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文化牆作品的高清圖片展示

  近年來,隨著農村文化的重視,一些出色的農村文化牆作品蜂擁出現。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農村文化牆作品,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農村文化牆作品的高清圖

  農村文化牆作品的設計圖

  對農村熟人規則的改造

  農村社會,無論是對人情的重視還是對面子的偏好,都緣於農民生存的需要。為了尋求家庭之外的幫助,實現信貸、供銷、疾病、婚喪以及外出尋找新的就業機會,他們以自我需要為核心,以人情和麵子為法寶,著手織起了從親緣、近似血緣和地緣並通過親戚、熟人介紹,通過互訪、互相饋贈而結成各種各樣的關係網路,網路的大小服從於以“己”為核心的個體需要,可無限地向外延伸。當今社會特別看重的老鄉圈、同學圈、戰友圈、同事圈等等各式各樣的“圈子”,就是這種關係網路的具體體現。這種對陌生人關係的熟人化改造和處理,儘管可以比較方便地使固有的熟人規則調整陌生人關係,但城市社會永遠是陌生人社會為主流,熟人規則適應不了社會發展的需要;受熟人關係規則的影響,村民的信任多侷限在血緣、親友關係上,自然會出現家族、宗派、小團體干預選舉及決策;熟人規則使正式制度所推行的契約合同最終落腳到體現“私人關係”的意志,人情成為了有價格的交換籌碼,使市場化以價格為唯一交換的準則失靈;這種關係本位處理社會關係,就會對眼前既得利益比較感興趣,對一些事關長遠發展的規劃心存疑慮。

  雖然落後農村各有不同,其共同的一點是村民對村官的信任度都不高。信任度低的一個重要根源,是村幹部在利益分配上因血統等關係而厚此薄彼引起的。村民的對策是在選舉村民代表時只考慮“敢不敢說話,怕不怕和村幹部叫板”,而對代表的能力素質不太考慮,選出來的代表不僅文化層次偏低,而且在實際工作中常常對基層幹部的工作持消極態度,以至於很好的決策也難以得到落實,是落後村的通病之一。

  奉化市巖頭村自1994年開始,率先推行重大村務公決制度,並且在實踐中逐步規範。由於做事透明,群眾信任,黨群幹群關係密切,全村上下心齊、氣順、力合。有了群眾的支援,村兩委會辦事如順水行舟,社會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從一個負債近20萬元的經濟薄弱村,變為擁有村集體資產近200萬元,農村經濟總收入2000餘萬元的小康村,還先後獲得寧波市級文明村、管理規範村等榮譽稱號。先後獲得首批全國文明村、全國綠化千佳村等榮譽稱號的餘姚市小路下村,創辦了寧波市首張村報和浙江省內惟一的打工網站,成立了全省首個村級黨校和全國唯一的村級精神文明建設辦公室,引進和培育了250多名大學生和23位EMBA,2006年全村實現社會總產值20.28億元,人均收入14000多元。該村把各種支出每月刊登在《清風》村刊上,分送到每家每戶。筆者曾對該村村民問同一個問題:如何讀《清風》上的村財務收支賬的?回答驚人的一致,只看最後結果,細賬基本不看。村裡每月公佈賬目,就是心中無愧的表現。 可見,不同的社會心理和社會意識產生不同的行為方式,形成不同的社會結構和不同的文化,並作用於集體行為的過程。只有樹立民主意識,通過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才是削弱各種網路的負面影響、保證村幹部一碗水端平的唯一途徑。