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教師個人教研活動反思
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對教育教學實踐的再認識、再思考,並以此來總結經驗教訓,進一步提高教育教學水平。下面,小編在這給大家帶來,歡迎大家借鑑參考!
1
1、我的感受
本活動所帶來的第一次:第一次參加文山州幼兒園名師工作室的教案設計與公開課交流活動;第一次以社會領域的內容設計公開課;第一次在自己的幼兒園裡用自己班的幼兒進行公開課交流。參加這樣的活動對我來說既是一次挑戰,也是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雖然有畏難情緒,但我還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參與了,不管結果怎樣,參與的過程是“痛”並快樂的。
2、本節活動所體現的特點
***1***在教育中重視幼兒社會性的培養
《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社會領域的目標中指出:5——6歲的幼兒應知道自己的民族,知道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還能
說出自己家所在的省、市縣名稱知道家鄉的代表性特徵。本活動體現了《指南》精神,讓幼兒在活動中更瞭解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為孩子進入社會打下一定的認知基礎,使孩子更關心、更願意瞭解身邊的人與事。教學各環節的設計始終為活動目標服務,緊跟社會領域的方向,沒有偏向其他領域。
***2***注重幼兒獨立意識和表達能力的培養
大班孩子有根據圖片或其他資訊自主表達的能力,活動中給予幼兒充分的自主表達的時間。孩子在個別交流、集體交流的過程中,我關注幼兒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和結果,培養了孩子大膽表達的能力。
***3***選擇認知方法尊重孩子的年齡特點
在社會活動中我避免了過多說教與灌輸,選擇了適合孩子年齡特點的教學方法:知識點與多媒體有機的結合、動與靜的學習方法相結合,始終吸引著孩子的注意力。
3、存在的問題
***1***在本活動中活動內容安排過多,按照大班的幼兒接受能力應適量減少內容中的少數民族。
***2***在活動的結尾部分應有幼兒對家鄉情感知識的提升。
***3***我的提問、談話、交流、講解等語言可以更加精練,更適合幼兒的聆聽習慣。
2
作為一名幼兒園的保教主任,搞好教研活動責無旁貸。然而,一直以來教研活動竟成為了我們的空中樓閣、鏡中之花,總感覺形式上的較多,而解決教育中的實際問題很少,教師們的積極性也不高漲。但我從未停止過對如何搞好教研的熱情,費盡心思一直在摸索和探究中尋找適合我們自己的方式。
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從本學期開始我們便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感覺,那就是不要任何“華而不實”的形式和內容,立足實際挖掘身邊的案例,解決身邊的問題,以教研活動為載體激發起教師對教研活動、對教育工作、對全園工作的極大熱情,真正體現“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進而以“熱情”為動力,推進辦園水平的提高。
學期初,我們通過廣泛爭取意見制定了較以往具體、詳細、可操作性強的教研活動計劃,其中包括指導思想、工作重點、方式策略、月工作安排等內容。如,9月份重點研究內容為學期課程規劃、減少新生入園哭鬧的方法策略、常規形成策略;10月份重點進行主題教育活動案例式研究等。
給我最大鼓舞和滿足的是第一次關於主題活動的教研:主題活動前的準備工作。因為都是自己所遇到的、所熟悉的問題,所以大家都個個“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迫不及待地提出質疑、發表見解,有時竟為了兩個矛盾的觀點爭得面紅耳赤,互不相讓。他們用友善、熱情和聰慧相互感染著,我真的被感動了,我真的沒有不把教研活動搞好的理由了。討論中設計到了這樣一些問題:何時著手準備更為合適?準備工作應包括哪些方面?準備時由誰參與?準備活動中幼兒參與了多少?如何讓幼兒從準備時就對活動產生興趣?最終大家都達成了一個共識:孩子做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在活動的過程中獲得了快樂和發展。
是呀,我們教研活動的結果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在活動中暢所欲言了、得到滿足、獲得快樂了。還有什麼比教師們的熱情和積極性更重要呢?!
在此我總結出怎樣才能搞好教研活動的幾點看法:
1、管理者千萬不要高高在上,以教育家的身份進行指揮,而應俯下身以學習者、合作者的身份加入其中。
2、管理者一定要尊重和鼓勵每一名教師的看法和做法,用自己的熱情和真誠感染教師。
3、教研活動一定要立足實際,解決教師感興趣的、存有困惑的問題。
4、形式切忌太單一,每次教研活動應讓教師新鮮而意猶未盡。
5、教研活動的最終目的一定要是以幼兒為本、以教師為本的。
6、幼兒園應保證教研活動的時間和空間。
大家更多的是分享“轉貼”的經驗,我們能否都慷慨地將自己在教研活動方面的一些好的經驗和做法貢獻出來,與大家一起分享呢?誠懇地請求!
3
幼兒園新教師教學反思 滿足幼兒情趣的才是優秀的
這學期,我園青年教師的公開活動搞得紅紅火火,這月輪到我做公開活動。常聽老教師們說:“有了一份優秀的教案,可以說就成功了一半。”於是,在一本教育雜誌上,我找到了一篇優秀教案——“感知4以內數的實際意義”,非常適合小班幼兒,而且數學領域的內容也是我擅長的。
我認真按著教案准備材料,並根據教案按部就班地開展活動;首先,我以“雞媽媽”的身份,用兒歌的形式帶領小雞們一起鍛鍊身體,“我的小雞嘰嘰嘰,跟著媽媽跳3下,我的小雞嘰嘰嘰,跟著媽媽轉兩圈……”然後是“小雞捉蟲”的遊戲,要求幼兒聽老師的口令捉幾條蟲子,根據蟲子的顏色放到相應的紙盒裡。每一個環節中,孩子們都按照老師的指令在做著。最後“雞媽媽”給每隻小雞一個袋子***內裝獎品***,讓小雞摸一摸自己的袋子裡有多少食品。
這次活動雖然調動幼兒的聽覺、視覺、運動覺、觸控覺等多種感官參與了遊戲,但從孩子們的眼中,我並沒有看到他們由衷的快樂,也沒有看到孩子們忘我地投入。這是為什麼呢?
反思
仔細分析了自己和幼兒在活動中的一言一行,我發現了問題所在。
原因之一是幼兒產生了“審美疲勞”。
自從幼兒入園後,在語言活動中,幼兒聽到過“小雞小鴨”的故事,並經常進行表演遊戲;在音樂活動中,幼兒學過了《小雞小雞在哪裡》、《小小蛋兒把門開》等歌曲並進行過表演;在體育活動中,孩子們做過“小雞捉蟲”的遊戲;在美工活動中也畫過小雞。在各類活動中,頻繁地出現小雞的角色,使孩子們產生了“審美疲勞”,他們在扮演角色時沒有了原先的激情和興趣,在遊戲中的快樂程度也隨之減弱。
原因之二是教師的角色定位不明確。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課程實施應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引領”的痕跡很重,整個活動都是老師在說,幼兒跟著在做,每一個過程都是老師領著走過來的,孩子們也是被動地完成老師的作業,整個活動中幼兒缺乏主動性。
措施
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我對症下藥,開始重新思考,重新設計。小班的孩子喜歡什麼呢?電視機裡天線寶寶的聲音給了我靈感,憨態可掬的天線寶寶是小班小朋友的最愛。
經過重新準備,我在另一個班組織了活動。首先,我用天線寶寶的音樂吸引幼兒,讓他們把自己當成一名天線寶寶來參加活動。接著,我引導天線寶寶們玩手指遊戲,“一根手指頭可以變成什麼,兩根手指頭可以變成什麼,三根手指頭可以變成什麼……”遊戲中,幼兒的想像非常豐富,而且感知了4以內的數量。然後,我設計了問題“天線寶寶一家人有幾個人,分別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再讓幼兒根據服裝配飾的顏色找到4個天線寶寶組成一家人。在遊戲化的情境中,幼兒們沒有心理負擔,非常開心地找著自己的好夥伴,感知了4的數量,歸類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最後,和天線寶寶一起玩“分飯吃飯”的遊戲,寶寶們聽清問題,取出相應的食品。如“拿4顆紅色的QQ糖”、“拿一塊方方的糕”,幼兒看清楚了趕緊把食品放到自己的小盤裡。有個別“小饞嘴”已經悄悄地往嘴裡塞了一顆QQ糖,我就悄悄地問:“現在只有3顆了,怎樣變成4顆呢?”在生活化的數學情境中,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食品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幼兒好像在玩過家家的遊戲,在遊戲中進一步感知了數量,並且嘗試從物體的形狀與數量、顏色與數量等不同的屬性進行選擇,增加了難度,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活動非常成功,滿足了幼兒喜愛天線寶寶、模仿天線寶寶的心理需要,老師設計的生活化、遊戲化的數學問題,激發了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整個活動的氛圍始終保持著寬鬆、和諧、快樂。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整個活動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滿足幼兒情趣的才是優秀的。
4
幼兒園新教師教學反思 滿足幼兒情趣的才是優秀的
這學期,我園青年教師的公開活動搞得紅紅火火,這月輪到我做公開活動。常聽老教師們說:“有了一份優秀的教案,可以說就成功了一半。”於是,在一本教育雜誌上,我找到了一篇優秀教案——“感知4以內數的實際意義”,非常適合小班幼兒,而且數學領域的內容也是我擅長的。
我認真按著教案准備材料,並根據教案按部就班地開展活動;首先,我以“雞媽媽”的身份,用兒歌的形式帶領小雞們一起鍛鍊身體,“我的小雞嘰嘰嘰,跟著媽媽跳3下,我的小雞嘰嘰嘰,跟著媽媽轉兩圈??”然後是“小雞捉蟲”的遊戲,要求幼兒聽老師的口令捉幾條蟲子,根據蟲子的顏色放到相應的紙盒裡。每一個環節中,孩子們都按照老師的指令在做著。最後“雞媽媽”給每隻小雞一個袋子***內裝獎品***,讓小雞摸一摸自己的袋子裡有多少食品。
這次活動雖然調動幼兒的聽覺、視覺、運動覺、觸控覺等多種感官參與了遊戲,但從孩子們的眼中,我並沒有看到他們由衷的快樂,也沒有看到孩子們忘我地投入。這是為什麼呢?
反思
仔細分析了自己和幼兒在活動中的一言一行,我發現了問題所在。
原因之一是幼兒產生了“審美疲勞”。
自從幼兒入園後,在語言活動中,幼兒聽到過“小雞小鴨”的故事,並經常進行表演遊戲;在音樂活動中,幼兒學過了《小雞小雞在哪裡》、《小小蛋兒把門開》等歌曲並進行過表演;在體育活動中,孩子們做過“小雞捉蟲”的遊戲;在美工活動中也畫過小雞。在各類活動中,頻繁地出現小雞的角色,使孩子們產生了“審美疲勞”,他們在扮演角色時沒有了原先的激情和興趣,在遊戲中的快樂程度也隨之減弱。
原因之二是教師的角色定位不明確。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指出,“課程實施應以幼兒為主體,充分發揮幼兒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在本次活動中,教師“引領”的痕跡很重,整個活動都是老師在說,幼兒跟著在做,每一個過程都是老師領著走過來的,孩子們也是被動地完成老師的作業,整個活動中幼兒缺乏主動性。
措施
找到了問題的癥結,我對症下藥,開始重新思考,重新設計。小班的孩子喜歡什麼呢?電視機裡天線寶寶的聲音給了我靈感,憨態可掬的天線寶寶是小班小朋友的最愛。
經過重新準備,我在另一個班組織了活動。首先,我用天線寶寶的音樂吸引幼兒,讓他們把自己當成一名天線寶寶來參加活動。接著,我引導天線寶寶們玩手指遊戲,“一根手指頭可以變成什麼,兩根手指頭可以變成什麼,三根手指頭可以變成什麼??”遊戲中,幼兒的想像非常豐富,而且感知了4以內的數量。然後,我設計了問題“天線寶寶一家人有幾個人,分別穿什麼顏色的衣服?”再讓幼兒根據服裝配飾的顏色找到4個天線寶寶組成一家人。在遊戲化的情境中,幼兒們沒有心理負擔,非常開心地找著自己的好夥伴,感知了4的數量,歸類能力也得到了提高。最後,和天線寶寶一起玩“分飯吃飯”的遊戲,寶寶們聽清問題,取出相應的食品。如“拿4顆紅色的QQ糖”、“拿一塊方方的糕”,幼兒看清楚了趕緊把食品放到自己的小盤裡。有個別“小饞嘴”已經悄悄地往嘴裡塞了一顆QQ糖,我就悄悄地問:“現在只有3顆了,怎樣變成4顆呢?”在生活化的數學情境中,五顏六色、形狀各異的食品吸引了孩子的眼球,幼兒好像在玩過家家的遊戲,在遊戲中進一步感知了數量,並且嘗試從物體的形狀與數量、顏色與數量等不同的屬性進行選擇,增加了難度,把活動推向了高潮。
活動非常成功,滿足了幼兒喜愛天線寶寶、模仿天線寶寶的心理需要,老師設計的生活化、遊戲化的數學問題,激發了幼兒自己解決問題的積極性。整個活動的氛圍始終保持著寬鬆、和諧、快樂。孩子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得到了充分的調動。整個活動讓我深深地體會到,滿足幼兒情趣的才是優秀的。
5
小班幼兒剛從家庭走向幼兒園,由於年齡小,手的動作不夠靈活,加上他們繪畫的目的不太明確,不清楚應該如何畫,怎樣塗色,畫面怎樣變得漂亮,他們只是把繪畫當成一中游戲,隨自己興趣任意塗抹,畫出的物體不太規範,因此,幫助幼兒提高繪畫技能,使幼兒學會繪畫的手段,表現他們內心意圖是十分必要的,在小班教學的繪畫過程中,我是這樣做的.
一、激發幼兒對繪畫的興趣。
由於幼兒年齡小,對繪畫一無所知,他們只會持筆亂塗亂抹,來體現自己心中的喜、怒、哀、樂,伴隨著這種體驗,他們對畫畫逐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因此,這時教師千萬不能急於教孩子畫些什麼,也不必強調幼兒畫得像不像,因為這樣易使幼兒失去繪畫的興趣和熱情,而應該去引導、呵護、培養。提高幼兒的這種興趣,如:為幼兒提供各種繪畫工具、材料,使幼兒在高興時能隨時拿起自己喜歡的材料來自由描繪、表達,教師應時刻鼓勵幼兒“畫自己喜歡的”讓幼兒興致勃勃地自由塗畫,從中感受美術活動的樂趣。
二、認識繪畫工具及材料。 幼兒繪畫中,不能單一隻用一種繪畫工具來做畫,這樣容易導致幼兒沒有新鮮感,因此每次作畫教師儘量要讓幼兒感到繪畫課的新鮮和好奇。剛開始我讓幼兒先用水彩筆學畫畫,當孩子對水彩筆畫有一定的瞭解,使用時幼兒便會感到不新鮮,這時,教師便要換其他的繪畫工具,如:油畫棒、棉籤、手指點畫、水粉顏料、調色盤等。使幼兒感覺到繪畫工具的多種多樣性,使幼兒對繪畫興趣進一步提高。
三、學習簡單的繪畫技能。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教幼兒從淺入深,由易到難的一些簡單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如:小點表示花朵、小草、樹幹,用橫線表示棍子、繩子、欄杆等。在教學活動中,我先讓幼兒練習畫氣球、泡泡、太陽等。再逐步畫欄杆、格子布、房子,使幼兒逐步掌握一些基本的用筆及對筆的控制力。
四、用兒歌、故事內容匯入,調動幼兒對繪畫的積極性。 生動的兒歌、故事能夠引起幼兒情感的共鳴,能給幼兒以美的享受。利用生動、形象、富於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學作品兒歌、故事,使教學成為有趣的活動,容易引起幼兒的興趣,集中幼兒的注意力,使幼兒便於理解,易於掌握。
五、舉辦畫展、重視評價作品,給予表揚。 幼兒每次完成的作品,我都一一把它們佈置在室內,引導幼兒觀察、分析,評價各幼兒的繪畫特點、色彩、線條、比例等畫面效果,讓幼兒形象、直觀的欣賞作品。俗話說:“好的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因此,孩子完整的作品好的給予表揚,不好的應該先表揚,表揚的同時,委婉的提出不足之處,然後再進行表揚。使幼兒在表揚中得到進步,得到發展。當孩子們受到同伴和老師的表揚時,他們的情緒會更加高昂。那麼繪畫便會在他們心中得到昇華。
“為了一切孩子,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一切”,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我們要有一種健康向上、不斷進取的精神,用自己的一言一行,用自己的心境去引導每個孩子,用愛心責任心去滋潤每個孩子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