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經典啟蒙讀本弟子規讀後感
《弟子規》通篇講述了做人、做事的規則,正所謂無規矩不成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是大規則,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做人、做事講規則、講原則,以下是小編分享的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篇一
我今天讀了我們的國學經典《弟子規》,從這本書中我受到了許多啟發,《弟子規》共有八個部分,這八個部分分別是:總序、入則孝、出則悌、謹、信、泛愛眾、親仁、餘力學文等。
總序部分概括地介紹弟子規的主要內容: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長,其次要做事要嚴謹,還要誠實、博愛,在做好以上這些事情的基礎上,還要去學習文化知識。
入則孝這部分內容主要講的是在家要孝順父母的道理。要虛心聽從父母的教誨,瞭解父母的好惡,力爭為父母生活的更好創造條件。在這些方面,我感覺自己做的還可以,為什麼說只是還可以而不是非常好呢,這是因為在大多數時間我做的是好的,但有些時候在有些細節上還不夠注意,比如,有時父母教育我時,我嫌他們嘮叨,沒有做到“父母教,須敬聽”。
出則悌的主要內容是:在外邊要尊敬師長,懂得長幼有序,並要學禮、懂禮等等。我在尊敬師長方面做的很好,對於老師和長輩我都能做到見面主動問好,從內心去尊敬他們,但是有些時候和同學相處的不太好,離“兄弟睦”的要求有點差距,我會努力做的更好。
謹和信的內容主要有:為人處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誠實守信,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衣著要端正,說話要文明,懂得反省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等。我感覺自己在品行端正方面做的比較好,能夠以誠待人。但是在日常行為習慣的養成方面做的不夠,有時東西擺放比較亂,而不經常收拾。另外,我在經常反省自己這方面做的不夠好,不擅於和不願意做自我批評,這是以後需要改正的,因為只有經常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缺點,才能改掉缺點,從而使自己進步。
泛愛眾、親仁的主要意思是:人在世上要有一顆博愛的心,要愛天地萬物,愛萬物生靈,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養,更要親近有仁德之人,不誹謗別人,不強人所難等等。
今天,我就讀到了親仁這一部分,以後我會把剩下的部分全部讀完的,從我讀的弟子規當中,我看到了自己的優點,我發現了自己的不少缺點,我一定會發揚優點,改正缺點,按《弟子規》的要求去做,做一個品學兼優的好學生。
篇二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國家也有夢想,“中國夢”就代表了一個國家美好的未來。隨著年代的發展,夢想或許會成為現實,或許會永遠是個泡影。我覺得“中國夢”不應該只是空洞的豪言壯語,它需要我們億萬人民群眾腳踏實地的努力,也需要規矩方圓。《弟子規》雖然只有區區一千字,但卻概括出了我們在待人接物、自我管理、求學交友、理想情操等各方面應有的禮儀規範和道德要求。現在,大家都在提倡“遵循弟子規,共圓中國夢”,任何好的習慣都要從小做起,我們學生也不例外。
古人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想有大的作為,先以身作則,從小事做起。比如一些行為舉止——“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初讀這裡,我十分不屑。人的洗漱更衣、坐立躺臥如此簡單的事竟然會出現在一本經典著作中。但合上書思索片刻,當年中國人在外國店搖搖晃晃地坐著,遭到外國人頗有微詞地評論之事從我腦裡劃過。同時,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我一回到家總是一屁股歪在沙發上半靠半倚,只想著舒服了,從來沒有想過這是不合禮儀規範的。去春遊時,我和小夥伴把展覽館的門檻當體育場的跳高墊不斷跳躍,“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雖是簡單的道理,可哪一樣我又做到了呢!如果人人都沒有這樣一點規矩的話,我們這個國家還怎麼稱得上是禮儀之邦呢!
沒有一個人能遺世而獨立的,交友處事也是人生的要事——“聞譽恐,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這教導我們不為一時的名譽而樂,是要擔心能夠稱得上,積極地完善自己向這個榮譽靠攏。聽到自己的過錯,要帶著樂觀的心態去改正,才能有益友親近。而我平時最怕、最憎恨的是別人發現我的短處,又常常為一個榮譽樂個不停,這樣,怎麼能交到良友呢!
再看看我們的社會,新聞中總是曝光一些公民的不文明,驕傲自大的行為:公交車上佔三個座位睡覺的人,炫耀自己官位、家產的人百出。“公民素質”大合唱已經開展了許多年,都快唱得人心煩意亂,但問題依然嚴重。“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如果人人都能講誠信,又哪來那麼多的“假冒偽劣、坑蒙拐騙”呢?究其根源,我們的“規”基本上還停留在紙上,在一遍一遍的背誦中。現在,為了我們的“中國夢”,我們要讓“規”種植進人們的心裡,播撒在日常生活中,直至讓它成為一盞指引我們共築中國夢的明燈。
篇三
今天我又一次品讀清代文學家李毓的作品《弟子規》,心潮澎湃,深受教育。
《弟子規》共分八個部分,首先《總敘》篇為我們介紹了《弟子規》正文七個部分的題目。《孝》篇告訴我們如何孝敬父母;《悌》篇告訴我們要尊敬長輩,與兄弟和睦相處;《謹》篇向我們端正了日常行為,要有一個好習慣;《信》篇教育我們要誠信待人。《泛愛眾》篇讓大家知道要愛護所有群眾,不分貧富;《親仁》篇告訴我們必須要仁義,否則人品不好;《學文》告訴我們要好好學習,要有好的學習計劃、態度。這就是古代學生的“日常守則”。
《弟子規》通篇講述了做人、做事的規則,正所謂無規矩不成圓,“首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是大規則,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做人、做事講規則、講原則,人可樹,事可成,但前提是一定要熟知、清楚規則,所以我們應學習《弟子規》,更應謹記、傳承這一國學經曲,但是,傳承絕不應該僅僅停留在口頭或是書本上,而是要體現在行動上。例如“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勿輕略。”是指我們在學習生活中做事情不要慌張,忙亂就容易出錯;不要害怕困難,應知難而進,也不要馬虎草率,要認真對待。“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意思是指看見別人有好的品德,就要向他看齊,哪怕同他相差很遠,只要堅持下去,慢慢地總會趕上,看見別人壞的行為,就要自我反省,有的話馬上改正,沒有的話也要引起警惕。“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我對書中提到的“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意。”這幾句話,感觸最深,亦是受益非淺的。因為這幾點也是我在學習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時老師佈置做的作業,總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後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馬馬虎虎的。有時遇到不懂的問題,不但沒有記錄下來,而且也沒有虛心向別人請教,含糊了事。這兩種錯誤都是我經常犯的,這樣的學習效率不高。
在讀過了《弟子規》後,我終於明白了我的缺點所在。生活本身就是一個形形色色的大舞臺,每個人在不同的時間、地點有著不同的角色,而唯一不同的是,無論扮演的是什麼角色,都要牢記《弟子規》中的訓戒,具備一定的素質,規範自己的言行,牢牢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古人聖訓,流傳百年,讓我們謹記精髓、傳承國學吧!
- 國學經典啟蒙讀本弟子規讀後感
- 班主任給家長的家庭教育心得
- 手上長痣代表含義
- 暴風影音打不開無響應怎麼辦
- 黑白設計裝飾畫圖片
- 春節拜年禮儀介紹
- 大學生租房合同範本
- 鈑金鉗工個人求職簡歷範文
- 小學四年級語文上冊期末試題及答案
- 蜂膠的作用與功效
- 小學美術教師考核總結
- 現代超市管理知識
- 一款電腦版安卓系統軟體如何安裝和使用
- 2017年黨員學習內容(1-12月)***2***
- 關於白茶的宣傳廣告詞
- 嬰兒溼疹護理方法
- 天麻的用藥禁忌以及毒副作用有哪些
- 致廣大用電客戶一封信
- 修理廠代金券設計模板圖片
- 好聽的夸人的話語
- 康熙字典五行屬金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木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水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火的字
- 康熙字典五行屬土的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