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釋重負的成語故事
如釋重負四字成語,出自《穀梁傳·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釋重負。”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歡迎大家閱讀。
公元前542年,魯襄公染病身亡,魯昭公繼承了國君之位。但是,昭公手中沒有實權,只是個任人擺弄的傀儡,而季孫宿、叔孫豹和孟孫三卿則手握重權。
時間長了,昭公就對三卿權力過大感到很不舒服,認為自己手中無權實在太難堪了。於是,他想與三卿的反對者私下聯合,共同打擊三卿,奪取權力。季孫宿死後,季孫意如繼續執政。大夫郈孫、藏孫與季孫意如不和,打算將季孫氏除掉,昭公得知後非常高興。
這年秋季,三卿之一的叔孫豹要離開都城辦事,就讓眾家臣管理府上的事情。昭公覺得剷除季孫氏的時機已經成熟,就傳下一道旨意,讓郈孫、藏孫帶領軍隊將季孫氏的府第圍起來,並處死了季孫意如。
叔孫豹的家臣看到季孫意如橫死,不禁起了兔死狐悲之念。他們為叔孫氏長遠利益考慮,決定發動人馬援救季孫氏。昭公的軍隊外強中乾,見叔孫氏大軍殺過來,竟然四散而逃。孟孫氏也覺得三卿一損俱損,也派兵援救季孫氏。郈孫吃了敗仗,向外逃奔,正與孟孫氏的軍隊狹路相逢,被人家抓住殺掉。
昭公見三卿聯合起來,自己的性命難保,只好和藏孫逃到齊國去。因為昭公曆來不體恤百姓,老百姓早就對他失望。現在他逃往外邦,百姓並不為他擔心,反而覺得自己身上的負擔有所減輕。
如釋重負的成語解釋
好像放下了重擔。常用來比喻人在解除負擔後的愉快心情。釋:放下。負:負擔、擔子。
◎故事出處
《穀梁傳·昭公二十九年》:“昭公出奔,民如釋重負。”
◎出處譯文
昭公逃亡後,老百姓感覺就像是放下了重擔一樣。
▸ 如釋重負的典故
最近訪問
- 如釋重負的成語故事
- 網際網路創業專案策劃書方案案例
- 香蕉不能什麼食物一起吃
- 比較搞怪的網名
- 英語四級作文練習帶範文
- 關於父親節的優秀現代詩歌
- 甲狀腺形成的原因
- 對諾曼底登陸的評價怎麼樣
- 何不憶南柵現代優美散文欣賞
- 半歲嬰兒睡覺時啼哭是什麼原因
- 金蟬養殖未來發展前景怎麼樣
- 如何寫接收函
- 把錢存在餘額寶有風險沒有
- 預防校園暴力黑板報素材
- 中小學生美術教案素材作品
- 比較出名的奶茶品牌
- 一些關於名人的格言精選
- 幼兒園小班教師學期末評語範例
- 清除白色汙染建議書
- 很經典的唯美傷感語句_超唯美的傷感句子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