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戶外垂釣有哪些技巧

  春天對於魚和釣魚人來說都是好日子,可是春天進行戶外垂釣需要我們掌握哪些技巧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春天戶外垂釣技巧

  聞

  我們在垂釣下鉤前,可以迎著風蹲在岸邊,聞一聞水面吹來的風是否有魚腥味,或用手捧水聞一聞,腥味越濃,魚就越多,反之則少魚或根本沒魚。

  聽

  如果我們釣魚的那個水域存在魚的話,能聽見魚兒吃草的嚓嚓聲,大魚追小魚發出的撲通聲,及魚躍出水面的響聲,宜下鉤垂釣。若魚在水面浮頭吞吐,發出叭叭聲,表示水底腐殖質沉積太多或氣壓急驟下降,魚在水中缺氧,雖有魚也不會上鉤,這種情況不宜下鉤。

  摸

  垂釣的最佳溫度為15℃-25℃,這個範圍的水溫易下鉤垂釣;若水溫超過30℃或低於4℃,手觸水面就有發熱或冰冷刺骨的感覺,此時不宜下鉤。

  看

  一看水色。水色過清,則魚不多,即使下鉤,魚也會被人影、竿影嚇跑;水色過渾,魚不易發現鉤上的餌料;水清略渾是垂釣的最佳水色。水為褐色,鯽魚多;青黃色,草魚多;黃橙色;鯉魚多。二看水紋。無風時,若不平如鏡,說明水下無魚或有魚不吃食;若水面出現水花、漩渦或波紋,這是有魚的訊號。三看水草。如垂釣水域處的水草枝葉殘缺不齊,則暗示水下有草食性魚種。

  春天戶外垂釣訣竅

  1、每次下餌前用野草擦擦手

  垂釣中,往往在釣上一兩條魚後,魚就不大肯吃餌,或要長時間才咬餌,這是因為您上餌時,無意中把魚側聽器官射出的受驚液帶到了釣餌上,水中的魚聞到它都敬而遠之,自然不會上鉤。如果您在每釣一條魚後,先用野草擦擦手,再取餌裝鉤,魚的上鉤率會明顯提高。

  2、香餌料可誘魚上鉤

  魚的視覺很差,不能看清遠處的物像,但魚的嗅覺和味覺卻十分靈敏。在水中覓食時,魚的鼻孔和鰓發揮作用。魚所接受的氣味不僅來自空氣,更主要的是來自溶有氣體分子的水溶液,它們由此判斷是否有可食性物質。因此,垂釣時多投撒誘餌,不僅要注意顏色,還要注重香味。

  戶外垂釣注意事項

  一、把一切準備工作提前進行,防止丟三落四,並確定好出發時間。

  二、檢查好車況,攜帶的漁具要固定好,防止路上脫落,車速不要過快,安全第一。

  三、到垂釣水域後,不要急於下竿,要先觀察魚的活動情況,當然,經常光顧的水域也可以憑經驗直接下鉤。

  四、適當整理釣位,在不影響垂釣的前提下,使釣位安全舒適,並避開電線等障礙物。

  五、根據水位、魚種熟練操作釣具,野釣魚稀,可使用各種竿,長短、深淺、遠近佈陣,控制水域儘可能大一些。

  六、合理應用餌料,野釣物件主要是鯽魚,萬能釣餌蚯蚓是最佳釣餌,鯰、鯽等都喜歡吃,使用多竿垂釣時,也不需要像使用其它餌料那樣隨時盯著浮漂,如鯽魚等上鉤都會咬死鉤,大幅度頂漂或走漂,起竿遲點也不跑魚。

  七、長時間不上魚,可綜合周圍釣友的上魚情況,找出原因***根據經驗,主要是釣位選擇不當***,隨機應變。

  八、垂釣過程中,集中精力,如發現異常及時起竿,不要錯過機會,特別是上大魚的機會可一不可二。

  九、利用魚不咬鉤的時間,適當休息和處理雜事等。

  十、有錢難買回頭看,收竿後別忘了回頭看一看有無遺忘的東西。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