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運動損傷_處理方法***2***

  關節炎、黏液囊炎

  原因:過度訓練,

  處理:休息和看醫生。

  骨關節炎是由於軟骨的磨損,使關節腫大,水腫。

  風溼性關節炎是由於人體的免疫系統的疾病造成的。

  腰肌勞損

  原因:練習方法不當***如:仰臥起坐時不屈腿***,急於求成運動而疲勞損傷

  預防:學習正確的動作技術,不急於求成

  處理:注意放鬆、休息、按摩、熱水澡。

  頸椎疾病

  原因:練習方法不當***如:仰臥起坐時不抱頸***,頸部運動過多而疲勞損傷

  預防:學習正確的動作技術,頸部運動不要過多

  處理:注意放鬆、休息、按摩、熱水澡。

  脛骨膜炎

  表現:脛骨前骨膜與骨有剝離的感覺,產生疲勞、痠痛。

  原因:練習方法不當,地面不平等,小腿的肌肉發展不平衡,突然的壓力

  預防:學習正確的鍛鍊方法***如:不要長時間的連續跳躍動作、上下踏板動作***,

  處理:注意全面鍛鍊、練習後要放鬆、休息、按摩、熱水洗,做伸展練習減疼痛等。

  運動損傷的的一般處理方法

  物理療法

  冷療法

  冷療法是指運用比人體溫度低的物理分子***如冷水、冰、蒸發冷凍劑等***刺激來進行治療的一種物理療法。

  1、作用

  冷療法主要是通過降低組織溫度,使周圍血管收縮,減少區域性血流量及傷部充血現象,減輕周圍神經傳導速度。因此,有止血、退熱、鎮痛和防腫的作用。在進行冷敷過程中,區域性會感到冷、刺痛、疼痛減輕和麻木的過程。

  2、方法

  將毛巾用冷水浸透發在傷部,約兩分鐘換一次,或將冰塊裝入袋內進行外敷,每次20分鐘左右。也可直接用自來水衝淋或將傷部泡入冷水,或用冰塊擦摩傷部,但時間應縮短。有條件可用冷鎮痛氣霧劑噴塗傷部。常用的為烷類冷凍噴射劑。使用時應距離面板30釐米~40釐米垂直噴射,時間約為5秒~10秒。有時為了加強麻醉作用,可在停止噴射20秒後再噴射一次,但噴射次數不能過多,一般不超過3次,以免發生凍傷。噴射冷鎮痛氣霧劑後,傷部疼痛減輕或消失,溫度下降並有麻感。但面部損傷不宜用此法。

  3、適應症

  主要用於急性閉合性組織損傷的早期,即在損傷後的24到72個小時內使用。

  4、注意事項

  冷療法應在傷後儘快使用,越早越好。但要嚴格控制時間,並注意區域性組織情況,冷敷持續時間超過20分鐘可能導致神經損傷;如發現面板麻木時應停止使用,防止組織凍傷。不可在沒有感覺的部位冷敷;在對冷敏感的部位進行冷敷時,有些人會出現皮膚髮紅、瘙癢、起水泡的現象,應注意觀察和避免,不要在開放性損傷部位進行冷敷。

  熱療法

  熱療法是指運用比人體溫度高的物理分子***如傳導熱、輻射熱等***刺激來進行治療的一種物理療法。

  1、作用

  熱療可使區域性血管擴張,改變血液和淋巴迴圈,提高組織新陳代謝,緩解肌肉痙攣,促進痕血和滲出液的吸收,加速壞死組織的消除,因而有消腫、鎮痛、散瘀、解痙、減少粘連和促進損傷癒合的作用。

  2、方法

  最簡便易行的溫熱療法是熱敷法。其方法將毛巾用熱水或熱醋浸透置於傷部,無熱感時更換,每次約半小時,每天一至二次。也可用布袋裝沙、熱鹽,或用熱水袋進行熱敷。其次也用薰洗法。用配好的藥物加水煮沸,將患部先在蒸氣上薰,然後等溫度適合後,再放入水中浸泡,洗浴每次20分鐘~40分鐘,每天一次。

  3、適應症

  適用於急性閉合軟組織損傷的中後期***損傷發生24到72小時以後***及慢性損傷。

  4、注意事項

  應用溫熱療法時要注意避免發生燙傷,如有面板過敏者應停止治療。高熱、惡性腫瘤、活動性肺結核、有出血傾向者及急性軟組織損傷的早期禁止使用溫熱療法。

  拔罐療法

  拔罐療法是以罐為工具,借熱力排除罐內空氣,造成負壓,使罐吸附在面板上,產生溫熱刺激並引發區域性毛細血管擴張和皮下痕血以治療傷病的一種方法。此方法簡便易行,是中國傳統療法之一。

  1、操作方法

  ***1***選穴

  應用拔罐療法時,一般是傷部取阿是穴及附近的穴位。然後根據拔罐部位,選擇大小合適的罐。

  ***2***點火

  閃火法:用鑷子夾著點燃的酒精棉球或紙片,伸入罐內繞壁一週迅速抽出,立即將罐罩在應拔部位即可。

  投火法:將酒精棉球或紙片點燃後投入罐內,迅速將罐罩在應拔部位。此法只適應於側面橫拔,否則,會因燃燒物落下而燒傷面板。

  ***3***留罐時間

  一般留罐10分鐘。罐大,吸力強,時間可縮短;反之,時間可加長。氣候炎熱,留罐時間應短,寒冷時可延長。一般待區域性面板充血、淤血呈紫紅色即可取罐。隔日一次,5天~7天為一療程。

  ***4***取罐方法

  取罐時,以一手壓住罐周邊面板,使氣進入,罐子就可取下。不可硬拉旋轉,以免損傷面板。

  2、適應症

  一般適應於陳舊性損傷、慢性勞損、風寒溼痺症、急性閉合軟組織損傷晚期等。若為區域性軟組織腫大,可在區域性針刺後拔罐,腫痛消退較快。

  3、注意事項

  ***1***傷員體位應舒適、適當,拔罐部位一般以肌肉多、毛髮較少的部位為宜。面板過敏、浮腫、出血性疼痛者,以及孕婦下腹、下腰部、心臟搏動處均不宜拔罐。

  ***2***應注意不要講火罐罐口燒燙,以免燙傷面板。若拔罐時傷員感到區域性緊而痛,或有燒灼感,應取下罐子檢查是否有燙傷或罐吸附太緊緻面板損傷。如是則應另換部位或停止操作。

  ***3***若傷員出現頭暈、噁心、面色蒼白等不適應症狀,應立即起罐,讓傷員平臥休息片刻。喝點熱開水,即可恢復。

  紅外線療法

  紅外線可分為遠紅外線與近紅外線兩種,前者多作用於表皮組織,後者可穿入人體深層組織。兩者均是藉助於溫熱效應改善區域性神經和肌肉的血液迴圈,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和代謝產物的排洩。主要適用於急性軟組織損傷中晚期和慢性軟組織損傷,如肌肉勞損、慢性關節炎等。

  熱電磁療法

  熱電磁治療儀具有溫熱療、電療、磁療的優點。溫熱由特殊加熱器產生遠紅外線輻射形成,可控溫;脈衝電流為連續式或可調控式;磁場採用較強的脈衝磁場、交變磁場。溫熱可增加血液迴圈,低頻脈衝能促進靜脈和淋巴迴流,使肌肉張弛有度。低頻的連續波還可深及肌肉,使肌肉放鬆。磁場可抑制神經系統,有鎮靜作用,還可對體內水分子產生影響,有利於滲出液的吸收,對區域性肌肉疲勞有較明顯的療效。

運動損傷的處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