,那他們還會一起去,一起勝利而歸嗎?是的,只有勇敢才能取得勝利。

  當今世界,勝利已經成為每一個人追求的目標,可是大部分人都只是麻木追求,絲毫沒有注意到勝利者應該是一個怎樣的人。就這樣,膽小怕事的人遇到機會不去闖練,就知道每天把勝利掛在嘴邊,直到離勝利越來越遠;相反,而那些勇敢無畏、勇往直前的人,就算他們不在乎勝利,但他們永遠是勝利的。由此可見,勝利的曙光只屬於勇敢者。

  最近熱播的神魔電視劇《仙劍奇俠傳Ⅲ》裡的主人公景天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他本身只是一個小混混,應該過著與世無爭、混吃混喝的日子;可是他沒有,他選擇了一條別人所認為的“不歸之路”——斬妖除魔。他勇敢,他相信自己,他堅持到底,把連天帝也無可奈何的邪劍仙也消滅了。因為勇敢,他從一個小混混,成為一個救世大俠。

  有人會問:現在的我們只是學生,幹番大事業還是離我們太遠,我們空有勇敢也沒有用?其實,在學習上,我們也要勇敢。不要因為一些作業上的小難題,成績上的小挫折就把自己給打敗了。我們應該用勇敢來應付它們,消滅它們,把它們佔為己有……

  記住,勝利的曙光只屬於勇敢者。只要勇敢,我們就已經向勝利邁出了一大步。

  篇3

  第一次翻開這本書,我就被故事中精彩的片段迷住了。《西遊記》這本書主要講了孫悟空出世、大鬧天空、終於被如來佛壓在五行山下,又描述了釋迦造經,觀音訪僧,魏斬龍,以及玄奘出世等故事後來主要寫孫悟空等人保唐僧西天取經,一路降妖伏魔,走過十萬八千里,前後十四年,歷經九九八十一難,終於取回真金的經過。作品想象豐富,語言生動詼諧,並塑造了極有個性、家喻戶曉的孫悟空、唐僧、豬八戒、沙僧等形象。

  在書中我最喜歡的片段是“整天東遊西逛,每日雲來霧去,行蹤不定,廣交各路神仙,,自由自在極了。”這句話生動形象的描寫了齊天大聖孫悟空整天逍遙自在的樣子。

  《西遊記》是我國古代一部傑出的長篇神話小說,還可以說是一部童話。書中,不管是擁有七十二般變化的孫悟空,懶惰貪吃的豬八戒,還是各顯神通的神仙妖魔,在我們的眼裡都是如此親切,如此可信,如此活靈活現!因此,它極大地激發並發展了我們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是人身上最寶貴的東西,社會的發展和進步,都離不開人類豐富獨特的想象力!

  現在,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孩子們也越來越聰明、懂事。只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自己的時間很有限……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隨著人的長大,頭上戴的“緊箍咒”也就多了。讀一讀西遊記吧,也許你能從這裡面尋找出一點“敢問路在何方”的豪情和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