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塑的製作方法文化價值和基本技法有哪些

  中國泥塑藝術,早在原始社會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泥塑的文化可謂博大精深。現在,小編來告訴你泥塑的製作方法和文化價值。

  泥塑的製作方法

  泥塑的基本用料

  泥土需精心準備,一般選用帶些粘性又細膩的土,經過捶打、摔、揉,有時還要在泥土裡加些棉絮、紙、蜂蜜等。

  泥塑的模製

  一般分為四步:制子兒、翻模、脫胎、著色。制子兒就是製出原型,找一塊和好的泥,運用雕、塑、捏等手法,塑造好一個形象,經過修改、磨光、晾乾後即可,有些地方還要用火燒一下,加強強度。翻模就是把泥土壓在原形上印成模子,常見有單片模和雙片模,也有多片模。

  脫胎

  就是用模子印壓泥人坯胎,通常是先把和好的泥擀成片狀,然後壓進模子,再把兩片壓好泥的模子合攏壓緊,再安一個“底”,即在泥人下部粘上一片泥,使泥人中空外嚴,在胎體上留一個孔,使胎體內外空氣流通,以免胎內空氣壓力變化破壞泥胎。最後一道工序是著色,素有“三分塑,七分彩”之說。一般著色之前先上一層底色,以保持表面光潔,便於吸收彩繪顏色,彩繪的顏料多用品色,調以水膠,以加強顏色附著力。

  泥塑的文化價值

  中國泥塑藝術,早在原始社會的河姆渡文化遺址中就發現了。最新出土的一尊年代久遠、形體完整的彩塑泥獸,據專家考證為春秋早期的珍貴文物。中國雕塑藝術的發展約在公元前四七五年以後,秦漢雕塑出現了渾厚、樸拙、流動的風格—像秦《秦始皇兵馬俑》和漢《霍去病墓》,它們表現了大氣磅礴、樸拙含蓄的藝術造形。

  兩漢以後由於佛教的傳入,人們因響往樂土而大興寺院、石窟,於是出現了大同雲岡、洛陽龍門、敦煌、麥積山等佛崖。公元七至九世紀的隋唐時代是中國古代雕塑藝術發展的鼎盛時期—敦煌、麥積山的泥塑大佛,唐十八陵石刻,洛陽龍門石佛都體現了精美的藝術造型。

  從五代十國一直到清末,隨著城市工業經濟的發展,作為造型藝術的雕塑逐漸走向世俗化。盛唐時期的雕塑和繪畫已不多見那些大的菩薩像。「經變」題材的雕塑和繪畫日見增多。

  泥塑的基本技法:雕製法、塑製法***捏製法***、脫胎法***翻模法***

  ***一***大泥,也就是泥胚,山西用的泥大都是紅土,紅土的特性是黏度大,雖然不如我們現在用的好造型,但不易裂。和泥時在裡面加上頭天泡好的稻草,草要剁成15、20、25cm不等長度,這樣可以增加泥的韌性,也利於泥的整體收縮。這層泥只用把大型確定出就可以,不用具體塑造。上完大泥後釘上胳膊的架子,在纏草繩上泥

  ***二***在第二層泥在第一層泥快乾但還沒太硬時上,這層是加稻殼的泥,這時開始造型,頭、面部特徵、服飾衣紋等,可以具體塑造。

  ***三***用加了沙、棉花的細泥深入塑造,把前一層上泥時沒能做完整的形體做的飽滿起來,泥、沙和棉花的比例是1:1:1,這樣可以減少表面的裂紋,還便於最後完成時的壓光。傳統雕塑最終要上色,所以表面要非常光。但由於時間的原因的關係,我們把第二、三步合併成一步,直接用細泥造型了。這樣一件泥塑就基本完成了。聽師傅講等泥完全乾了後,用細泥把塑像上的縫補好,再刮膠上膩子,一層一層,直到表面完全光了為止,再在上面貼一層高麗紙,以便上色。古代用礦物質顏料,而現今用的是油漆,效果鮮豔但我卻實在不敢恭維。做塑像時要做的“狠”一些,比如眼角嘴角等地方要刻意做深,因為刮膩子、貼紙上色都會使原先的形體減弱模糊,如果泥塑形體做的正好,那上完色後整個形體的力度就比以前弱。而且在特定光線下,形體做深後會產生光影,增加整體效果。

  泥塑的保養方法

  導致古代泥塑破損的原因很多,有人為因素損壞和自然因素損壞。

  1、自然因素就有潮溼的影響,水溶性鹽類及支撐內部結構的變化,

  微生物的生長,物理氣候***通常指溫度和溼度***的變化,日晒、雨淋以及風沙的侵襲,大氣汙染物的作用等等。此外,不正確的修復方法以及使用了一些不適當的修復材料,也往往會加速泥塑的變質。

  2、泥塑常見的病變現象主要有空臌、剝落,酥粉、龜裂起甲、起泡、脫膠掉皮、畫面褪色、變色及汙染***黴斑、昆蟲屎斑、煙燻等***。 泥塑長期儲存下去,重要的是創造良好的保護環境。防止病變的發生比治理病變更加重要.只有徹底地消除、產生病變的根源,才能從根本上保護好泥塑。

  3、泥塑的保護重要的還是控制好溼度。因為潮溼是使壁畫產生病變的最危險因素。建築物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條件,這對於儲存泥塑的完整性有很大意義。牆壁要注意保持自然通風,建築物內空氣要保持清治、乾燥,建築物的附近不應當有叢生的雜草.在儲存壁畫的環境內,溫度和溼度要適宜,並且比較穩定,上、下變動不能過烈.只要能做到這點,黴菌和其它微生物也就難以生長和發展。

  4、要避免光的影響,絕對不許陽光直射到泥塑上。倘已排除了過量的潮氣,一般講在暗處儲存較為有利.最好採用人造光源照明,這樣便於控制照明度,更有效地消除光線對泥塑的損害。要防止灰塵、煤煙以及各種有害氣體對泥塑的危害. 作為個人收藏的中小泥型塑,也應遵守以上保管事宜。

  泥塑非物遺產

  天津“泥人張”

  申報地區或單位:天津市

  天津泥人張作品

  天津“泥人張”彩塑是清道光年間發展起來的,自張明山先生首創,流傳至今已有180年曆史。泥人張彩塑具有鮮明的現實主義藝術特色,能真實地刻畫出人物性格、體態;追求解剖結構,誇張合理,取捨得當;用色敷彩,典雅秀麗。泥人張彩塑適於室內陳設,一般尺寸不大,約40釐米,可放在案頭或架上。它所用的材料是含沙量低無雜質的純淨膠泥,經風化、打漿、過濾、脫水,加以棉絮反覆砸揉而成的“熟泥”。經藝術家手工捏製成型,自然風乾,再施以彩繪。

  無錫彩塑

  江蘇省無錫市無錫彩塑相傳已有400年的歷史。經藝人世代藝術實踐,創造出享譽世界的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品類豐富,分為粗貨、細貨兩大類。粗貨又稱耍貨,主要以吉祥祈福為題材,採用模具印坯,手工繪彩,其造型誇張,線條簡拙,整體豐碩稚胖,彩繪用筆粗放,色彩對比強烈。主要供兒童玩耍。細貨是以手捏為主塑造藝術形象。內容大多以戲劇題材為主,故稱手捏戲文。也捏佛像和反映現時生活的作品。一件作品從腳捏起,從下到上,由裡到外,分段組合,一氣呵成。在彩繪上則以細膩的筆觸,從頭到腳,從人物表情到衣服褶襉作精緻的描繪。手捏戲文再現了戲劇演出的典型場景,突出戲劇人物的瞬間神態,造型生動,色彩豔麗悅目,裝飾精美,歷久不衰。是人們家居的裝飾品和送禮的佳品。

  惠山泥人

  惠山泥人產生的時間很早,無從可知其確切時間了。一到農閒季節,幾乎家家都作泥人,自古有"家家善塑,戶戶會彩"的說法。每逢過年,在廟會和集市上,人們託個盤子,盤子裡放著自己作的泥人到處叫賣,這也是農家的一份收入。在清代,惠山有袁、朱、錢等姓的專業作坊。彩塑師王春林製作五盤泥孩兒進獻,得到清代乾隆皇帝的讚賞。清同治到光緒年間,出現大量戲劇為題材的戲文泥人,這也是惠山泥人歷史上最昌盛的時期。這一時期,惠山有作坊、店鋪四十多家,專業匠師三十多人。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壽時,地方官把一套大型手捏戲文泥人《蟠桃會》供奉內廷,從此惠山泥人成為貢品。

  惠山泥人有粗貨、細貨之分。粗貨為玩具,用模具翻制,大批量生產;細貨手捏而成,製作精細。題材多為戲曲人物,或祈福避邪的春牛、老虎、大阿福、壽星等。惠山泥人造型豐滿、簡練,誇大頭部,著重刻畫表情。匠人特別重視彩繪,有所謂"三個坯子七分畫"之說。常用的色彩有大紅、綠、金黃、青等原色,對比強烈,主次分明。如果說泥人張的作品清新雅緻,那麼惠山泥人則鮮明豔麗。 惠山傳統彩繪中必須做到“新、清、齊、爆”四字訣:

  新:是抓住人的視覺的第一印象,色彩要新鮮,明快醒目,要“落臺鮮”,不能“落臺蔫”。意思說一臺泥人作品至少數十件***套***,彩繪結束時,滿臺泥人鮮明光亮,欣賞者看了會喜歡。

  清:一是指清爽、乾淨,在畫的過程中保持清潔;二是指用色要純。要求十分嚴格:“紅要紅得豔”;“黃要黃得鮮”;“藍要藍得純”;“白要白得淨”。要保持色的明度;使人感到明朗爽快。用筆乾淨,不邋遢。

  齊:是指筆法整齊,“直線要直,曲線要活,線界要清晰”;“落筆如飛,厚薄均勻”。圖案紋樣疏密得當,簡潔得體。

  爆:是指用色強烈的意思。因為泥人本身體積小,泥坯的內結構起伏變化不大,因此要求在色彩上調子大膽強烈,底色採取原色對比,以引人注目。

  惠山泥人的手捏技藝與彩繪裝飾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關係。而在色彩上,惠山泥人也有自己一套完整的表現方法。

  首先要處理好圖案紋樣與底色的關係:“遠看顏色,近看花”,既有大的色彩效果,又經得起近看,區域性不影響整體,底色與紋樣相互襯托。圖案紋樣要做到“少裡看多,多裡看少”。即妙在多而不亂,達到細細品賞、有看頭的藝術效果。

  再說手捏戲文中常用的圖案花樣,不是按照舞臺戲服原樣搬抄的。在不失人物角色身份的前提下,基凋色不變,衣服上的圖案紋樣則是隨意發揮,“所以很多藝術家在空閒時喜歡賞花、種花、養貓、喂鳥。這些愛好可以很自然地融化到作品中去。”趙館長介紹道。例如大師王錫康的《說書女》,捏的是位民國初的女性,梳著螺旋型的髮髻,手抱琵琶,身穿淺綠底、粉色月季花的上衣,下為雪青褲,配上墨綠色的袖口衣襟邊,桌上是一盆蘭花和梅花,臺桌前掛著大紅花配黑邊水波紋的檯布,流露出南方清雅明靜的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