薏米有什麼功效和副作用

  薏米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以及功效作用。但事物有利必有弊,薏米雖好,但薏米的副作用也不少。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薏米的功效和副作用,希望能幫到你。

  薏米的功效

  薏米既是普通常吃的食物,又是藥用輔助材料,中醫認為其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腫、健脾去溼、舒筋除痺、清熱排膿等功效,是常用的利水滲溼藥。其主要功效和作為如下所示。

  1、因為薏米含有蛋白質、維生素B1、B2成分,其本身具有美白潤澤肌膚,減少皺紋功效,因此長期用薏米水飲用有美白、去除臉部雀斑黃褐斑,同時讓臉部肌膚恢復滋潤。

  2、另外,薏米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如果每天食用 50-100 克的薏仁,可以降低血中膽固醇以及三酸甘油脂,並可預防高血脂症高血壓、中風、心血管疾病以及心臟病;而薏米還含有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可以吸附膽鹽***負責消化脂肪***,使腸道對脂肪的吸收率變差,進而降低血脂肪、降血糖。

  3、再者,薏仁能促進新陳代謝:薏仁可以促進體內血液和水分的新陳代謝,有利尿、消水腫等作用,並可幫助排便,所以可以幫助減輕體重。

  薏米的副作用

  很多人都知道薏米有很好的營養價值,其功效作用對人體也很有益處,但薏米雖好,大家卻也不能忽略薏米的副作用。薏米的副作用在日常生活中的體現主要有一下幾點。

  薏米的副作用:

  1、因為薏米性味甘淡微寒,長期食用會讓虛寒體質的人身體又愈加冷虛,導致體質偏弱,經期月經不調等問題出現。

  2、薏米所含的醣類黏性較高,所以吃太多可能會妨礙消化。腸胃虛弱的人可以用薏米與其他食材一起熬煮食用,但切忌不要單獨用薏米泡水喝。

  3、薏米雖然有降低血脂及血糖的功用,但畢竟只是一種保健食品,不能當作藥品。所以有高血脂症狀的患者,還是要找醫生治療,千萬不可以自行食用薏米來治療,以免耽誤病情或導致病情加深。

  科學研究表明,婦女懷孕期忌食薏米;汗少、便祕者不宜食用薏米;體寒的人不能多吃,特別

  是在月經期間不要多吃。而適合食用薏米的人群是:各種癌症患者、關節炎、急慢性腎炎水腫、癌性腹水、面浮肢腫、腳氣病浮腫者、青年粉刺疙瘩以及其他面板營養不良粗糙者等。

  孕婦吃薏米的副作用

  孕婦在飲食上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稍不注意就有可能損害寶寶的健康。孕婦吃薏米的副作用有哪些?孕婦吃薏米會影響胎兒健康嗎?這些都是懷孕媽媽需要清楚瞭解的知識。

  薏米能煮粥,也能煮湯,能幫助人預防便祕,但是孕婦吃了薏米會出現尿多情況,尿尿的次數一多,會嚴重影響到孕婦肚子裡面的胎兒發育,因此為了防止孕婦吃薏米出現副作用,準媽媽最好要避免吃薏米。另外,薏米是一種寒性的食物,中醫上講就是“性味甘淡微寒”,懷孕的孕婦多吃薏米,會造成孕婦的子宮收縮,很容易導致胎兒流產,因此孕婦最好是不要吃薏米。最後,薏米雖然好吃,但因為孕婦的特別體質,導致薏米會給孕婦的身體和肚子裡面的胎兒帶來傷害,因此懷孕媽媽一定要清楚瞭解孕婦吃薏米的副作用問題。

  薏米禁忌:

  1、因為薏米會使身體冷虛,虛寒體質不適宜長期服用,所以懷孕婦女及正值經期的婦女應該避免食用。

  2、薏米所含的醣類黏性較高,所以吃太多可能會妨礙消化唷!

  3、薏米雖然有降低血脂及血糖的功用,但畢竟只是一種保健食品,不能當作藥品。所以有高血脂症狀的患者,還是要找醫生治療,千萬不可以自行食用薏米來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