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的養生與保健

  健康的身體是我們每一個人更好地生活、工作和學習的基礎,是做任何事情的首要前提。下面小編給大家介紹,希望對你有用!

  :飲食

  滋補紅燒肉

  ***1***原料:五花肉1000g ;大蔥2根;大蒜4瓣;桂皮1片;八角2粒;老薑1塊;冰糖2湯匙***30g***;老抽2湯匙***30ml***;料酒2湯匙***30ml***;溫水1大碗

  ***2***豬肉切成大塊,保證每塊都有皮和肥瘦肉;蔥切長段,姜切大片。

  ***3***鍋燒熱,碼入肉塊用中火煎炸,肉中的油脂會逐漸滲出。過程中可不斷翻動,肉塊煎至每個面都成金黃色,盛出備用。

  ***4***倒掉鍋內豬油,只保留一點底油,將冰糖倒入,燒至溶解呈黃色,即可先熄火,記住不能燒焦。將煎好的豬肉入鍋拌均勻,使每塊肉均勻沾滿糖色。

  ***5***蔥段、薑片、大料、桂皮和大蒜入鍋,加入料酒、老抽和沒過肉面的溫水,蓋上鍋蓋開大火煮滾,調小火燉40分鐘,肉熟爛、湯汁收濃即可。

  川貝冰糖燉雪梨

  ***1***原料:雪梨1個,冰糖25克,川貝少許;

  ***2***雪梨洗淨削皮切開去核掏空,成一個梨盅;

  ***3***梨盅裡放入幾粒川貝和冰糖,蓋上梨蓋,用牙籤固定‘

  ***4***將雪梨放入碗中,加冰糖、水,隔水蒸30分鐘即可

  立秋飲食養生的注意事項

  秋天,天氣漸漸轉涼,人們往往會出現不同程度的口、鼻、面板等部位的乾燥感,故應吃些有生津養陰滋潤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

  秋季宜食清潤甘酸和寒涼的食物,寒涼能清熱,甘味食物的性質滋膩,有緩急、和中、補益作用,酸味食物有收斂、生津、止渴等作用;

  肺與秋氣的關係十分密切,因此應多吃有潤肺生津作用的食品,例如百合、蓮子、山藥、藕、平菇、番茄等等;

  :運動

  注意補水不秋燥:

  秋天氣候乾燥,對於運動者來說,每次鍛鍊後應多吃些滋陰、潤肺、補液生津的食物,如梨、芝麻、蜂蜜、銀耳等,若出汗較多,可適量補充些鹽水,補充時以少量、多次、緩飲為準則。

  注意適量不過度:

  秋天是鍛鍊的好季節,但此時因人體陰精陽氣正處在收斂內養階段,故運動也應順應這一原則,即運動量不宜過大,以防出汗過多,陽氣耗損,運動宜選擇輕鬆平緩、活動量不大的專案。

  注意安全不損傷:

  秋天氣溫下降,時常陰雨連綿。肌體在這種環境下會引起血管收縮,關節活動能力減弱,極易造成肌肉、關節、韌帶的損傷。專家提醒,在每次運動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活動,時間長短和內容可以因人而異,一般應該做到身體微微有些發熱比較好。運動的幅度、強度都要適當,不要勉強自己去做一些較高難度的動作。

  注意受涼不感冒:

  立秋後早晚溫差較大,加上烈夏過後,貪涼飲冷,脾胃受損,運化失常,溼邪內蘊,受到風邪,容易使人患上了夾溼型感冒。

  在運動時,不可穿著單衣去戶外活動,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鍛鍊時不宜一下脫得太多,應待身體發熱後,方可脫下過多的衣服;鍛鍊後切忌穿汗溼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立秋後運動:

  一是跑步,跑步能增強血液迴圈,改善心臟功能;改善腦的血液供應和腦細胞的氧供應,減輕腦動脈硬化,使大腦能正常工作。

  建議:每次不少於40分鐘,速度以中速或慢跑為主。

  二是爬山,立秋後早晚溫差大,空氣溫度隨著山坡高度的上升而遞減,這時爬山,可使人的體溫調節機制不斷處於緊張狀態,從而提高人體對環境變化的適應能力。另外,爬山對心肺功能的鍛鍊效果更佳。

  建議:登高速度要緩慢,上下山時可通過增減衣服,達到適應溫度的目的。

  三是羽毛球,相比室外運動,這種室內運動讓人感覺舒適,它的運動效果也不錯。據有關資料顯示,一場正規的羽毛球比賽,運動強度要比一場足球賽還要大。

  建議:運動前準備活動至關重要,以免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