乒乓球的握拍方法詳細介紹

  乒乓球作為一種很受歡迎的大眾運動,既可以鍛鍊身體,還可以參加比賽獲得榮譽,但掌握乒乓球握法是練習的前提。那麼乒乓球拍怎麼握,怎樣拿乒乓球拍呢?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乒乓球的握拍方法講解,希望能幫到你。

  乒乓球的握拍方法

  1、直拍握

  直拍握法的特點是正反手都用球拍的同一拍面擊球,出手快,正手攻球快速有力,攻斜、直線球時,拍面變化不大,對手難於判斷。但反手攻球因受身體阻礙,較難掌握,防守時照顧面積較小。直握時,食指和拇指構成的鉗形不能過大或過小,以免影響手腕動作的靈活性。

  2、橫拍握

  用拇指和食指在球拍的兩面挾住球拍。用小拇指握住球拍柄。中指和食指輕握球拍柄。

  橫拍握拍法的特點是正反手攻球力量大,攻削球時握法變化小,反手攻球容易發力也便於拉弧圈。但正反手交替擊球時,需變換擊球拍面,攻斜、直線時調節拍形的幅度大,易被對方識破。

  3、淺握

  淺握以中指、無名指、小指自然地握住拍柄,拇指在球拍的正面輕貼在中指旁邊,食指自然伸直斜放於球拍的背面,虎口輕微貼拍。拍肩貼近拇指與食指之間的虎口位置根據使用正反手而做適當調整,正手時虎口位置偏拇指,反手偏食指。

  橫拍淺握由於握拍較鬆可以靈活的運用手腕,臺內球處理方式多種多樣,可以運用搓、撇、拉、擰、彈等多種回擊手段。退臺後正反手多以拉球為主,這種握拍方法多用於兩面弧圈的打法。由於淺握方法手腕容易運用,所以在擊球時一定要保持好手腕的形狀,否則在扣殺或拉弧圈球時不容易發力。

  4、深握

  深握與淺握的握法基本相同,但虎口緊貼球拍。深握的最好方法是將右手伸直,食指與拇指水平放置,左手將球拍放置於食指和拇指之間,虎口頂住拍肩位置,其他手指自然握緊。食指與拇指的位置可根據自己習慣自行調整,食指位置偏拍肩利於反手,食指位置遠離拍肩有利於壓拍。

  深握的優點是握拍較緊,拍形比較固定。進攻時上臂、前臂的力量能集中到手腕上,發力比較集中。深握球拍有利於拉高調球和前衝弧圈球,弧圈球的控制也比較好。但由於握拍較緊,手腕無法靈活運用,臺內或近檯球回擊手段較少,反手主要以搓球和撥球為主。

  深握球拍利於正手,由於拍形較固定,命中率較高,但正手貼身球和反手位球是其缺點。淺握球拍手腕靈活,但不容易發力,多適宜反手位選手。在選擇是深握還是淺握時,技術派偏反手打法可以選擇淺握方式,而力量派偏正手打法可以選擇深握方式。

  總之,不同的握法各有其優點,從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打法。無論哪種握法,握拍都不應過緊或過鬆。過緊會使手腕僵硬,影響發力時的手腕動作,過鬆則影響擊球力量和擊球的準確性。

  乒乓球直拍和橫拍的區別

  1、直拍

  1.1、快攻型握拍法。拍前食指第二指節和拇指第一節在拍的前面呈鉗型,兩指間在距離1~2cm,拍柄貼住虎口,另外三指自然彎曲貼於球拍後的1/3上端。

  1.2、弧圈型握拍法。弧圈型握拍法與快攻型握拍法基本相同,其區別是:拇指和食指形成一個小環狀,其他三指在拍背面自然重疊,由中指的第一指關節頂於拍柄的延長線上。

  2、橫拍

  橫拍握拍法如同握手一樣。中指、無名指、小指自然彎曲握住拍柄,大拇指在球拍正面靠近中指,食指自然伸直,斜放於球拍背面。正手攻球時,食指稍向上移動,反手攻球時,拇指稍向上移動。

  乒乓球直拍和橫拍到底哪個更厲害

  在歷史上,直拍打法要先於橫拍打法產生。考察近50年的世界乒壇,直拍在早期是主流打法,而在近10年,橫拍則成了主流。目前,在職業選手中,直拍選手的人數要遠多於橫拍。由於直拍在較長的時期內佔主流,因此在世界大賽中的成績更好。

  在過去的6屆奧運會中,直板選手和橫板選手共交手57場,其中直板選手對橫板選手的總戰績為40勝17負,勝率約70%。而在6位奧運會男單冠軍中,有4人是直板選手,橫板選手只有2人。

  在最近15屆世乒賽中,直板選手和橫板選手共交手94場,其中直板選手對橫板選手的總戰績為60勝34負,勝率約64%。從這兩項資料可見,直拍選手在整體上更佔優勢。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