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小學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心得

  為更好學習借鑑先進經驗,進一步提高工作水平,舉辦學習班,外出參觀學習是常有的事。下面是由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小學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學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心得【一】

  為了更好的落實科學發展觀,3月24日,學校組織了教幹教師和班主任教師來到了臨沭實驗小學和蘭山商城實驗學校進行參觀學習,大家深感不虛此行,收穫多多。

  走進這兩所學校,立刻就能感受到一股濃濃的人文氣息,給我的感覺非常的好。進入校園,首先我們就能看見學校的各種新興建築物以及校訓校規,而且板報也做得非常認真和美觀,校園整潔有序,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經過參觀校容校貌、裝置設施、聽取學校領導給我們介紹紹該校辦學情況,對我的觸動很大,很受啟發和教育。首先,是他們那種服務精神,團結精神。走進他們的學校,給我一種感覺,不管是老師還是其他工作人員,都是那麼認真。我想正是他們的這種服務精神,才讓學生喜歡,讓家長放心,讓社會都承認。其次,是他們學生那種自覺和勤奮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課堂上,同學們動手的積極性很高,課堂次序維持的很好,當老師提出問題時,他們很積極地思考和回答;當老師讓他們看書並思考問題時,他們又非常地專著去思考,整個課堂顯得既嚴肅又活潑。相比較而言,課堂上我們的學生就顯得不夠積極活躍。

  商城實驗學校的領導對我們說:我們做每一件事情都要認認真真去做,儘自己最大的力量去做,不求十全十美,但要把它做得儘量完美,一定會傾盡自己所能”。他的話讓我深思很長時間,是啊,我們既然是教師,擁有天下最光輝的職業,就應該盡心盡職,對得起這一行業。同樣,教師既然走上講臺,就應該上好每一堂課,對得起學生,對得起家長,對得起社會。

  通過對比學習也發現了自己和本校的不足,建議本人與學校在工作中要加強以下幾點:

  1、建議自己進一步加強與外界的溝通與交流,不斷加強理論與實踐學習,開闊自己的視野。

  2、建議學校進一步加強對教職工的各項業務培訓指導,提高教職工工作責任心,增強教職工凝聚力。

  3、建議學校進一步加強對開展每項活動的落實,特別是課外活動的開展,制定出具體開展工作的措施,完善監督考核制度,充分調動教職工參與活動的積極性,保證活動時間,具體到人,切實發揮好各級領導的指導、監督和管理的職能作用。

  4、建議加強對骨幹教師的培養和管理,充分發揮好骨幹教師的模範帶頭作用。

  5、建議加強對各教研組和班主任的管理,讓教研組和班主任切實發揮作用。

  以上就是我本次外出學習的收穫,純屬個人不成熟的想法,希望能對學校的發展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不對之處敬請領導批評指正。期待學校和自己通過本次學習活動有一個新的發展!

  小學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心得【二】

  前些日子,我們有幸去深圳市龍崗區的龍城小學參觀學習。聽說龍城小學是一所老學校, 廣東省一級學校,還被評為綠色學校、園林式花園式學校、書香校園、機器人進課堂實驗基地,以科技、藝術為特色。 懷著心中的憧憬,我們先參觀了校園,果不出所料,學校座臨龍潭公園,山湖翠綠,環境優美恬靜,校園各處充滿著藝術氣息,院牆、階梯、走廊、教室四周包括房頂都是孩子奇思妙想的作品。當看到孩子們幾百項國家發明專利的獎牌時,真是歎為觀止,真不愧是“中國少年科學院科普基地”。

  當然,令我受益匪淺的還不止這些。從劉洋老師的英語課上,我感受到了電子書包在課堂中的運用,雖然我們這裡還沒有開始實施,但他肯定是未來上課模式的趨勢。蘇文老師的“校園數字資訊化建設”的講座更是給我們呈現了一場微課程的饕餮盛宴。微課程在教育裡已流行多年,而我們才剛剛接觸,從蘇文老師的微課程案例中,我看到了他們為之所付出的努力和微課帶給他們的成功。我也從中有所瞭解,心中有了製作微課的方向,盼著以後微課為我們的教育和課堂帶來驚喜。

  最後,劉靜波老師的“高質量學習理論成就卓越教師”講座從高質量學習、專業與卓越教師、學科理解、教育技術、教學模式等幾個方面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詳細的講解了如何高質量學習而成為一名卓越教師。我們同行的老師都頗有感受,學習劉老師的成功經歷,努力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民教師。

  小學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心得【三】

  5月6日至12日,在區教育局的精心組織安排下,我們一行53人從xx出發奔赴全國教育名市——山東省xx市進行了為期四天的學習。在這短短的幾天時間裡,我們先後在xx二中、xx外國語學校、xx五中、xx一中幾所學校進行了參觀學習。期間觀摩了課堂教學並與授課教師交流互動,聽了學校領導的專題講座,每天學習結束後學員相互交流體會。這次學習,使我深受啟發,下面主要談談我在xx二中參觀學習後的幾點感受:

  一、特色化的先進教育理念

  xx二中從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高度出發,提出了以課堂教學為核心,以“目標性”、“針對性”及“高能性”為目標,以“變備教材、備教法為備學生” 為特點的教育理念。備學法使學生動起來,課堂活起來,教學效果好起來,師生負擔減下來。包括“預習、互動、測評”三大模組的"課堂教學271法則",形成了xx二中教學的最大特色。 271課堂要求學生課前準備緊鑼密鼓,學案探究互動熱火朝天,學生課後複習溫故知新。具體包括以下三個轉變——師長變學長,變教為啟,變教為幫;學生是學習的主人,變被動接受為主動探究;教室功能的轉變,變教室為學室,變講堂為學堂。這種課堂解放了學生的頭腦,解放了學生的雙手,解放了學生的眼睛,解放了學生的嘴巴,解放了學生的空間和時間。

  二、高效化的小組合作學習

  學習小組的建立既使學習主體細緻化***每組6人,根據學習能力的差異分為a、b、c三個等級***,既有利於老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更細緻的瞭解掌握,也有利於老師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層次教學,同時學習小組還能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自律性,學生自主管理的優勢也能得到充分地展現。

  三、集體化的導學案

  導學案中所涉及的探究問題能真正體現課堂教學過程。知識點挖掘細緻,我所聽到的語文學科兩節課都體現了教學中學習的層次性,學生的主體性,很有實效性。課間通過和幾位任課老師的交流,從這些老師的言語中可以透漏出教師的集體備課效率很高。所謂的效率高可以從學案的編寫中充分體現出來:學案上有編制者、有稽核者、還有審批者和日期,編制和稽核均是2個人,執教人有的還不是學案的編制者,說明不是個人編制。

  四、廣泛的師生閱讀

  教師首先是勤奮的讀書人,在每個學期學校都要求每一名教師至少閱讀十本不同類別的書籍並寫出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其次讓學生暢遊書海,每名學生在每個學期要閱讀一定數量的書籍,並做好名言警句和美文語段的摘抄。每個年級每週都安排了閱讀課,從而使學生的閱讀成為了一種習慣;再次是每個年級在每個學期組織一定量的閱讀活動,以此來促進學生閱讀的積極性和高效性。閱讀不僅為學生的語文學習打下堅實基礎,而且能為學生的人生增添色彩。

  五、無處不在的校園文化

  整個校園均充滿了以學生為主的校園文化氛圍,從操場到教室,從走廊到廁所,從班級到小組,讓學生成為校園的主人,讓學生的名言、作品和榮譽成為激勵學生學習、轉變學生行為的準則。如"今日事今日畢,我們決不拖延", "正課與自習一分鐘也不讓自己閒下來,緊張而積極,你的收穫會讓你更加喜悅" ,"腳踏實地山讓路,持之以恆海可移" 。這些名言會激勵學生嚴於律己,做事堅持不懈,很實用。學校充分利用校園環境教育學生並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積極性,利用教室走廊牆壁,隨時給學生提供學習的知識,這些方面非常值得我們好好借鑑。

  六、精細化的學校管理

  俗話說的好,“思路決定出路,細節決定成敗”。xx二中校園每項工作都做得非常細緻,如在衛生環境上幾乎看不到一片紙屑。學校管理採取無縫隙管理,而且教師隊伍年輕,這點與我們魚河峁中學非常相似。但xx二中對新教師上崗之前的培訓是值得我們好好思考的,在那裡一名新任教師要進行20天左右的培訓和嚴格考試才能進教室上課。通過這些內容充實、實用的培訓,新上任教師的成長也就快了很多。

  學校完善的獎懲制度也很值得學習,尤其是對一線教師和備課組的評價,能充分調動一線教師和備課組長的積極性,因此才能搞好集體備課,拉動各位教師的成長。儘管學校要求教師坐班時間不長,但很多老師能堅持坐班到10點,這可能就是完善的獎懲制度所體現的結果吧。

  小學教師外出參觀學習心得【四】

  20xx年11月17日,非常有幸跟隨劉校長我們豐產路小學一行9人,來到文化底蘊深厚的浙江杭州,感受了杭州先進的教育思想,富有特色的辦學理念,隨後又來到久負盛名的紹興,久聞紹興“大名”與魯迅有關,小時候在語文課本中學習了許多魯迅筆鋒鋒利的雜文,後來又看了許多他的小說,帶著無限的敬仰之情來到了這片文人聚集的靈傑之地。 此次外出學習我受益匪淺,感觸良多。

  首先,我感受到不管是杭州的小學還是紹興的小學,每一所都特色突出,主題鮮明,值得品味和研究。例如:杭州市學軍小學,整齊有序的課間操,遊戲與課間操有機融合,使人耳目一新;杭州市未來科技城海曙小學,學校建築色彩斑斕、別具一格,充滿了濃郁的童話氣息,學校以繪本為依託,圍繞“天空在我腳下”的校園文化核心理念,以“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為校訓,著力打造“有夢想、有勇氣、有自我、有擔當”的校風,構建了豐富完善、富有海曙特色的課程體系;紹興市北海小學,歷史悠久、底蘊深厚,校名取自莊子的《逍遙遊》,大概寄託了校長對孩子們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的期許,也正應和了學校的主題文化“博學厚德、海納百川”,對紹興本土經典詩文的開發與挖掘更是給這個學校錦上添花,充分展示了學校的辦學策略“縱向繼承、擇優而從、橫向借鑑、以石攻玉”。杭州市天長小學,尊重學生的差異性,“好玩”為學校辦學的第一要義,“交往”是差異的實踐路徑之一,鼓勵孩子們在交往實踐中發現自己,成長成才。

  另外一個非常強烈的感受就是文化底蘊和文化傳承的重要性。自古江浙出才子,早期的吳越文化就給這個地方奠定了最初的基調,自古重視教育,文化發達,才子佳人輩出,歷史上更是文化璀璨,盛產大儒鴻士。從小的耳渲目染和傳承使這個地方的孩子身上自帶儒雅氣息,課堂上的老師是溫文爾雅的、是耳邊低語的,課堂上的孩子是眼裡有秩序的。非常有幸聆聽了北海小學金老師執教的《水鄉吟》,一睹了金老師的風采,富有魅力的語言加上如火純青的課堂生成能力,讓我如痴如醉,以至於下課了還沉浸其中,感慨原來語文課還可以上的這麼美,這麼動聽,像欣賞了一幅優美的風景畫亦或如觀看了一場精彩的話劇表演,彼時的我真想成為一名小學生坐在那裡每天聽金老師上課。課堂上孩子們字正腔圓的讀和飽滿的漢字發音,以及對老師引導的準確應對,讓我久久回味,借用旁邊聽課老師的一句話“文化已經在這群孩子身上打上了烙印”。

  通過這次學習我深刻感受到了差距,如果沒有看到更好的,我以為教育就是這樣,但此次出去學習,讓我看到了教育還可以這樣,還可以那樣…人的無限能動性可以使教育這件事情如此精彩,你的腦洞大開,你的奇思妙想都可能在某個孩子的童年裡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教師的引領作用和專業素養是一堂課的靈魂,一節完美的課一定是老師和孩子們共同完成的,應該不斷提升自己,思索最適合自己的教學風格,求上之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最後,再次感謝領導給的珍貴的外出學習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