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布之死的經過精彩內容解析
呂布以三國第一武將出現併成為一個有勇無謀且不忠不義的形象,經歷了複雜的歷史演變過程。呂布最後是怎麼死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呂布之死的經過,歡迎大家一起來分享!
呂布之死的經過
呂布,字奉先,五原***今內蒙古包頭市***人,三國時代的著名武將。在民間對他評價為“人中呂布,馬中赤兔”和“三姓家奴”。 呂布曾奉幷州刺史丁原為義父,在其麾下任騎都尉、主簿。漢靈帝死後丁原進京與大將軍何進勾結,把持朝政,併為執金吾。董卓入京,暗中收買呂布,令其誘殺丁原。董卓得勢後收呂布為義子,任中郎將,封都亭侯。
董卓脾氣暴臊,與呂布的“父子情誼”其實甚為薄弱。1***,在司徒王允的挑撥下,呂布誅殺董卓。王允在事成後封呂布為將軍,假節鉞,儀比三司,進封溫侯,故呂布又稱“呂溫候”。史書記載呂布與董卓婢女有染,其名不詳——但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該婢女名貂蟬,是王允的義女,及後更成為呂布之妻。
董卓死後6個月,舊部攻入京城。呂布戰敗,攜妻倉皇出逃。呂布出京後曾先後投靠軍閥袁術、袁紹、張楊、張邈、劉備等。與當時的另一大軍閥曹操多次作戰,由於呂布的驍勇善戰,數次打敗曹操。漢建安三年,曹操部隊攻打呂布的根據地—小沛,由於呂布剛腹自用,不聽謀士陳宮的建議,導致部下侯成、宋憲、魏續反叛。當時呂布與其麾下登上白門樓,曾命其左右取下他的首級去見曹操,但是左右不忍,於是下來投降曹操。投降後呂布請求曹操留用而免死,劉備卻提醒曹操呂布為人無信,多次背叛,最後曹操將呂布縊死。
當呂布為曹操所擒,命在旦夕之時,呂布曾向曹操建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呂布自視甚高,有不把天下諸侯放在眼裡的傲氣。在不經意中說出,他欲為朝廷重臣,助操平定天下。對呂布的這番話,“太祖有疑色”《三國志》卷七《呂布傳》。,說明曹操頗有幾分贊同。
由此也可以看出。儘管呂布為人多變而無謀,但也有不少可取之處。例如,他戰敗後,手下大將高順等不降,陳宮慷慨赴死,說明他頗得人心。當曹操兵圍下邳城時,“布與麾下登白門樓。兵圍之急,布令左右取其首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資治通鑑》卷六十二。從“左右不忍”這四個字,可以看出呂布和部下的關係是融洽的,否則當此危急關頭,手下人何不賣主,將呂布的人頭獻給曹操,以獲取榮華富貴。
呂布他相信曹操會需要他這樣的豪傑來平定天下。呂布對操言道:“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可見其在言辭間還是有一股霸氣。
其實,曹操本不想殺呂布,才問了劉備。劉備為何主張殺呂布呢?呂布曾奪取劉備的地盤,有心報復是為其一;劉備擔心如果呂布為曹操所用,則使曹操如虎添翼,對自己以後的發展形成更大的威脅,是為其二。
呂布為何會失敗呢?從主觀上看,呂布行事優柔寡斷“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黨”。部將高順忠心耿耿,呂布不能用;謀士陳宮屢出奇策,呂布不肯信,這是導致呂布敗亡的致命傷。從客觀上來說,呂布一直都是搶佔別人的底盤,沒有建立自己的割據勢力,也沒有好好經營,是以根基不穩,實力不夠。
總體來看,呂布為人性格直爽,不拘小節,頗得人心,有容人之量,又無割地稱王之野心。其一生行事並無大惡,從未有過類似於曹操的屠城坑卒殘暴之事。所以個人認為陳壽作出的呂布“輕狡反覆,唯利是視”的評價並不十分公允。漢末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混戰,他們之間只有利益,沒有誠信。見利忘義、反覆無常者多矣,豈獨呂布哉!劉備、張繡、馬超、公孫淵等哪一個不是朝三暮四、反覆無常。與他們相比,呂布缺乏的僅是權術和戰略眼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三國名將之中,單論武勇,無一人能和他呂布抗衡。可是如此一位天下無雙的悍將,最終卻下場淒涼,呂布之死可悲可嘆。
呂布是被誰殺死的
劉備為何主張殺呂布呢?一是呂布曾奪取劉備的地盤,備當然懷恨在心;二是劉備擔心如果呂布為曹操所用,則使曹操如虎添翼。劉備最大的敵人是曹操,當然不願看到曹操勢力的強大,對自己以後的發展形成更大的威脅。
王之野心,而只是企圖割據一方,作一個諸侯罷了。例如,他答琅玡相蕭建的一封信頗能說明其抱負。“***呂***布與***蕭***建書曰:‘天下舉兵,本以誅董卓耳,布殺卓,來詣關東,欲求兵西迎大駕,光復洛京,諸將自還相攻,莫肯念國。……莒與下邳相去不遠,宜當共通。君如自遂以為郡郡作帝,縣縣自王也!昔樂毅攻齊,呼吸下齊七十餘城,唯莒、即墨二城不下,所以然者,中有田單故也,布雖非樂毅,君亦非田單,可取布書與智者詳共議之。’”《三國志》卷七《呂布傳》注引《英雄記》。從中可見,“郡郡作帝,縣縣自王”乃當時的實情,但呂布並不想割據稱王,這和曹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確實非常相似,操曰:“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當然,呂布所擁有的地盤和政治軍事實力並不能同曹操相比,但他其時身為徐州牧,也是一方諸侯,其勢力並不遜於袁術。而且袁術稱帝時,呂布“止之,而使不通章”同上。。這說明呂布的理想是做個漢朝的臣子,並無不臣之心,而且他還力圖恢復漢朝一統天下的局面。
當呂布為曹操所擒,命在旦夕之時,呂布曾向曹操建議:“明公所患不過於布,今已服矣,天下不足憂,明公將步,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呂布自視甚高,有不把天下諸侯放在眼裡的傲氣。在不經意中說出,他欲為朝廷重臣,助操平定天下。對呂布的這番話,“太祖有疑色”《三國志》卷七《呂布傳》。,說明曹操頗有幾分贊同。
呂布的為人亦有不少可取之處。可以說,還是深得部下愛戴的。例如,他戰敗後,手下大將高順等不降,陳宮慷慨赴死,都說明他頗得人心。當曹操兵圍下邳城時,“布與麾下登白門樓。兵圍之急,布令左右取其首詣操,左右不忍,乃下降”。《資治通鑑》卷六十二。從“左右不忍”這四個字,可以看出呂布和部下的關係是融洽的,否則當此危急關頭,手下人何不賣主,將呂布的人頭獻給曹操,以獲取榮華富貴。呂布在大難臨頭之際,“令左右取其首詣操”亦足以說明他並非貪生怕死之徒,不然就先降了曹操,何必要左右取自己的首級呢。至於他後來“下降”,是他相信曹操會需要他這樣的豪傑來平定天下。呂布對操言道:“令布將騎,則天下不足定也”,可見其在言辭間還是有一股霸氣。
其實,曹操本不想殺呂布,“布縛急,謂劉備曰:‘玄德,卿為坐客,我為執虜,不能一言以相寬乎?’太祖笑曰:‘何不相語,而訴明使君乎?’意欲活之,命使寬縛”。《三國志》卷七《呂布傳》注引《獻帝春秋》。但劉備卻在旁言道:“明公不見布之事丁建陽及董太師乎。”《三國志》卷七《呂布傳》。劉備為何主張殺呂布呢?一是呂布曾奪取劉備的地盤,備當然懷恨在心;二是劉備擔心如果呂布為曹操所用,則使曹操如虎添翼。劉備最大的敵人是曹操,當然不願看到曹操勢力的強大,對自己以後的發展形成更大的威脅。曹操一向主張唯才是舉,善於選拔人才,再加上“操之馭將,自古少有”《三國志》卷五十二《諸葛瑾傳》。如果操不殺呂布,讓其為己效力,也許會使呂布成就一番功業。
呂布為何會失敗呢?我認為有主客觀兩方面的原因。從客觀上看,呂布盤踞的徐州地區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政治、軍事鬥爭錯綜複雜。自曹操為父報仇,大肆屠戮徐州士民後,長期的戰亂使徐州的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缺乏鞏固的根據地及可依靠的後方,制約著呂布集團力量的發展。從主觀上看,呂布行事優柔寡斷“而多猜忌,不能制御其黨”同②。部將高順忠心耿耿,呂布不能用;謀士陳宮屢出奇策,呂布不肯信。高順常諫呂布:“‘凡破家亡國,非無忠臣明智者也,但患不見用耳。將軍舉動,不肯詳思,輒喜言誤,誤不可數也。’布知其忠,然不能用。”《三國志》卷七《呂布傳》注引《英雄記》。陳宮被俘後也對曹操說:“但坐此人***指呂布——筆者注***不從宮言,以至於此。若其見從,亦未必為擒也。”《三國志》卷七《呂布傳》注引《魚氏典略》。二人的確說出了導致呂布敗亡的致命傷。
總體來看,呂布為人性格直爽,不拘小節,頗得人心,有容人之量,又無割地稱王之野心。其一生行事並無大惡,從未有過類似於曹操的屠城坑卒殘暴之事。所以我認為陳壽作出的呂布“輕狡反覆,唯利是視”的評價並不十分公允。漢末天下大亂,群雄割據混戰,他們之間只有利益,沒有誠信。見利忘義、反覆無常者多矣,豈獨呂布哉!劉備、張繡、馬超、公孫淵等哪一個不是朝三暮四、反覆無常。與他們相比,呂布缺乏的僅是權術和戰略眼光,所以才最後落得個身敗名裂的可悲下場。
呂布——“三國第一猛將”簡介
呂布是三國時期的一大英雄人物,人稱“馬中赤兔,人中呂布”。他和他的坐騎赤兔馬都曾是那個風雲變幻的時代人們心中的尤物。但是呂布的命運並不太好,他的一生在三國曆史的天空像一顆流星一樣劃過,並沒有最終成就一番事業。不過,由於他的出現,對當時的政治和軍事格局產生了重要的影響——製造了三國曆史發展過程中的三大變局。由於小說《三國演義》及各種民間藝術的影響,呂布向來是以“三國第一猛將”的形象存在於人們的心目之中。
呂布有著非常勇武的性格,可是他又無謀而多猜忌。初為丁原部下,後殺丁原而投董卓,認其為父。遷中郎將,封都亭侯。董卓暴虐,曾因小事失意,拔手戟擲布。布與卓侍婢私通,恐事發覺,心亦難安。時司徒王允與僕射士孫瑞密謀誅卓,用連環計使呂布殺了董卓,得到了美女貂蟬。王允以布為奮威將軍,儀比三司,封溫侯,共秉朝政。
呂布是一個有魅力的人,在亂世之中也佔據一席之位,這也說明他的能力。但是可惜的是他雖然有諸如陳宮、張遼等名臣名將,卻始終不能發揮他們的作用,這也歸結為他性格中有剛愎自用的一面。呂布更是一個愛家愛美人的人,他原可以逃出白門樓之難,但是為了家人,為了貂蟬,他放棄了,這也側面表現出他顧家的一面,卻不是一個在亂世中稱雄爭霸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