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之路讀後感***2***
幸福之路讀後感篇三
我看過的書不少,涉及到哲學方面的書卻不多,但《幸福之路》這本書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書中作者運用通俗而富有哲理的語句,對“什麼使人不幸”、“幸福是可能的嗎”及“幸福的人”等論述,深入透徹地闡述了不幸福的原因和幸福的來源,給我們指明瞭一條通往幸福之路的人生道路,同時強調人的社會價值,讓人受益匪淺。以下將淺談一下我對這本書的體會和領悟:
《幸福之路》一書是1950年榮獲諾爾文學獎的英國著名作家羅素先生所著,當時評委會旨在表彰他的“哲學作品對人類道德文化所作出的貢獻”。羅素先生在這本的序言裡:“在以下篇章中找不到深奧的哲學原理,也找不到艱澀的博學深思,我的目的僅僅在於,通過但願是普普通通的東西的感悟將一些議論收集於此。‥‥‥我相信,通過我在本書中做出的努力,許多不幸中的人將會變得幸福甜蜜”。序言裡簡要的闡述了書中論述的是他自己生活實踐的結果,是他的觀察積累而成的人生感悟。因此上,這本書通俗易讀,對於追求幸福的人們有啟發作用。在整篇文章中,羅素先生先分析了“不幸福的原因,而後討論了幸福的原因。在篇章上半部分通過大量事例論證了憂鬱、競爭、疲勞、嫉妒、犯罪、被虐、畏懼和輿論是造成不幸福的原因和現象,形成人們不幸福的一部分原因是由於社會環境,一部分是由於心理素質;在篇章下半部分首先分析了快樂的可能性,然後論述興致、情愛、論家庭、工作,閒情、努力與捨棄,最後論幸福的人,在整篇文章裡,羅素先生以通俗而富有哲理語句,結合自己經歷證實過的看法歸納起來,以書中所言:“一個幸福的人,以客觀的態度安身立命,他具有自由的愛和廣泛的興趣,憑著這些愛和興趣,同時憑著它們使他成為他人的愛和興趣的物件,他獲得了幸福”。因此上,作為一個普通的人,只有讀懂了自己,讀懂了生活,他就能找到自己的幸福,同時也就感覺到:幸福近在咫尺,觸手可及。
在《什麼使人幸福》的文章中,羅素先生對什麼使人不幸的外在形式、因素及對自我專注的三種最普通的型別:罪人、自戀者和誇大狂進行的論述,得出了造成不幸的主要結論“這?a href='//' target='_blank'>種植恍業母?矗?徊糠衷謨諫緇嶂貧齲?徊糠衷謨詬鋈說男睦硭刂?mdash;—當然,後者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前者的產物”;同時也闡明瞭其目的在於:為現代文明國家裡大多數遭受的日常不幸提供醫治的處方。環顧周圍,我們很多人因工作不穩定、孩子的就學問題、買房經濟壓力而感到生活過的很艱難,心理壓力特別大,心理負擔重。這一不僅僅是個人問題,而是社會問題,正因為如此,我們很多負有社會責任感的有識之士,慷慨解囊,為我們的慈善事業儘自己微博之力,緩解社會矛盾,可郭美美事件後,據民政部門最新的統計資料顯示,公眾通過慈善組織進行的捐贈大幅度降低,今年3月至5月,全國慈善組織共接收捐款62.6億元,但6月至8月,全國慈善組織共接收捐款8.4億元,降幅達到86.6﹪.這種將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很多不幸人的身上的人,讓人感到憤怒。一人不過日食三餐,夜宿七尺而已,在利益的誘惑和自身貪念讓很多人走上歧途,這類人雖錦衣玉食,但在某種意義上也許是幸福的,但他的幸福不是那種心理健康的人都會仰慕的幸福。因此上,正如書中所言:通向幸福的唯一的道路就是外在修養,我們從外在的修養來改變不幸的困惑,使自己幸福。
在《幸福是可能的嗎》文章中,羅素先生通過對兩類人:一類幸福是對所有的人都敞開胸懷,另一類幸福則對能讀會寫的人情有獨鍾。告訴我們:“幸福的祕訣在於:使你的興趣儘量廣泛,使你對那些自己感興趣的人和物儘量友善,而不是敵視”。同時也告訴我們每個人都能得到屬於自己的幸福,雖然很多情況下受到環境影響,但我們只要有進取心,同樣也會得到屬於自己的幸福。在文章中,羅素先生以自己親身經歷寫到:“我曾經認識一位少年時雙腿便殘廢的男子,在後來的漫長歲月裡,他非常寧靜、幸福,他之所以會有這麼幸福,是因為他創作了一部長達五卷的關於玫瑰花枯萎病的專著”一位殘疾人經過自己不懈努力,取得了非凡的成果,憑著對幸福生活的渴望,為自己贏得了幸福,為他人創造了幸福。在我的身邊也有兩位殘疾人,一位長期不能出門,在家裡通過學習電腦知識,開了一家網店,每天的生意相當紅火,天天忙的不亦樂乎,即為自己找到了快樂,也為家裡增添了收入;另一位通過參加殘聯舉辦的美甲培訓班,在一家按摩店鋪裡運用自己學到技術,根據客人的手形、甲形、面板、服裝的色和要求,為客人美化雙手,雖然收入微薄。但很高興自己走出了家門,有工作了,能做點事,不是也很快樂嗎?因此上,在一般環境中,我們通過自我的調整,感興趣的事多了,快樂也就多了,也就感到幸福。
在《幸福的人》文章中,羅素先生說:幸福,顯然一部分靠外部環境,一部分靠一個人自己。並得出這樣的結論:在與個人自身相關範圍內,幸福的訣竅是十分簡單。主要的觀點:必須克服自我中心的思想。在當前社會現實生活中,一個人如果只關注自身,斤斤計較個人得失,當理想與現實差距拉大時候,遇到挫折,就會精神萎靡不振,乃致喪失自己和他人生命。如:今年在西部某農村,男子因得了不治之症,自己想著死了後,家中妻女生活會艱難,殘忍將妻子和兩個女兒殺死,說是為母女少受罪,這種自我中心的想法,斷送了妻女的幸福,很悲哀的。因此上,當跳出自我為中心的怪圈,走出困精神境時,心情就開朗了,就會很容易付出愛和接受愛,同時也感到幸福就在身邊,成為幸福的人。
最後我想說:書山有路勤為徑。在當前飛速發展的社會裡,書中為提供了跟上時代步伐的知識,在通常情況下,讀書可以為我們緩解來自各方面的壓力,生活快樂了,就感覺幸福。當我們精神感到困惑時,不妨看看《幸福之路》,它讓我們讀懂自己,讀懂生活,是幫助我們通往幸福之路的鑰匙。
幸福之路讀後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