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創意文化牆設計的唯美圖片

  公司文化建設日益引起理論界的重視,當前我國大部分公司都處在文化建設舉步維艱的困境之中。建設文化牆能對建設公司文化有這莫大的幫助,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公司創意文化牆設計,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公司創意文化牆設計的高清圖

  公司創意文化牆設計的設計圖

  儒學思想和企業文化

  儒學“六術”——仁***愛***義***殺***;禮***外***樂***內***;聖***行***智***明***後來變成了“五行”。其實管理哲學說到頭不外乎這“六術”。仁,福利、自我實現;義,忠誠紀律;禮,組織、形象;樂,和諧、交流、舒服;聖,知行合一;智,正確決策,用人得當,開發培訓。

  儒家文化不僅在中華民族的發展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對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也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美國學者彼得"伯格教授認為:“儒家文化展現出了經濟的動力。中國移民在世界各地都很成功,尤其是在東南亞,便是個例證。”日本、韓國等國家的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都大大得益於儒家文化。

  日本“近代工業之父”澀澤榮一首先將《論語》運用到企業管理,他開設了“《論語》講習所”,倡導“論語主義”、“道德經濟合一說”、“義利兩全說”、“論語加算盤說”,認為“論語中有算盤,算盤中有論語”,即講道德、信用可以帶來物質利益,而在牟利時要講究道德、信用。他說:“我的經營中雖飽含著辛苦和慘淡,但是由於常遵孔子之教,據《論語》之旨,故使經營獲得了成功。”日本東芝公司總經理土光敏夫,豐田公司創始人豐田佐吉、豐田喜一郎等人都喜歡《論語》,豐田喜一郎還將“天地人知仁勇”用作自己的座右銘。日立公司創始人小平浪平把儒家的“和”、“誠”列為社訓。住友生命的會長新井正明以“其身正,不令而行”為座右銘,松下幸之助則認為,企業家要仁愛惠眾,生產出象自來水一樣多而便宜的產品以回報社會。目前在日本,不少企業家把《論語》作為日本工商企業的“聖經”,把其中的思想作為企業經營管理的根本方針。松下電器公司迄今還在其商業幹部學校中,把儒家經典作為商業道德課的教材。

  韓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真正祭祀孔子的國家。每年春秋兩季,韓國都要在成均館的大成殿舉行孔子的祭祀典禮,政府派高階官員參加。韓國成均館大學安炳周教授認為,儒家思想對韓國的現代化和經濟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他指出:“儒家思想對防止現代化發展中產生的私慾、利己主義等不良傾向和社會思想的墮落,可以起到調節作用。因為在價值觀方面,儒家文化倡導為別人作犧牲和忘我精神是受到普遍尊重和讚揚的良風美德,這些傳統思想正是西方所沒有的。”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內容包羅永珍。作為企業文化之根基,儒家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基本方面。

  一、天人合一

  德國波爾教授指出:“儒家的人文主義哲學是與天道哲學相通的,這就是“天人合一”思想,它溝通了人與自然關係中的和諧和順應。在環境汙染和生態平衡遭到嚴重破壞的情況下,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可以避免人類在危險的道路上越走越遠。”所謂“天人合一”有三層意思:一是天人一致。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則是一個小天地;二是天人相應,或天人相通。是說人和自然在本質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應順乎自然規律,達到人與自然和諧。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三是重視人文,以人為本。“天人合一”思想,它說明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周圍的一切的關係。

  “天人合一”應用於企業文化建設,主要體現在“取諸社會,還之人群”的企業經營哲學。它要求把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看作是一個不斷滿足社會正當需求的過程,而不僅僅是簡單製造或銷售某種產品的過程。從企業構想,到商品服務的設計、定價、促銷、分銷的規劃與實施的全過程,不僅要努力滿足社會和消費者的正當需求和慾望,並由此獲得利潤,同時還要求整個經營全過程都要與消費者和全社會的長遠利益相符合、相一致。正確處理企業自身利益與消費者的正當需求和全社會整體利益之間的關係,做到誠信經營,統籌兼顧,求得三者或者多方利益的平衡、統一。

  中國的傳統儒商就是這方面的典範,儒商精神首先是引道入商的大氣魄。即“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經商絕不僅僅是為了賺錢,經商的同時還要有大眼光、大手腕、大氣魄,具有大商賈的長遠戰略目標,就如同《商道》指出的“財上平如水,人中直似衡”,而北京同仁堂歷代恪守的“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傳統古訓以及“修合無人見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識更是這方面的典範。

  二、天下為公

  《禮記"禮運》篇說:“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這段話清晰的表達了人類期望“天下一家”的共同願望和追求。

  企業固然要賺錢,但是更應該是提升人類的生存質量,為人類的美好明天而奮鬥。其實這在西方諸多大公司已經得到很充分的體現。

  一個企業未必要樹立起“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崇高使命,但是追求一定要高遠。《論語》說“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就是這個意思。這就要求企業,當自身利益和消費者、社會發生矛盾和衝突時,企業首先考慮和保證的是社會整體利益,其次考慮和保證的是消費者的利益,最後才是企業自身的利益。這話說起來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在具體的利益紛擾中能夠主動去做也不容易。

  三、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在《論語·衛靈公》中記載,子貢有一次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意思就是自己所不願意承受的,不要去加在別人頭上。這條原則被認為是道德的底線和黃金律,也就是做人的起碼標準。1998年,全世界100多個宗教組織代表集會發表“普世倫理宣言”,將中國儒家“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思想寫進宣言。

  在社會交往中,一個人應該有這樣的意識。在運作企業中也應該有這種觀念,現在企業提倡雙贏其實就是這個思想的引申。

  四、感恩

  西方有感恩節,中國自古也不缺乏感恩意識,中國的“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等,都與感恩有相通之處。但是中國的感恩意識在倫理本位的社會中太具體太功利。企業文化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做企業實際上是在做人。人是企業成敗的決定性因素。一個無所畏懼一個不具有感恩意識的人是不值得信賴的,這樣的人組成的公司也是不值得尊敬的。

  “君子施恩不圖報,知恩不報是小人”,“受人滴水之恩,他日當湧泉相報。”這些都是儒家文化的基本理念。一個知恩感恩的人,時刻都想著為恩人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不會做出任何有損於恩人的事情;一個忘恩負義的人,不僅不思感恩、報恩,當個人利益與恩人的利益發生矛盾和衝突時,會不惜損害恩人的利益而保全一己之私,這樣的人最不可信、最不可靠!因此,報恩也是人類最基本的品德。

  美國前總統羅斯福有一次家中失盜,一位朋友聞訊後寫信來安慰他,他在回信中寫道:“感謝上帝:因為第一,賊偷去的是我的東西,而沒有傷害我的生命;第二,賊只偷去我部份東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慶幸的是,做賊的是他而不是我。”面對失盜,羅斯福沒有怨天尤人,反倒找出了感恩的三條理由,這又是一種怎樣的氣度和智慧?

  蒙牛集團更是把感恩報恩當成做人的原則,他們把每年的感恩節當作一個特別重要的節日對待。“經營人心是蒙牛的終級目標,而感恩心是蒙牛文化的靈魂。蒙牛舉辦感恩節的目的是:關注員工的健康,提高生活的質量;營造心靈之間的感動,實現蒙牛人的偉大使命。”牛根生如是說,什麼是中國人最深層的文化呢?那就是一顆真誠的感恩心。“以蒙牛事業為己任,不以蒙牛利益為己有。”源自對員工的感恩;“提供綠色乳品,傳播健康理念”源自對消費者的感恩;“市場在變,誠信永遠不變”源自對客戶的感恩;“財散人聚,財聚人散”源自對股東的感恩;“關注環保,回報社會”源於對社會的感恩;“98%的品牌是文化,98%的矛盾是誤會”源自對蒙牛事業整個價值鏈條之間的相互感恩。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