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節氣飲食有哪些的禁忌

  白露之日,也是夏秋交替之時,氣候變化劇烈,你知道白露節氣飲食禁忌嗎?下面小編就告訴你白露節氣飲食禁忌,一起看看吧!

  白露節氣飲食禁忌

  一忌貪涼

  秋涼之後,晝夜溫差變化大,是脾胃病高發季節,特別是潰瘍患者更易復發,因此這個時節應格外注意調停脾胃。尤其是患有慢性胃炎或十二指腸潰瘍的人,要特別注意胃部的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晚睡覺蓋好被褥,以防腹部著涼而引發胃痛或加重舊病。

  在飲食方面,立秋後人們不宜多吃寒涼食物或生冷不潔的瓜果。所謂“秋瓜壞肚”的民諺就是指立秋以後繼續生食大量瓜類水果容易引發腹瀉、下痢、便溏等急慢性胃腸道疾病。因此,專家提醒人們,立秋之後應慎食瓜類水果,脾胃虛寒者尤應禁忌。患有消化道疾病的人在秋季一般應當少食多餐,多吃熟軟開胃易消化的食物,減少進食油膩食物。

  除此以外,為了增強身體各組織器官的免疫功能和抗寒能力,很多人都習慣在秋季進行戶外鍛鍊,並根據“春捂秋凍”的原則,在秋季儘量少添衣物。專家認為,“秋凍”自有一番道理,但人們切不可過於貪涼,秋天的早晚氣溫較低,應根據戶外的氣溫變化來增減衣服。鍛鍊時應在身體發熱後,才能脫下過多的衣服;鍛鍊後切忌穿著汗溼的衣服在冷風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二忌過燥

  秋季氣候日漸乾燥,會使人面板和口角乾裂,口乾咽燥,聲音嘶啞。有些人還會出現毛髮脫落增多,口渴便祕等一系列症狀,俗稱“秋燥症”。如果人體抵抗力下降,那麼很容易導致呼吸道黏膜不斷受到乍暖乍寒的刺激,從而使人傷風感冒,還會引起扁桃體炎、氣管炎和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此外,患有慢性氣管炎和哮喘的病人,在這一時節往往會症狀加重。

  以在秋季要特別注意養陰潤肺。從中醫角度來看,除了應注意保持室內一定的溫度和溼度以外,人們可以選用一些具有養陰潤燥功能的保健品和中藥來調養身體,比如西洋參、燕窩、哈士蟆油、沙蔘、麥冬、石斛、玉竹等。西洋參性味苦、微甘,有補氣養陰、清虛火、生津液的作用,適用於氣陰不足、津少口渴、肺虛咳嗽、虛熱煩躁等症。燕窩性味甘平,有益虛補損、滋陰潤燥、化痰止嗽之功,常用於肺腎不足、虛損癆瘵、咳嗽氣急等症。

  一般而言,藥補不如食補,日常生活中,人們可以多吃一些如生梨、甘蔗、荸薺、柚子、枇杷等具有很好潤燥功效的水果,或者烏骨雞、豬肺、龜肉、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米、花生、鴨蛋、菠菜等食品,還可以自制諸如百合蓮子粥、銀耳冰糖粥、雪梨川貝冰糖羹這樣的飲品,同樣可以達到滋陰潤肺、止咳化痰的效果。

  三忌亂補

  秋季是進補的季節,但進補並非“亂補”,因此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更不要虛實不分就濫補一氣。一位老中醫告訴記者,“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則不宜用補藥。”同時,虛病還有陰虛、陽虛、氣虛、氣血虛之分,因此只有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就會適得其反。進補時還忌諱多多益善,因為任何補藥服用過量都有害。

  “物以稀為貴,人們在選擇補品的時候一般崇尚‘越貴越補’,那些高貴的傳統食品,比如燕窩、魚翅之類,其實並沒有什麼奇特的食療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甘薯和洋蔥之類的食品,卻有值得重視的食療價值。”專家提示,凡食療均有一定的物件和適應症,因此應根據需要來確定藥膳,“缺什麼,補什麼”,切勿憑貴賤來分高低,尤其是老年群體,更應以實用和價格低廉為滋補原則。

  另外,在立秋當天,北京、河北一帶的民間流行“貼秋膘”。理由無非是伏天人們胃口差,所以不少人都會瘦一些。瘦了當然需要“補”,彌補的辦法就是到了立秋要“貼秋膘”。“貼秋膘”首選吃肉,以肉貼膘。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兒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燜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貼秋膘”的民俗往往使人們誤以為“秋補就是肉補”。

  其實不然。動物性食物無疑是補品中的良劑,它不僅有較高的營養,而且味美可口。但肉類不易消化吸收,若久服多服,對胃腸功能已減退的老年人來說,常常不堪重負,而肉類消化過程中的某些“副產品”,如過多的脂類、糖類等物質,又往往是心腦血管病等老年常見病、多發病的病因。現代營養學的觀點認為,飲食清淡不是不補,尤其是蔬菜類新鮮的水果和蔬菜,因其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已成為人體必不可少的營養物質。

  白露節氣吃的菜

  1、紅薯

  中醫學認為,紅薯味甘性平,補脾益氣。《本草綱目》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胃、強腎陰的功效”,使人“長壽少疾”。另外,紅薯是很好的低脂肪、低熱能食品,多吃紅薯有利於減肥。在我國,民間認為白露吃紅薯可使全年吃紅薯絲和紅薯絲飯後,不會發胃酸,故舊時農家有白露節吃紅薯的習俗。

  2、花菜

  花菜有助於解秋乏。花菜之所以能夠抗疲勞,因為它是B族維生素群“聚居地”。B族維生素成員眾多,在身體中起重要的作用。其中維生素B1有助於改善精神狀況,維生素B6在蛋白質的代謝過程中起調控作用,有助於能量產生,維生素B2與B6一起還有助於緩解疲勞及提神醒腦。

  3、胡蘿蔔

  《本草綱目》記載,胡蘿蔔能“下氣補中,和胸膈腸胃,安五臟,令人健食,有益無損”,胡蘿蔔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原。維生素A原在體內可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具有滑潤、強健面板的作用,並可防治面板粗糙及雀斑。乾燥的秋季不妨吃點胡蘿蔔來潤膚。

  白露適合喝什麼湯

  蓮子百合雞蛋湯

  材料:紅蓮子20克百合15克帶殼雞蛋一個冰糖適量

  做法:蓮子百合洗淨,加入兩碗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煮30分鐘,然後加入洗淨的帶殼雞蛋,再煮10分鐘加入適量冰糖即可食用。

  功效:蓮子能清心安神,百合能清痰火、潤肺健脾,雞蛋則能補肺養血、滋陰潤燥。此糖水具有滋陰潤燥、清心安神的作用。但雞蛋蛋黃膽固醇較高,患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可選擇只飲糖水而不吃雞蛋。

  豬肺蟲草湯

  原料:豬肺250克,冬蟲夏草15克,精鹽、味精各適量。

  製作:先將豬肺除去血汙,清洗乾淨,切成小塊。將豬肺與冬蟲夏草同入沙鍋,加水適量燉湯,待豬肺熟爛後,加入少許精鹽、味精調味,飲湯食肺。佐餐食用,適量。

  功效:補肺腎、止咳喘。適合肺腎氣虛、氣陰兩虛所致的久咳乾咳、胸痛咯血、氣短喘促、不相接續、動則尤甚、聲音低怯、腰膝痠軟、尿隨咳出,以及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癌咳喘咯血而屬肺腎兩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