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了嗎讀後感

  幸福了嗎是白巖鬆的隨筆作品。大家從中領悟到什麼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你整理,一起來看看。

  篇1

  假期讀了四本書,《榮寶齋》,《逝者如渡渡》,《俗世奇人》,《幸福了嗎》其實只讀了一半,但是白巖鬆的確是個真性情的人。他在書中從新聞工作者的角度,通過一件件中國發生的大事件,不斷探索每件事給我們的帶來的思索。放眼世界探索幸福的真諦。

  “現在辦公室裡大家都開始做人了,誰做事呢?”。“終於有一天,我忍不住了,開完會之後我發問‘為什麼你們永遠不說不?為什麼你們不對自己不認可的東西表達憤怒?為什麼你們不認為:不,應當這麼做!’”的字裡行間我看到了白巖鬆所贊成正確的工作狀態是為了辦好事可以爭執、闡述自己的不同意見。這不妨礙在平時彼此成為好朋友。直率與不妥協才能真正辦好事。表面上的和-諧,沒有一點的爭執並不是真正為了把事做好,沒有了意見與建議,任何工作只會停滯不前。

  “中央電視臺的新聞報道應真正尊重現場,更多的報道要來自一手的現場;文風要變,要從空話套話中解放出來;中央臺應重新回到重視業務部門的傳統上,而不是行政為中心。”我看出新聞得貼近人民,得講實實在在的事。9.11沒有直播,非典剛開始在廣州爆發沒有告知民眾都影響了CCTV的公眾影響力。任何一項新發生的大事件,每個人有權利也十分想第一時間得到真-相。這也是新聞生存的價值所在。在網路發展無比迅速的如今,訊息源也越來越大眾化了。新聞正努力證明在電視中的生存能力。

  這本書表達在這個世界,說一千道一萬最後自己的感受是最重要的。不要拿自己的人生過別人的生活,不管你是商人政客學者工人,你只要內心平靜祥和,你就是幸福者。在成天的忙忙碌碌中,在追逐事業、操勞家庭中。有時停下腳步,整理思緒,靜下心來放空自己的身心,可能會對人生有新的思索,在平靜下來思考以後,獲得屬於自己所需要的幸福。正如文中所說“在墨西哥,有一個離我們很遠卻又很近的寓言。一群人急匆匆的趕路,突然,一個人停了下來。旁邊的人很奇怪,為什麼不走了?停下來的人一笑:走的太快,靈魂落在了後面,我要等等它。”

  篇2

  很久沒有靜下心來看看書了,於是想找本書,重溫高中語文自習課上看閒書的那種安定與淡然。選擇《幸福了嗎》是因為很喜歡它的序,是JH最先給我看的,後來FJ又提起,兩個好朋友的青睞讓我最終決定讀一讀。

  本以為整本書會是以說教為主,闡明白巖鬆個人對幸福的理解。但是看完才發現,真正說教的文字很少。全書主要以白巖鬆作為一個新聞人的視角,回顧了2010到2000年間中國和世界的一些要事,比如舟曲泥石流、08奧運、汶川地震、禽流感、SARS、9.11等一系列新聞熱點事件。在回憶中講述著自己的成長,央視的成長、中國的成長。雖然他寫的一些事情我瞭解一些,甚至經歷過,但是記憶已經很淡了。透過他的視角再回首時,感覺自己像個旁觀者,只有淺淺的哀傷、感動或興奮。

  最喜歡這本書後面的部分,他講到了自己的童年、中學和大學的日子。很難想象他這樣一個嚴肅、中正的人,在二十幾歲的時候居然“竊書”,被人抓住還自報家門叫“常振錚”當時廣播學院院長的名字;偷換同學乘車月票上的照片逃公交車票;在宿舍裡廢寢忘食的看金庸古龍;半夜在學校衛生間藉著燈光打麻將......讀著讀著,感覺那時的他彷彿是另外一個人。不過,靜下來想想,在青春年少的歲月,誰沒有做幾件瘋狂的事情呢?也許,沒有瘋狂過的青春不叫青春。

  看著別人一路高歌、一路精彩,忍不住也回頭看看自己的走過的路程,竟也有一首歌可以相伴——《一直很安靜》,配著阿桑那沙啞的歌喉,倒也挺合拍。豔羨麼?遺憾麼?沮喪麼?應該有吧,但是幸福是別人的,自己的幸福還得自己去爭取。在這本書中,對於幸福,沒有一個確切的回答。但我想也用不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解,都會給自己一個答案。我的幸福很簡單,也很難。因為我擁有的東西已經很多,比如健康平安、家庭和睦、家人平安健康、有可以談心的朋友、男朋友還不錯、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雖然不小了但偶爾還會做做夢等,但是我要的東西更多,比如一直平安健康、家庭一直和睦、家人一直平安健康、一直有可以談心的朋友、男朋友對我一直很好、以後還有機會得到老師的指導、到了跑不動的年紀還夢想一路小跑等等。看看,加上一個“時間”,很多平常的東西就不再平常了吧?!現在擁有的東西,以後不一定會擁有,現在沒有的東西,以後可能會擁有。小時候貪吃,爸媽老說我“吃著碗裡看著鍋裡”。但我覺得,對於幸福,就該好好享受“碗裡”的,看著“鍋裡”的,爭取可以多撈一點。但是不要老看著別人碗裡的就是了,別人的“大魚大肉”未必適合自己的胃口,自己的“粗茶淡飯”也許來的更長久。

  篇3

  暑假中侄子拿回一本《幸福了嗎》的書,因為作者是白巖鬆,我喜歡的央視主持人,我喜歡他的正直、聰慧、儒雅的形象,再加上我和他是同一個年代的人,出生在六十年代,受教育在八十年代,很多時代感還是很一致的,因此我很有興趣的讀完《幸福了嗎》這本書的。這本書基本上都是圍繞著白巖鬆的人生經歷來展開的,以此點出種種幸福。

  幸福是什麼?書上並沒有直接說出來,這個問題很多專家學者也討論過,我也經常思考這個問題,並且經常問我自己我幸福了嗎?我覺得幸福應該是心靈深處微妙的感受,是一個人真真切切的感受。不是嗎,幸福只是靠你自己來感覺,感覺不同時期不同場合的點點幸福,在年幻的時候新有一件漂亮的衣裳那種滿足是幸福,在高考題名時成功的喜悅也是幸福,在年青時美好愛情的甜蜜和等待也是幸福,在初為人母那種溫馨也是幸福,在為人師學生對自己的尊重也是幸福,在走過幾十年風雨中,有快樂、有幸福也有困惑和痛苦,也許這就是人生。

  《幸福了嗎》在書中給我印象最深還是白巖鬆說到的老師,白巖鬆是幸運的,我記的他的家人親人很多是教師,在學校中學習中總是得到教師的鼓勵,我也是教師,也深有體會,在我的一生中也有兩位教師對我影響很大,一位是我小學的揚老師,一位是我的高中的班主任,老師不僅是教育我們學業,而且是不斷的鼓勵我們前進。在兒子的成長過程中我也希望兒子能碰上一兩位受他尊敬受他崇拜的老師,這段時間他總是和我說起他的英語老師怎麼會鼓動同學,我心裡想也和他說兒子也許你的英語老師對你的影響會很大,教你知識是一方面,作用就大的還是不斷的鼓勵推動你的進步。

  今天,我也是一名教師,我幸福了嗎?會有學生會為我感到幸福嗎?我也在思考。教師本身就是個奉獻的職業,如果你老是拿自己和其他高薪職業做比較,肯定會覺得很累、很苦,久而久之就會產生倦怠感。教師要多想想和學生在一起的快樂,想想受到他人的尊重,想想自己人生價值的體現,漸漸地你的心境便會豁然開朗了。所謂幸福感就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感覺,不同於物質的東西。作為一種個體化的感覺,幸福感應該是植根於自身的一種心理感受。如果我們把教書當作一種職業,可以享受課堂帶來的親切感,感知學生目光中的求知慾,體會童心未泯的快樂;如果我們把教育當作一種事業,可以感受學生成長的光榮感,體驗教書育人的成就感,實現自我價值的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