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門八卦拳之鬆沉

  鬆沉兩字的用意無非是指將人體拳架骨節解開,使重心向下落至足。周身沉穩,轉換靈活,一氣貫通。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歡迎閱讀!

  

  練八卦掌只有鬆,才能產生氣,鬆是練氣的不發二門。因為只有鬆,才能神靜,呼吸才能細緩勻暢。要從形體到精神,從五臟六腹到四肢百骸,全部做到放鬆,這樣一來,漸漸小腹、背脊面部都感到發熱,最後可達到行氣如九曲珠,無孔不入”了。有了內氣,就會產生內勁,時日愈久,內氣愈充,內勁越足,功夫越深。當八卦掌練到剛柔相濟的程度的時後,就具備了一種彈簧勁,周身就象一架彈簧機,對手攻擊到身體的任何一個部位,都會在瞬息之間,將其力柔化掉然後反彈出去。這種彈簧勁,正是剛柔相濟內勁的本質特點。鬆能練出內氣和彈簧勁,然而做到鬆並非易事。走圈是八卦掌的基本功,首先要在走圈中反覆體會這個鬆字,然後在小八掌***又稱功夫掌、定勢轉掌***、單操八勢、轉掌八勢等等。直到大八掌中體會,由淺入深由簡到繁的鬆練。幾年八卦純功,必然產生體內體外的變化,力也漸漸的不同。開始練的時候,不知道鬆是什麼,不懂為什麼鬆能打人,隨著功力的增長,洩去自身的拙力,產生內家拳的力。最初產生的剛力是硬力,不能說是真正的剛,打人疼,傷人的力,不過也算是漸漸入門了,然後把硬力鬆開,產生柔化的力量,可以發人,隨著功力的高低,可以達到發人數丈而不傷。分尺勁、寸勁,漸漸的已經懂力了,所謂化剛為柔。功力再長,便又出現真正的剛力,非前硬力可比,所謂化柔為剛。至於能不能達到剛柔相濟,純以神行,那就要看悟性。這些力產生,都是以整體力為基礎的。

  初練八卦還是從不發力入手,先練身法、步法,久而久之,身法步法純熟,自然就可發力了。不鬆,螺旋擰根本走不到位。向另一個方向平滑轉換的時候,出現死角。需要一掛肉掛在一副骨頭架子上轉來轉去,擰來擰去,鑽來鑽去,走來走去。鬆到才能擰到,入門以後,形成的就是鬆下來的擰。一開始練不發力,是為了行氣,怕不會發力亂髮,反而亂了氣息。鬆是為了能緊,將肌肉鬆開方能擰轉入內。放鬆放鬆再放鬆,步步深入。不鬆的話,擰不到位,走不勻,螺旋線轉向中出死角。明勁也要大鬆大柔的去練,八卦掌同樣也是要枝節靈活節節貫通,全身上下有任何一個地方鬆不開都不行,鬆而擰、沉而靈;擰裹鑽翻、螺旋纏繞的立體走轉,出汗而不氣喘,神氣意力歸於一念方為入路。八卦起初訓練, 先從大架式外形作易筋***抻筋拔骨***,此為明勁,易筋後,筋長力大,但此時的勁需大,但不靈活,因此應開始以鬆作訓練,能鬆至放棄肌肉,而用骨力,此為暗勁,光鬆不合,勢必流於懈怠散亂;不擰不成八卦,八卦就是一個擰,擰並非擰住不放,時時擰轉不停留,沉中才能體現出靈來。鬆的越好, 內勁就越大, 反之內勁就越小。

  鬆沉兩字的用意無非是指將人體拳架骨節解開,使重心向下落至足。周身沉穩,轉換靈活,一氣貫通。內已含有解開骨節之意,骨節不解開,重心向下降落是不可能的。沉的標準是:將意氣向下落入丹田至足,骨節解開後貫通,重心向下落到足、深入地。這樣一來,拳架整體身法既解開了骨節又緊密、堅實,身沉穩、圓活而步靈動。沉的目的:即接對方來力時,我用力份量大而又轉換靈活。發則勁力傳給對方,自身重心沉穩又不給對方,足下卻能走轉自如。當然這需多年的圍圓走轉方可獲得。真正做到八卦掌的要領時,幾年內怕是得緊的不得了,象上螺絲一樣越上越緊,功夫只有從緊中出。相信時間長了才能慢慢真正鬆下來,這時功夫也才真正的上身了。只要練的標準,就是在十冬臘月,走上幾圈身上就冒汗。內圈手剛開始蹲身下勢,就是在極度緊張中求大鬆大軟。練到最後,踮著腳尖走內圈手。

  下塌腰克服生理曲線,即腰向後塌,臀向前收,不但有利於腰胯腿放鬆,而且所發的勁力,能全部到達肩部,只有鬆得好,筋才能放長。擊人擊能丈外,離地一尺以上貼在牆上停頓一下落地,叫掛畫,所用手法叫張手雷,是練挑掌而成,帶人與地面平行向後飛出, 是練帶手而成。打外傷內,把胸膈肌震裂,是練杖板而成。皆是重點鬆根節鍛煉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