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如何健康養生

  眼下又近春節了,各家各戶總少不了美味佳餚,一些人就大吃大喝,過足口隱。但這種做法忽略了飲食均衡。那麼,春節期間如何吃出健康呢?下面小編馬上就告訴大家吧

  春節吃出健康的方法

  關鍵詞1:油膩

  肥肉、油脂和甜食,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可增添膳食的風味,因而在節日的餐桌上一直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一些人平素飲食比較清淡,但節日期間放鬆控制,這三者吃得過多,從而引起能量、脂肪和膽固醇等攝入量較平時顯著增高,結果使飽腹感增加,感覺“膩”,影響食慾,還可能引發或加重高脂血症、冠心病、脂肪肝和肥胖症等。

  如某餐進食了油炸食物***如油餅、油條、炸糕、炸肉等***,下一餐儘量吃清淡以平衡之。此外,也可在飯後一小時飲用烏龍茶,可幫助消化,解油膩。

  關鍵詞2:夜宵

  節日期間,如果偶爾熬夜一次,人體可以自行調整過來。但如果連續熬夜,可在晚上12點左右適當加一次餐。夜宵選用一些易於消化的食物,包括牛奶、酸奶、水果、餅乾、烤麵包片等,吃些熱水餃也是好選擇。但是,有人午夜進食韭菜餡餃子有可能引起腹脹等。應注意的是,各類奶油甜點、油炸食物等不宜用於加餐。

  關鍵詞3:暴食

  很多人平素已接受並遵循了“食不過飽”的飲食原則。然而,節日期間,免不了各種應酬,進食量往往在不知不覺中增加。一次性攝入大量富含能量、蛋白質、脂肪和糖分的食物,不僅會使其中的大部分營養素***如蛋白質等***無法被充分吸收,而且造成浪費,還可引起急性胃擴張,誘發急性胃腸炎、急性胃潰瘍穿孔,甚至誘發心臟病、急性胰腺炎等。對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症等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和兒童等,則可造成更大的傷害。可以說,暴飲暴食是節日期間飲食衛生的第一大忌。對應策略是:少量多餐,每餐八分飽。

  關鍵詞4:食鹽

  一些人長期處於“高鹽”飲食狀態下,對“鹹”的感覺功能逐漸減退,口味越來越容易偏鹹,春節期間尤甚。

  每日攝取鈉鹽過多,易造成血壓升高。一般每人每日攝入食鹽總量以不超過6克為宜,對伴有高血壓、高血糖、心臟病、糖尿病者,更需限制到4克以下。

  過年飲食的技巧

  1、過年飲食的技巧有蔬菜不可少

  家庭餐桌上越來越豐盛,到了春節更是頓頓離不開魚肉葷腥。然而,市民卻常感覺到疲勞倦怠、胃腸脹氣。其實,市民不妨多吃一些蔬菜,便可以解除這些身體危機。

  2、過年飲食的技巧有品種巧搭配

  菜餚品種繁多是春節飲食的特點。在安排節日飲食時,應該在注重色、香、味的前提下,力求葷素搭配,涼熱調理,幹稀中和。

  3、過年飲食的技巧有肥膩少而精

  春節膳食肥而膩是傳統特點,現代飲食方式應力爭改變大魚大肉集中食用的習慣。葷食的選擇應少而精,製作要淡而美。如肉食應選擇平時不常吃的兔肉、豬蹄、雞爪等,既新鮮可口,又美容健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