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評價語錄經典
***優秀篇***
1. 一個人認為自己重要的背後,其實是他心靈深處沉甸甸的責任意識。
2. 當人們的生存需求得到充分的保障以後,著眼於心靈和精神層面的激勵可以讓他們獲得更大的前進動力。
3. 我的願景對你並不重要,唯有你的願景才能夠激勵自己。
4. 領導者的最終工作就是播種希望。——鮑伯·加爾文
5. 塑造學生,成就自我。
6. 學生的成長固然需要教師的引領,歸根結底是學生自己在成長,我們永遠無法替他們去成長。
7. “管教式”的教育,學生處在被動的狀態,學到了知識卻失去了自我。
8. 教學大綱、教科書規定了給予學生的各種知識,但是沒有規定給予學生最重要的一樣東西,這就是幸福。我們的教育信念應該是培養真正的人,讓每一個從自己手裡培養的人都能幸福的度過自己的一生。 ——蘇霍姆林斯基
9. 素質教育和考試成績並不是水火不容的,當一個孩子的素質真正得到全面的發展和提升之後,考個好成績應該是水到渠成、自然而然的事。
10. 我們給學生創造的“第一次”的機會實在是太少了,許多學生只好到社會上再去完成人生的“第一次”。這是教育的失職!
11. 體驗,只有體驗才能有自己的思考。
12. 不佔用學生的自主時間是尊重學生的最基本的要求。
13. 世界上沒有任何一樣東西是沒有一點用處的。我們認為它無用,只是我們不知道活用他們的方法而已。黃金這東西對小貓來說是一點用也沒有的廢物,但對於熟知他的用途的人類來說乃是人世之大寶,用人更是如此。——松下幸之助
14. 一種真正科學有效的符合人性的制約應該既能約束人又能夠解放人。它約束的知識對事業不利的行為,解放的是人的創造精神和積極性。
15. 不要用成年人的是非觀念來判斷學生,不要輕易用道德的標尺來衡量學生。在教師的心目中,不應該有壞學生,只可能有心理不健康的學生。因為,如果你討厭你的學生,那麼你的教育還沒有開始,實際就已經結束了。
***精選篇***
1.對於一個成長中的學生來說,失敗固然是成功之母,可失敗多了就成了成功的“後孃”。所以我們更加堅信:成功更是成功之母。
2. 增加評價的尺子就能讓更多的學生體驗到成功,從而使他們做一個好學生的願望得到滿足;這些心理對他們取得新的成績又起到了進一步的推動作用,從而形成了一個良性迴圈。
3. 每一個學生的成功都必然充滿了個性,每一位學生的發展也必然有各不相同的道路。
4. 認為素質教育就是把學生的一切成績全封閉起來,讓學生既不瞭解別人的成績,也不清楚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這也是不負責任的態度。
5. 批評學生一節課不需要備課,而表揚學生一節課,哪怕備一週課都難以辦到。
6. “好讀書”也就是廣聞博覽,正是學好用好語文的必由之路。
7. 課外閱讀,用形象的話來說,即使思考的大船藉以航行的帆,也是鼓帆前進的風。沒有閱讀,就沒有帆也沒有風。閱讀就是獨立的在海洋裡航行。——蘇霍姆林斯基
8. 渴望成功首先要不怕失敗,其實在生活當中,不怕失敗比渴望成功更為重要。
9. 每一個學生都有與眾不同的興趣特長,尊重學生的個性特長也就意味著為學生提供自由廣闊的發展空間,也就意味著孩子的精神生命能夠自由的呼吸。
10. 一個人的真正品格可能是在重大的時刻或緊要關頭才能表現出來,但它卻是 在無關緊要的時刻、在瑣碎的日子裡形成的。
11. 你的管教目的應該是培養一個能夠自治的人,而不是一個要讓別人來管理的人。——斯賓塞
12. 教育必須從細節入手,然後才能塑造出注重細節的學生。
13. 最好的教育應當是著眼於孩子一生髮展的教育,應當是關注孩子心靈的教育,應當使師生感受到自由幸福和快樂的教育。
14. 如果把考試僅僅定位在評定優劣上,考試就必然成為一個教育怪胎。
15. 著眼於量的考察,著眼於知識的考察,永遠擺脫不了教學與考試的惡性迴圈。
***簡短篇***
1. 一項面向未來的教改,一項著眼於學生終身發展的試驗就必須要用時間來檢驗;如果連眼前的考試也完全能應付,他就不會有太多的時間去關注明天。
2. 只要省事的路,慣性就會起作用。其實,最快的捷徑通常是最壞的路,但一般人往往是先走著看。
3. 權利是把傳家寶刀,最好不要輕易出鞘。——豐田總裁 士光敏夫
4. 對學校的領導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領導,其次才是行政上的領導。
5. 每一個問題的解決都是一次教育水平的昇華,而其中必然有一個平凡而又曲折的故事。
6. 故事倡導的是一種精神、一種教育理念,可我們常常照搬故事中的做法,而行政手段必然使教育變得刻板而蒼白。
7. 機會通常靠自己創造,特別是一些看起來不像機會的機會。
8. 沒有教師積極的情感就不可能培養出具有健康情感的學生,學校不僅要成為學生嚮往的地方,更要成為教師嚮往的地方。
9. 任何事情如果不從落實出發,無效勞動就不可避免。
10. 如果不把新課程理念轉化為老師容易理解的東西,就很有可能把“經”念歪。舊的模式不能用,新的套路用不來,教學秩序就會陷於混亂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